里仁篇第四章学习笔记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义:这个“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念wù,憎恶、厌恶;一种是念è,恶念、恶行。这两种解释可以会通。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厌恶别人了(或者就不会有恶行了)。”

引经据典:朱熹在《集注》上解释:“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苟,就是诚,至诚,诚心;志,就是内心对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从而发出决定得到它的内心誓愿。

思考题:

1、里仁篇前四章,存在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答:《里仁》篇的开始四章,就以多种角度,对“仁”开展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第二章,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

2、如何发起立志求仁的志向?

答: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发愿向圣人效学,从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圣之路。我们现在有幸听到了,而且学到了,就要把它领纳到内心,让生命产生我所要的终极幸福。在内心深处建立“求仁”的志向“克己复礼”。

3、我们要对一个满身是恶的人,如何观功念恩?

答:如果遇到一个满身是恶的人,观功念恩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圣贤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

圣贤说过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如果说我们的心都是无自性的,不是本来如此的,那么我看到某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恶,也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后显现出来的颠倒念头,因缘过去了,他的恶也会消失。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的永恒的理由。何况作为凡夫的我们,对别人显现出来的恶,我们不一定能判断清楚,他的本地风光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圣人的智慧怎么能够洞察清楚呢?

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显现何等身相,即便是一无是处,满身是恶,但离苦得乐的本能都会推动他终究弃恶从善,追随圣贤,求取仁德。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

摘取:

1、“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朱熹在《集注》

虽然内心志于仁,但我们在行为上未必没有过失;虽然有过失,但不妨碍我们舍恶取善。

2、“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张居正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

4、当我们分别善恶时,不是带着私欲,而是充满了仁爱。看到善的就会鼓励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帮助他。

5、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

8、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

9、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但愿我们能够追圣贤,去点亮心中那盏仁爱的明灯,照破我们被私欲笼罩的千年黑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里仁篇第四章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