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知行合一

这两天反复在看王阳明,看他的知行合一。

中国哲学史向来是知、行分开来的,有先有后,有难有易。王阳明别出心裁,提出了知行合一。

要理解“知行合一”,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知到行”(知道到做到),第二步“行到合”(沉浸式体验),第三步“合到一”。

先看第一步,“知到行”。

首先,知道和做到是两件事,怎么合一呢?比如,大家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可事实上还有不少人做不到。

王阳明说,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这就把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因此,王阳明说,知、行其实是一个整体。古人为什么把知和行分开了呢?因为世间有两种人,一种人冥行妄作,一种人好说空言,不着实躬行。这是人的两大习性。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曾国藩说过一句名言,叫“败人二字,非傲即惰”。傲是什么?傲就是冥行妄作。惰是什么?惰就是不着实躬行。傲与惰,这是最败人的两个字。

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有一种结论,说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习惯造就的,都是你的习性造就的。

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人的习性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二步,“行到合”(沉浸式体验)。

合是取消个体独立性,两个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整体,这叫合。因此说,并不是知道、做到那就叫合了,那只是知行。要沉浸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合”。

什么是沉浸式体验呢?就像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几个月的时间,始终在练习同一首曲子,师襄子想教他新的曲子,孔子却说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而拒绝了。就这样,孔子从熟练掌握指法、技法,到节奏、韵律,再到思想情感,再到作者其人,再到具体的形象,最后真正琢磨出了这首曲子的丰富意蕴。

这就是孔子学《文王操》的故事,这就是沉浸式体验。就是要融会贯通,要沉浸进去,才能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这叫合,知行合一的合。

第三步,“合到一”。

“一”是什么?“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了。就是有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价值塑造,而且获得了一种思想的成就。这种思想最本质的必须是价值判断,必须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一”是“致良知”,是“惟精惟一”最后的那个“一”,是最高的规律,可以统摄其他的所有,也可以引发其他的所有,甚至可以变成每个人的终极追求。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一旦良知觉醒,人生就是一片光明。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挡不住他。当然,这种觉醒一定自困难、挫折中来。如果每个人内心良知觉醒了,人生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人类社会就有希望了。

还有一个“精一”,等我再捋一捋,感觉跟隔靴搔痒似的,似懂非懂。总有点雾里看花,看不真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