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登华如何侦破【雍正帝被杀】案?——对【红楼梦研究】的杰出贡献-2023-11-07

袁登华如何侦破【雍正帝被杀】案?

——对【红楼梦研究】的杰出贡献

2023年11月5日


2021年9月,我在【知乎】网发了一篇短文,标题是《郑重推荐一位红学家-袁登华》。文章写道——

为了考证红楼梦这本书,古先生花了十多年时间,至今还在继续。我认为,他的主要贡献有这样两项:1,雍正帝是他杀;2,曹寅比史书上多活了二十八年。这两点,是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前者,史书上是空白;后者,史书上写错了。

这里的【古先生】,是指袁登华先生在微博的昵称【古洞秦人】。

自从开始阅读他的论文,我就不敢读【红楼梦】了,因为看不懂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又读了一遍袁先生的许多文章,觉得应该在更大的范围里,向朋友们推荐这个红学研究领域的耕耘者。他的方法是独特的,他的结论是新颖的;正因为独特,许许多多人学不会;正因为新颖,许多人【其中包括红学会的负责人】坚决不认可。于是,袁先生非常孤独+孤立,然而,他依然忍辱负重地继续前行。他说过:还有一千多条【脂批】需要一条一条地加以弄清。这里的【脂批】,指的是【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注。前几天,我搜百度,想知道【红楼梦研究】最近几年有没有新的进展,看到了新的一版【红楼梦】又出笼了,作者的姓名居然写着【曹雪芹和无名氏】。出版者竟然无视主要创作者【曹寅和曹颙】父子,真的是一群无药可救+疯狂捞钱的瞎子。

今天我摘录的袁先生的几篇文章,主题就是【雍正帝死于他杀】。而这个结论,就是袁先生的杰出贡献之一。

【袁先生简介-我国东北人,约莫50多岁;头发已经不多;有一个儿子。】我就了解这些。


【附录-1】

雍正皇帝“死于谋杀”的最新证据

(2020-12-19)  


“《红楼梦》里葬雍正”,无疑既是该书一个特定的史实背景,又是作者精心谋篇选材之一,还可以作为《红楼梦》一个看点,推及其余。笔者正是从这一看点展开视野,窥视红楼本事真相“全豹”的。从而将其列为惊天大发现而纳入本人红学观点体系。

《红楼梦》开篇,一曲《好了歌》打开了一扇“窗”,“正叹他人命不长”【禛贪,他人命不长】一句经典谐音隐语,似乎道出了《红楼梦》作者心中埋藏已久的仇恨,写书泄愤之动机暴露无遗。随后,与雍正皇帝死亡相关的寓事名依次被解读,诸如“秦可卿”【秦(嬴政)轲卿】、“千年松根茯苓胆”【年前断送福临根】等,无不将矛头指向清朝备受病诟的雍正皇帝。随着作者(曹寅)浮出水面,胤禛与曹家矛盾点的进一步清晰,《红楼梦》借刀剑文字讽刺、揶揄、谩骂甚至诅咒雍正皇帝的事实跃然纸上。

不仅如此,《红楼梦》作者甚至以书做平台,暗地实施一个周密的谋杀计划,运筹帷幄,取人头于千里之外,成功将雍正皇帝刺杀于寝宫。对此,笔者再次列出最近发现的三条文本证据,加以佐证。

第一条是第二回的回前诗,诗曰:

一局输嬴料不真【胤禛不料一局输】——胤禛没有想到,棋输一着,最终被作者暗算。

香销茶尽尚逡巡【上享今宵裙钗勋】——皇帝今天晚上驾崩了,是一个女子的功劳。

欲知目下兴衰兆【目下兴衰早预知】——目前这个结局,是早已在书中谋划好的。

须问傍观冷眼人【须认文旁论观言】——若不信请看书中正文旁边的批语。

甲戌本有脂批说:“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无疑,作者曹寅将此等有杀头风险的隐语,嫁祸于曹雪芹(霑),盖因曹霑名义上系胤禛亲生子。即便阴谋败露也不至于遭至杀身之祸。作者思维之缜密略见一斑。

第二条出自列藏本第四回回前诗,诗曰:

捐躯报君恩【君恩保倦躯】——我曹寅得以苟活人世间,完全得力于康熙皇帝保我不死。

未报躯犹在【崽躯犹未保】——可我儿子曹颙的性命,虽一时得以保全,但仍然存在危险。

眼底物多情【务请剁赝帝】——所以你们务必要杀掉这个假皇帝。

按:赝帝指雍正皇帝。在曹寅父子看来,胤禛是通过篡改康熙传位诏书夺取皇位,不合法,故称假皇帝。

君恩或可待【摁君呆可活】——必须让雍正皇帝死 ,曹颙才有活命的希望。

按:“摁”指使之低头,缘于杀人前刀斧手对犯人的一个动作。“呆”即“愚”(颙),隐指曹颙。四句回前诗隐意连贯,承接紧凑,隐事机密,事涉雍正皇帝之死,应该为曹寅创作。

第三条是第四十回,湘云有一句酒令是“双悬日月照乾坤”,其原句出自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第十首。“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去也。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诗人原意喻指安史之乱后唐代“二帝并存”,却由此引发某些红学家们的联想,竭力在清朝搜寻“双悬日月”的政治事件加以附会,结果是“穿草鞋戴礼帽”——不伦不类。

“双悬日月照乾坤”看“正面”是雍正末年史料有载的一次天象奇观,看“背面” 却另有所指。此七字谐音【日悬双月诏前困】。“日”指雍正皇帝,“双月”指阴历八月,“诏”指传位诏书。意思是雍正皇帝双月份有性命之忧。

雍正皇帝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宗历史悬案,所幸真实案情被《红楼梦》零星保存下来。书中写秦可卿葬礼的七回文字是雍正暴亡后作者改写的。弘皙刺雍案系由曹寅策划,竺香玉与弘皙里应外合实施的一次弑帝行动。按隐语“双悬日月照乾坤”对事件的描述,弘皙事先逼雍正写下传位诏书,然后杀了他。弘皙刺雍得逞后,拿着假遗诏逼宫,胁迫弘历让出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弘皙逆案”的真实起因。关于雍正皇帝之死,书中另有文字相互佐证,如“忠靖王史鼎”谐音【静候鼎死钟】 ,“鼎”指皇帝,“钟”即丧钟 ,意思说,耐心等待雍正皇帝死亡的丧钟敲响吧!

现在看来,上述三条证据无不带有智近于妖的预言色彩,其实作者没有那么神通,因刺雍计划借书做掩护,白纸黑字先笔之于书,然后视为“天条”去照办,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自然若合符契。

*****

【附录-2】

雍正皇帝死于谋杀又添新证据

(2020-05-08】


雍正皇帝死亡原因,近三百年来未见定论,史学界早已确定为悬案。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藏于一部文学作品中。雍正之死,乃《红楼梦》的“压轴戏”,书中几味古怪的药名,诸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三百不足;六十不足】;“人形带叶参”【星夜刃歹圣】;“千年松根茯苓胆”【年前断送福临根】等,皆隐藏雍正皇帝死亡一案。书中宝玉一句话,将药的用途直言不讳说了出来,他说“那为【喂】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联想到张太医给秦可卿开出的“药方”,综合多方面的解读,可以初步断定,雍正或死于某种特制的慢性毒药。

关于这一话题,笔者此前推出的《红楼梦寓事名解》、《张太医药方隐雍正皇帝死亡时间》两篇博文均有论及。至于雍正皇帝死因,笔者一直坚信“曹寅幕后策划,其养女竺香玉与弘皙里应外合,先下毒再剑刺,一举谋杀雍正致死”的判断。但“谋杀”二字,不是随便可以界定的,依据构成谋杀命案的基本要素,首先凶手必须具备杀人意图和动机,然后就是周密的实施计划。显然,曹寅拟定的所谓计划方案,哪里去找?但他杀死雍正的动机,书中随处可见,有些文字,甚至可以视同曹寅本人的“口供”材料。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有一首评诗。诗前题记称: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题记措辞诡异。试想,有客题诗,必有落款,若不是熟人,作者也不会让他在书中题诗,岂有记得诗而忘其题诗人姓名的道理?毫无疑问,题诗者就是作者本人,他在该回正文之前,特地提到这首诗,且骇警【惊吓】重点警示。说明此诗非同凡响,不得张扬。笔者不妨将此诗逐句解读如下:

自执金矛又执戈【猫子有子搁紫金】——曹寅儿子的儿子搁在紫金城里。(按:“猫”、“虎”皆为曹寅之隐称)

自相戕戮自张罗【萝箱纸张子抢录】——箩筐和箱子里的文稿,儿子曹颙正在抓紧时间抄誊。

茜纱公子情无限【子清无钱杀宪公】——曹寅(字子清)因无钱偿还江宁织造累年亏空,被逼无奈,只好将雍正皇帝杀害。(按:“宪公”即雍正。雍正皇帝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无钱”几乎成为曹寅心病。书中黛玉的“不足”【欠缺、缺钱】之症;“无才【财】补天”;宝玉给黛玉起名”颦颦【贫贫】,皆暗示曹寅一贫如洗。

脂砚先生恨几多【子恨宪圣多激言】——儿子曹颙恨死了雍正,所以他在书中写下不少过激之语。

是幻是真空历遍【逆反事变正史空】——反皇帝之类的逆天之事,正史不载。

闲风闲月枉吟哦【宪亡封曰献鄂印】——雍正殁后,曹寅被查封的书稿交给鄂尔泰,希望他能刻印。

(按:嘉道年间《红楼梦影》女作者顾太清的祖父就是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抚鄂昌,鄂昌的儿子鄂实峰娶香山富察氏女后,生一子二女,其长女即太清。《红楼梦影》的底稿或许由鄂尔泰传至侄曾孙一代,最终有机会让太清读到,萌生续写《红楼梦》之念头)。

情机转得情天破【破天记得转卿清】——有雍正暴亡情节的《石头记》书稿由曹颙整理。

情不情兮奈我何【我不活情癞卿写】——我曹寅死亡后,人事书事也都交给你曹颙来处理。

全诗八句五十六字,构成曹寅临终遗言,难得的《红楼梦》本事线索,弥足珍贵。其中“子清无钱杀宪公”道出了雍正“暴毙”真相,原来雍正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起因缘于曹寅无钱还债,他只好“狗急跳墙”,选择“鱼死网破”,利用弘皙祖父有传位诏书却皇位落空有苦难言积累的仇恨,借助养女侍寝雍正皇帝的有利条件,最终发出指令,在一个特定的日子结果了这个假皇帝,并因此上演出了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

【附录-3】

雍正头颅何处去?——揭秘葬花吟2010-6-26  

《葬花吟》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为林黛玉即作者曹寅所吟诵出来的一段诗词。整首诗共五十二句,三百六十八字。该诗历来最为世人所称道,被认为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它与第七十八回中的《芙蓉女儿诔》,一诗一文,堪称《红楼梦》一书中诗文作品的巨制双

不过上述定论仍然只是从诗的外在涵义所作的阐释。与其它诗文一样,该诗隐写了另外一件事。细读二十七回,通篇都是写雍正被杀的那天,宫廷里的混乱场面,以及曹寅父子俩,还有弘皙、竺香玉等人的心态,并交代了雍正头颅的下落,证实了二百多年来,雍正死后失去头颅的传说有根有据。秦人这一重大发现,将填补历史空白,因而《红楼梦》的史学价值,也将被重新评估。下面,我结合文本解读,证实我的观点。

第二十七回,回目名“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光看回目名便觉不妥,书中内容与杨贵妃,赵飞燕故事似乎很难牵扯上。因与书中内容挂不上钩,必有蹊跷,当有别解。玉环与飞燕,历来有“环肥燕瘦”之称,二人分别涉及唐明皇汉成帝两个皇帝,且与亡国有关。“滴翠亭”可理解为“帝猝停”,“杨妃”谐“扬灰”,即火化,“蝶”喻“化蝶”,亦指“化”。“埋香冢”三字均言人死,“香”:焚香祭奠之意。“埋”更不消说。“冢”本指坟墓,却可看作“家”字缺一点,须不知被作者妙用。“家”:“主”也,是说“家主死了”,且头没了,故后面有一“残”字,指尸体残缺。光解这标题,我们即明白了该篇的故事梗概:一个皇帝死了,且不见头颅,只剩一个残缺的尸体。无疑指雍正帝。

早年我好像看过一篇文章,有人说《葬花吟》是一首“藏话诗”,但作者没说“藏”什么“话”。现在联想到作者将此回放在《红楼梦》前半部,显然与黛玉之死无关。方知“葬花吟”原指“葬化雍”。题目已阐明清清楚楚。曹寅将“葬花”之日特放在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之前一日,也是有用意的。前文说过,这一日也是康熙忌日。曹寅借这天作葬花吟,象征给雍正致悼词。

且看本回开头怎么描述的: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化圣】,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下(葬)日】了,众花皆卸【谢】,花神退位。【化圣退位,也暗指皇帝驾崩。】

宝玉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丧葬气氛】

庚辰侧批:彼时只有元春一人闲耳。【事情是他(弘皙)所为,心愿已了,当然无事可干。应前文元春原型弘皙】又甲戌侧批:桃、杏、燕、莺是这样用法。【谐逃、幸、寅、隐。逃指弘皙,隐:指曹寅回避,所以后文说“独不见林黛玉”】

迎春因说道:“林【教头,借用林冲职衔】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教头】不成?”【连续三句提到“头”,可知问的是雍正头颅哪里去了】

甲戌侧批:道尽黛玉每每小性【心】,全不【部】在宝钗身上。【反语。雍正被杀后,曹寅最担心儿子曹顒的安全】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顒护爹】,大如团扇【扇折骨则不能用,曹寅是曹家顶梁柱】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引红偏迁】,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随儿子天佑来】,向草地下【曹寅的住处】来扑。【儿子终于安全归来】

甲戌侧批:可是一味知书识礼女夫子行止?写宝钗无不相宜。【可是,因未知煦死,李女扶子行至】又庚辰眉批:这桩*案,又一体写法【一体(指头)失去,“写”谐“泄”,“法”意“去水”,“泄”去水为“世”谐“失”,“法”去水为“去”】。甚当【身躺】。己卯冬夜【衣帽动矣,指头身分离】。

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首今不至】,果然是你丢的那块…难道白【白头】寻了来不成。”【句句不离雍正丢头的事】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证明曹顒未亲自动手杀雍,不然,他该知道头在哪里。】…大似宝玉房里的【皇帝家族里的人】红儿【弘儿】的言语。他素昔【他属皙】眼空心大【眼空即目空:指“日”字。“心大”即“析”字,两者合则为“皙”。(拆“析”为“十八斤”,故曰“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胆】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去】。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指扔头的地点】看着林姑娘【头】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水是往东流的,指溪沟】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站】在山子洞里【直咚里】去了。遇见蛇【(水)冲它】,咬一口也【交烨,意为随他父亲一起去算了】罢了。”

“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侍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且和他们顽笑。【此事天机不可泄露,所以父子俩“掩住这话”】

甲戌侧批:“哎哟”“怪道”四字【快刀弑之】,一是玉【顒】兄手下无能为者。前文打量生的“干净俏丽”【赶紧悄匿】四字,合而观之,小红则活现于纸上【活现于治丧,指弘皙仍若无其事,参加雍正葬礼】矣。…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白纸,扎花圈纸马用】,那是一百六十【谐“一拜刘死”,“刘”:指雍正。“文”字为四笔,后面是“刀”,意为“杀四阿哥”为弘皙之流平时为“刺雍”特定的联络暗语】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再里头床头间有一个小荷包【盒包,不确,或指棺木,或指特制的假头】曹寅这里不敢按皇帝葬礼场面来写,否则,露了马脚】拿了来。

本回中还暗写了后来胤禟、弘历、弘昼、田氏来探望无头尸体的情况,我就不一一解读了。大概那些暂未探明原型的丫环们,其中就有当时在场治丧的亲友或王公大臣,弘皙后来逃了。该回还提到竺香玉生子,因难产母子双亡,但孩子是曹顒的还是弘皙的,暂未探究明白。可是作者却无意透露出她又名“三姑娘”。这又是一个须弄清楚的问题。

我们知道,史载曹寅只生两女,这里又出现一个“三姑娘”,证明为曹寅在圈禁期间所私生。“三姑娘”到雍正死那年不到二十岁。考“竺香玉”谐音“助相顒”,“竺红玉”为“助弘顒”,估计她并不姓竺,而只是一个协助二人完成杀帝女子的代名词,她先帮助曹顒一人,后来弘皙出现,则成为二人里应外合的帮手,唯她有接近雍正的机会。故可能参与过投毒之类的事,但没有成功,趁雍正昏厥挣扎之际,弘皙提刀补杀,那晚曹顒也去了,见弘皙事毕,并提了头颅出来,才一同转身回来,故曹寅一直悬望在心。直接割下雍正头颅并抛弃山沟的,只是弘皙一人所为。

我目前只能依据文本中零言碎语作如此判断,仍然无法形成完整的故事链。此案的“铁证”,却隐藏在《葬花吟》中,待我解读《葬花吟》,读者也许再不会对我的分析结论提出质疑。我首先将该诗每句首尾二字谐音解出,并标明在【】内。

【化】花谢花飞花满天【天】,【弘】红消香断有谁怜【怜】?

【游】游丝软系飘春榭【恤】,【洛】落絮轻沾扑绣帘【连】。

【归】闺中女儿惜春暮【暮】,【秋】愁绪满怀无释处【处】,

【手】手把花锄出绣闺【归】,【刃】忍踏落花来复去【去】。

【刘】柳丝榆荚自芳菲【会】,【不】不管桃飘与李飞【回】。

【逃】桃李明年能再发【话】,【命】明年闺中知有谁【睡】?

【三】三月香巢已垒成【曾】,【娘】梁间燕子太无情【请】!

【闽】明年花发虽可啄【嘱】,【去】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春】。

【依】一年三百六十日【日】,【弘】风刀霜剑严相逼【必】,

【命】明媚鲜妍能几时【死】,【以】一朝飘泊难寻觅【密】。

【法】花开易见落难寻【寻】,【解】前闷杀葬花人【人】,

【肚】独倚花锄泪暗洒【杀】,【撒】洒上空枝见血痕【恒】。

【毒】杜鹃无语正黄昏【昏】,【或】荷锄归去掩重门【没】。

【清】青灯照壁人初睡【睡】,【冷】冷雨敲窗被未温【问】。

【挂】怪奴底事倍伤神【神】,【盼】半为怜春半恼春【春】,

【连】怜春忽至恼忽去【去】,【至】至又无言去不闻【闻】。

【着】昨宵庭外悲歌发【发】,【子】知是花魂与鸟魂【昏】?

【化】花魂鸟魂总难留【刘】,【了】鸟自无言花自羞【休】。

【愿】愿奴胁下生双翼【矣】,【随】随花飞到天尽头【头】。

【天】天尽头【投】,【或】何处有香丘【丘】?

【畏】未若锦囊收艳骨【谷】,【以】一掊净土掩*【流】。

【子】质本洁来还洁去【渠】,【强】强于污淖陷渠沟【沟】。

【儿】尔今死去侬收葬【葬】,【威】未卜侬身何日丧【尝】?

【龙】侬今葬花人笑痴【至】,【他】他年葬侬知是谁【水】?

【死】试看春残花渐落【落】,【便】便是红颜老死时【时】。

【亦】一朝春尽红颜老【捞】,【化】花落人亡两不知【之】!

从第二句“弘”字起,每句第一个字按顺序读来,便组成下面一段文字:

弘游洛归,秋,手刃刘,不逃,命三娘闽去,依弘命,以法解肚,撒毒,或清冷,挂盼连至,着子化,了愿随天,或畏以子强儿。威龙他死,便亦化。

解读:弘皙从洛阳游玩归来,这年秋天,他亲手杀了雍正,但并没有潜逃。他命竺香玉去福建(或为她娘出生地)躲避,玉香遵命,想办法坠了胎,将原先为毒害雍正而配制的毒药扔掉。有时感觉清冷孤独,她很想念连生(曹顒)回到身边,不幸胎儿夭折,如今心愿了结,只能听天由命了。或许害怕这个婴儿将来连累曹顒,见雍正已死,她也自尽了。

又从第一句末“天”字起,每句末尾一字按顺序读,最后“之”字接第一句首字“化”,即是下面一段话。

天怜恤连,暮处归,去会回话,睡,曾亲嘱:春日必死,密寻人杀。恒昏没睡,问神,春去,问发昏。刘休矣,头投丘谷,流渠沟葬,尝至水落时,捞之化。

解读:真的天保佑曹顒,那天晚上他也去了,随即又回来向父亲汇报情况。曹寅曾告诉曹顒,雍正活不过明年春天,赶快秘密找人将其杀掉。他听这话,通宵未眠,烧香问神,也说雍正春天必死,闻听这话,激动不已。现在雍正死了,头颅扔在某地山谷里,被溪沟水葬了,后来等待水位降落时,将头捞起来用火烧掉了。

雍正之死,是一宗历史谜案,没想到在曹寅《葬花吟》一诗中隐藏保留下来。若非以谐音解读之法求得正解,仅凭某些人胡乱附会穿凿,引经据典,恐怕再过三百年,也未必有人破解得了。我这本书,旨在抛砖引玉,五年之内,若仍未能唤醒痴愚,引红学入正道,我将一把火烧掉,一如雍正之头颅。《石头记》也将永远成为《失头记》。


【附录,约724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袁登华如何侦破【雍正帝被杀】案?——对【红楼梦研究】的杰出贡献-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