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日本建筑学会的青木正夫曾经说道:“我去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约9公里的西庄镇,乃明清时期的古村落,被专家誉为“民居瑰宝”。2001年6月25日,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2月5日中午,我操作自己的无人机,航拍了党家村的古建筑群。


 

由于疫情的原因,这里游客非常少,到处都空空荡荡。无人机从党家村北侧的平台上升起,整个古村落的全貌瞬间呈现在眼前,整齐分布的四合院,巍然矗立的文星塔,四周环绕的黄土塬,缓缓流淌的泌水河。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的中国农村!



随后,无人机朝着东侧,飞行至100米左右的高空,俯瞰党家村古建筑群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远处的高山与城市,近处的地形与地貌,一览无余,非常壮观。党家村坐落于河谷之中,东西走向的泌水之阳,为形似“葫芦”的盆地,所以被俗称“党圪崂”。



接下来,无人机降到30多米的低空,慢慢地飞过党家村的上方,近距离欣赏这里的古建筑。先从东向西,再从西向东,飞行了两大圈儿,没有错过党家村的任何一个角落。

 

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这里有党、贾两大家族,320多户人家,1400余人口。经过统计,村中现存125座保存完好四合院、14条巷道、4座祠堂、7座庙宇,以及戏台、文星塔、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各类古建筑。


从东向西拍摄


从西向东拍摄


党家村的巷道根据地形进行规划,分为主巷、次巷和端头巷等,主次分明,长短不同,宽窄有别,曲直有序。其中,主巷名为“大巷”,两端设有哨门,东西走向,青石铺路,长约百米,宽约三米。党家祖祠和贾家祖祠分别在大巷的东西两端,前者坐北朝南,后者坐西朝东,均由祠门、厅堂和厢房组成。

 

这里的四合院布局融入陕西和山西两地民居的特点,由门房、照壁、厅房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上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内容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郁。


大巷西端


大巷东端


在党家村的东南角,有一座高大的文星塔,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最初为木塔,后改为砖塔。此塔被当地人称为“文星阁”,象征着党家村的文运兴盛,为六角六层楼阁式,底层门前有木亭子,高度大约28米,底边长约3米。远远望去,这座文星塔好像一根巨大的笔!


党家村的中央,有一座看家楼,为防御设施的瞭望楼。它是方形三层砖结构,高度约15米,硬山灰瓦顶。底层两侧有券形门,二层正面有圆形窗,三层内摆放着神像。


文星塔


看家楼


党家村分为“村”和“寨”两个部分,村子在低处,寨子在高处。在党家村东北侧的高地上,有一座高大坚固的泌阳堡,当地人俗称这里为“上寨”。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不宁。党家村的富绅集资购买36亩地,在北塬上就势建造了这座寨堡,历时三年,最终修好。

 

无人机飞过泌阳堡东南角的城门楼,城堡内的房屋、涝池、神庙、私塾、祠堂尽收眼底,整齐排列,鳞次栉比。四周残存的夯土围墙,修建在险峻的崖壁上,高约10米,宽约3米。过去,在这些围墙上,有战棚、炮台、滚木、顽石等,保卫着党家村百姓们的安全。


城门


围墙


2008年3月28日,作为“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陕西的党家村古建筑群和山西的丁村古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未来,如果“申遗”成功的话,党家村一定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航拍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