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我踏上了追梦之旅
——牧羊箫年度叙事
提交人:牧羊箫
主题帖:http://bbs.eduol.cn/thread-1131716-1-1.html
不知不觉2012年已经走入了历史,回顾这一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真是也有阳光也有雨。
前半年怀揣梦想,却面临困境,下定决心加入新教育共同体。从加入“组织”到现在也有半年多的时间了。既庆幸又感到自责。庆幸的是自己终于走上了这条教育之路,不会再因为徘徊于选择而浪费光阴,自责的是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这长达半年的时间,却没有留下一张合格的答卷,在走上这条路之初就留下了不和谐的印迹。
既然这是生命的叙事,那么走过了也就再也无法挽回。只能警示自己,在以后的路中时刻警醒。毕竟这不是一条规定的直线,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反思。唯有如此才能少些不协调,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更多一些纯粹。也希望这段生命叙事能够给过去画上一个句号。
一段粗糙的追梦之旅
自从成为教师以来,我就一直做着一个美好的梦。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一名懂教育的教育者。它一直在远方遥遥向我招手。感觉是那么远,而又似乎是在眼前。为了触摸到它那刚劲的脉搏,我努力地奔跑,拼命地追赶。但回头却发现,自己还是在原地打转——不是目标太远,而是自己的影子太大。
后来碰到了新教育,它以闪亮的姿态把我从朦胧中叫醒。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它会是教育未来的方向,它才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但那时的我,还是个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憧憬的儿童,哪里敢拉着大人的手往前奔跑?只想让自己慢慢长大,长大到能跟上他的步伐。所以我默默地跟着他一步步地前行。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离它越来越远,才感到自己仍然徘徊在新教育之外,徘徊在教育之外:读书停留在浪漫阶段、缺少根本书籍、经验的总结反思也缺少规律性,而且面对问题无法突破、面对课堂的生命混沌无法处理、面对学生的思想迷惑只能说教……“我”基本还是那个我,虽有进步,忽略不计。
几年前,当我走入这所学校,站上这个讲台时,曾暗暗下决心:“十年后的今天,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一个专业的教育者。”可是几年后的今天,我却是站在原地前后几平方米的地方踱来踱去。
如果再这样下去,3年后,6年后……我还是这样,梦想还是梦想,只是一个梦而已。我忽然感到恐慌起来,想起干老师说的一句话,只有在共同体中,共同读书共同经历那些辛酸和快乐,才能和各位同志者一起前行,一起进步。
下定决心后,在许京娟等几位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终于成为了共同体中的一员。开始进入新的追梦时期。
一段不完整的阅读历程
在这个学期的阅读中,我改变了以前的追求数量为主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质量,实现知性阅读。通过知性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根本书籍的数量,实现真正的不断成长。但是,回首半年来走过的路,却并不顺畅。
由于初步以一个新教育人的身份去感受它,可谓“人生地不熟”,我自然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在选择阅读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能影响课程的学习,又不放弃阅读。总之,以理想课堂学习为主,再慢慢充实自己。
我选的第一本书就是柯云路《童话人格》。这是在我浪漫学习新教育的阶段读过的一本书。它是我读过的一本最简易的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它向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心理学的窗口,使我感受到了心理学那艰涩难懂的另一面。虽然印象深刻,而且反复读过几遍,但是它并没有成为我的学习背景和前进的工具。
这一次,我重读之后,再一次被作者那深刻地分析所吸引,我们的身上、我们的身边不是有很多孙悟空、贾宝玉、以及渔夫等形象的影子吗?
那个小男孩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断地喊着“狼来了”的谎言固然承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但是我们的社会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柯云路让我看到了那无数的“差生”“后进生”“问题生”背后所隐藏的无奈和悲剧。当他们无法通过传统的公认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之后,他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在他们彷徨的路口给予过他们恰当的指点呢?他今天的结果跟我跟我们真的就那么没有关系吗?难道我就无法在他们现在的基础上让他们有个根本的改变吗……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我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我,需要我们教师,去探索、去发掘、去研究、去开拓。
当我读到贾宝玉情结时,我想到了自己身边那些男性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种种,他们或轻或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当我读到渔夫的故事时,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中我们村里的几个渔夫情结和渔夫老婆情结比较严重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方式像极了故事中的情景。但是自己从没意识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当我看到某些学生的反常行为方式时,我猜测着他们恋父恋母情结的受挫,最终被证实了。我再次地感受到我们每个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现象是如此的神秘莫测而又让人心驰神往。他像是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们不断向前去探索去发现背后的那些秘密。
由于自己以前读的很多书,总是啃到一半就啃不下去了,所以这次我吸取教训,争取从心理学一点点地啃下去。于是接下来就选择了《儿童的人格教育》。
这本书,我也是读过几遍了,但当我有意识地去复述时却感觉仍是茫然。所以决定重新进行知性阅读。利用闲暇时间,读一章就把批注传到帖子中。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一些问题学生的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很多学生并不是不想“进步”,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无法体会到正常渠道的成功,所以就转向其他方向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力。这使我想起《狼来了》中的那个孩子,他那希望引起注意的冲动。
正是由于自己无法获得成功,所以他要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以便实现对于自己的心理补偿,这样也才能是他自己在符合他的整体人格的前提下生存下去。正像阿Q那样,如果没有补偿那么是没有走下去的希望的——最起码在他自己看来如此。
当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追求实际上是源于自己的自卑,希望超越和成功的追求优越。它无时无刻不是在指引着我,支配着我。也许以前没有意识到,那么现在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很多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在读《儿童的人格教育》的同时,我又读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对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背景以及特征有了个了解。在以前的阅读和教学中,我对于文学接受缺乏了解,通过现在的学习,我突破了对接受美学概念的理解,对于接受的建构特点进行了更细致深入的理解。对于接受主体有了更新的感受。对于同一个接受对象,不同的接受者由于自己的积累、知识结构,认知层次等的不同,对于它的理解和感受也会不同。
由于自己的自制力差,时间安排过于随意,导致《儿童的人格教育》和《文学批评的新范式》这两本书并没有读完。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由于这个学期我开始学习了网师课程中的理想课堂,因此,对于干老师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及《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两本书进行了阅读。通过阅读干老师的这两本书使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特别是与师生生命的联系与沟通。回顾自己的教学,则主要停留在“教——学”生硬的教学模式下,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本身的魅力。当然,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相信这两本书会一路指导我不断前进的。
一个不合格的答卷
理想课堂是我加入网师后选修的第一个课。当我终于收到允许加入的信息后,心情是非常激动和忐忑的。在我的理解中课堂是最难把握的,自己并没有多大的信心。而且自主学习的那段时间让我感觉自己离理想课堂还十万八千里。但是当我经历了这一次次的洗礼后,还是艰难地走下来了。个中的滋味也确实让我感觉如在眼前。
研课的第一堂课是《鸟的天堂》。这堂课的研讨上来就给我来了个当头一棒。虽然以前对于教材解读也有了了解和运用,但是在实际的解读实践中还是经常感觉到无可奈何,无所解读的情况。在这第一课研课前,我认真读了课文,并进行了批注。先后批注了几次以后还是觉得理解不够,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只得根据自己的理解上交了作业。
研课时,各位老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使我大开眼界,那是一种用生命进行的解读,一段对于生命的重新感悟。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还原人类刚发现这一知识时的状态。想起自己以前的那种浮皮蹭痒的学习,那真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啊!
在以后的几个课例中我都有很大的收获,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于解读教材有了新的理解。
但是作业还是不及格。当时我也很迷惘。
《五彩池》这篇课文的研课中,亚敏老师的作业评价环节,让我收获很大,也明白了自己的框架设计所出现的问题。她先是出示了作业然后进行点评,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前的设计中我设计的框架过于简单,但是自己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她的点评使我在框架设计上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些研课中,除了老师们的解读外,课件的设置也给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古诗两首》那次研讨,李老师和小醉老师通过“浪漫——精确——综合”的设计给我很大的震撼。这使我感到自己的设计确实是太琐碎了,过于倾向于“精确”而忽视了“浪漫”和“综合”,造成效果不好,学生没兴趣。而几位老师的设计既达到了由浅入深的学习,又使得精确学习不至于太零散,而且在综合阶段还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联系,启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思考。
最后,如一老师主持的两节中学研讨课也是给我影响很大的两次研讨。由于人数少,专家教师少,而很多又是新学员,所以讨论很难深入。但是,如一老师针对我们的特点,从设计入手,对我们的作业逐一点评和指导,这给我很大的影响。这两次研课使我对于自己的框架设计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我也真正地从实践中理解了框架。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一直以为作业要求的3次作业和两次实录可以包括中学课程(当时我认为把隔周变成每周,省出的8周全是中学的课)。所以在研习小学课程时只是想学点东西,并没考虑过关的问题。
等课程快结束时,在李老师的提醒下,才明白时间紧迫,只剩不到一周了。前几次作业我是4、5天完成一个作业(不带实录),而现在要完成两节课还要写实录。而且毕业班课紧张,再加上其他的日常工作,当时真是觉得没有能力完成两次作业以及实录了,而麻烦老师推迟时间也是不可能的。
但想想自己费尽周折加入网师,而且向往了那么多年,不就是等待着今天这样能够跟新教育同仁一起进步吗?好不容易加入进来就被清退,那什么时候才能再进来啊……
经过一段思想斗争后,我下定决心完成任务。决不能在没做之前就退缩。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陀螺,不停地转呀转呀!那时我才明白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恨不得一天都不要上厕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最后一个午夜钟声敲响后不久,我的作业也终于完成了。这才感觉自己浑身酸疼。想起每天早上妻子看到我满眼红血丝的心疼的眼神,我并没有白费。那段生活真是累并快乐着。
在这以前,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但是它却深深地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人的潜力有多大。这点小事之所以让我铭记在心,就因为此。
在这段时间里,我最应该感谢我的妻子。当时正好孩子得了感冒,发烧。孩子太小,又不懂事,老是哭闹。是妻子一个人在默默地照顾他。那份辛苦和操劳为我按时完成作业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通过这半年的学习,使我对课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课堂上,师生间不是传递关系,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学生对于知识、对于生命的建构和理解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实现自己对于知识的重构,从而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精神和心灵的成长。
在问题设置时,我会有意识地去思考问题设置的方式,用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当然,由于自己水平较差,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完全通过框架进行上课,只是把框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应用。
完全应用框架的课例主要集中在作业课和几节实验课上,大部分的日常课还是走的以前的老路,因此改进非常有限。希望下个学期能够有大的改观,取得大的进步。
2013年1月3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