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珍珠收纳在月光宝盒,写作时穿成精美的文字项链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所有的触景生情、触物感怀都产生于一念之间,若不当时记下,就会像镜中看花,走过就忘啦。


同样,我们在看书学习时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这种洞见来之不易,如果不记笔记,往往会瞬间即逝,因此记笔记可以巩固我们的思考成果。



所以,中唐时期,有“诗鬼”称号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一直都在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来写诗。


为了写诗,他常常白天背着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把每一个偶得之句都写在纸片上,放进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把锦囊里的宝贝都倒出来,加以整理。然后,便有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无独有偶。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也在践行这种写作方法。卢曼一生,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在30多年的研究中,出版了58本著作,数百篇文章。因此,使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


好牛叉!著作等身只需要每天记6张卡片笔记,就能拥有一个产生复利效应、受用终生的知识库。


那么,卡片笔记写作法,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怎么去掌握这个方法呢?


刚好,《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北京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雪小豹说公众号主理人李娟女士说:“每天写6张卡片笔记,一年就可以完成博士论文,你信吗?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学家卢曼教授就是这样做的。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卢曼从阅读到记笔记到写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及其背后的认知原理。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知道这个卡片盒笔记法。强烈推荐每一个学生、科研工作者、作家、终身学习者都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地实践它。”


亲子手帐达人,笔记大V温言也说:“很有趣的书,用这个方法可以不断积累笔记,形成终身学习、提高自我的习惯。”


Wolai我来笔记创始人,马锐拉说:“这是一本教你如何从思考到整理,最后形成个人知识结构过程的书。让信息生长并自然地形成网络,如同人类大脑一样,你会重新认识笔记这件事。”


今天,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终身学习者,特别推荐给每一位热爱写作的朋友。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申克·阿伦斯博士,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担任教育哲学讲师。专门教授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士如何管理时间、决策和个人成长。著有获奖作品《实验与探索》。


其译者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心理学硕士,陈琳女士。目前就职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目标是让成千上万的学校用上大数据个性化教学系统,她希望用技术和心理学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改善学习。


这两位作者和译者,可谓中西合璧。


《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讲述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笔记记在卡片上放进盒子里;如果需要写作,就打开卡片盒,将可用的一系列笔记变成具有连贯意义的文字即可。从而,就轻松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流程。


书中指出,“著作等身未必需要吃苦耐劳,好的写作流程让你事半功倍。”


所以在今天,犹其在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以后,你若认为搞研究就是一种刻苦的修行,那就错了。因为不必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追随兴趣,依从灵感″是成长的关键。


“笔记″,不单单是用笔来记,当文字“搬用工”;而是写下思考、感悟等等,就是使外部的知识得到内化。


“笔记″,不是胡乱地记,而是记在卡片上,且要放在盒子里。在写作时,不必为没有素材困扰,只要顺手拈来,穿成一串。


这好比把珍珠收纳在月光宝盒,写作时穿成精美的文字项链。


如果,你还为写不出东西纠结、痛苦,那就请仔细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


天才,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但有效的方法加上持续的践行,却能成就天才。


如果,你想成为写作领域的天才,那就请仔细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珍珠收纳在月光宝盒,写作时穿成精美的文字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