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游学半载小记

直到我坐上返京的飞机,在文档中敲下这第一行字,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伦敦游学生活是真的结束了 —— 2023 年 9 月 5 日启程,2024 年 2 月 18 日回程,整整 166 天的时间,无比繁忙、疲惫,但也非常充实、快乐。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半年时光,我想决定到伦敦游学大概是在我迈进 30 岁这年,做下的最正确的决定。

缘起:每年一个小目标

早在申请入读北大光华 MBA 前,我就聆听过学长学姐关于国际交流项目的分享。彼时,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同大多数人一样,被众多名校的光环吸引。而我真正决定参与光华国际交流项目的选拔是在 2022 的年底,这个决定与我为自己树立的 2023 新年目标有关。

从 2019 年起,我每年都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是的,只有一个 —— 熟悉我的朋友常常觉得我有三头六臂、精力无限,但实际上我更常提醒自己的是要足够聚焦。这个小目标便是我为自己设定的年度北极星指标,为我这一年中的每一个重要选择和取舍提供理论依据。

我 2023 年的年度小目标(O)是“拓展国际视野”,关键结果(KR)包括更流利的语言、和更多海外社区 KOL 建立联系、以及更好地理解欧美文化。而出国游学便是我完成自己 OKR 的众多举措之一(还有比如参加国际技术大会、运营自己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且是在我看来能够低成本“肉身出海”并快速融入 Local Community 的最有效之举,后来验证也的确如此。

因此,出国游学并非我的冲动之举。此时的我,已经抛弃掉对名校光环的追逐。开始选校后,我更多围绕自己的目标来思考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结合所在的行业和我的个人目标,我认为选择一个国际化、IT 产业发展较为领先、主要语言为英语的城市是我的第一优先级,因此在光华的众多合作院校中,我快速锁定了所在地位于美国加州、纽约,和英国伦敦的学校。

考雅思、参加面试,2023 年 3 月选拔结果公布,我顺利拿到了北大光华交换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提名资格。

游学不 gap:兼顾工作与学业的特殊作息

和出国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并行的还有让我几乎一刻都不得喘息的工作。事实上,在获知提名结果后,除了匆匆办理了一个英国签证,我几乎没有时间做任何准备。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 8 月底,我在临出发前的最后一周开始采购必备物资(比如适合国人烹饪的便携锅具、电源转接头和各种医美面膜),最后 3 天开始收拾行李,然后就匆匆踏上了飞往伦敦的航班。

能够让我顺利、无忧开始这段旅程的还有我 3 位合伙人的无条件信任。大家一致支持我在伦敦远程工作,而我也主动选择了几乎零时差的作息 —— 落地伦敦,我开始每天凌晨 02:00 起床,12:00 前宅家工作,下午出门上课,18:00 左右回到公寓睡觉。对应国内的时间大约为:10:00 开始工作,20:00 左右下班,晚间上课,凌晨入睡。

如果赶上加班、作业爆炸或者晚上被安排了其他社交/聚会活动,我的睡眠时间就只能少之又少了(实际上加班和作业爆炸的情况非常多)。但即便如此,我也非常知足 —— 毕竟能拿着工资出国学习,还能享受来自工作和学习的双份成就感,还要奢求什么呢?

点击这里:查看我的一天生活 vlog

我很快适应了这样的作息,并享受着超长待机的喜悦 —— 一天的时间似乎突然变得很长,凌晨 2 点起床,工作 8 小时后伦敦才不过早晨 10:00,我的一天才刚刚开始。国内的朋友一直对我的作息感到费解,在他们看来我几乎是“24 小时在线”,我一度以来被冠以的“卷王”的名号在此刻似乎又被坐实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只是一个短期交换项目,以致于这样的昼夜颠倒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损害。若是个一两年的项目,我大概只能另寻其他异步协作的法子了!

走出舒适圈:从熟悉的语境开始,融入本土社区

这段旅程开始前,我就暗下决心:要自信、勇敢,即便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些语言障碍,也要努力走出舒适圈,争取融入当地社区,而不是只和华人抱团交友。

为此,找到自己熟悉的“语境”非常重要。在出发前,我给自己布置了两项热身活动:拜码头广交友

  • 拜码头:我在 LinkedIn 上给 OpenUK(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开源和开放科学社区)的 CEO Amanda 留言,在到达伦敦的第二天,就跑到 Civo Navigate 的大会上和她见面,申请加入成为了 OpenUK 的志愿者。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1张图片

初识 OpenUK CEO Amanda Brock
  • 广交友:如何在短时间内见到尽量多的社区伙伴,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并被记住?在一个受众匹配的活动上发表高质量的演讲,是不二之选。我在出发前 3 个月就向全球范围内最知名的开发者关系会议 DevRelCon London 提交了议题。以 SegmentFault COO 的身份,外加大家都好奇的 Developer Communities in China 的话题,我顺利在 DevRelCon London 申请到一个在主论坛演讲的机会。在抵达伦敦的第三天,我就匆匆奔赴了会场。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2张图片

我在 DevRelCon London 发表演讲

关于这两场活动的参会体验,我曾在《一个属于社区的活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文中有所提及。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体验海外的社区活动,Developer Relations 的社区活力和参会者的热情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 —— 他们会在我演讲前后起立鼓掌,在我每一个试图幽默的点回报以欢呼,并在我走到台下后和我热情互动、交换联系方式……很明显,我“广交友”的目的达到了,还带来了不少的新增 Twitter 粉丝。

有目标、有方法地出发,拜码头和广交友策略帮助我敲开了伦敦社区的大门,也为我后面在这里认识更多朋友、更深度地参与社区活动打下了基础。

我的英硕课堂:i 人的无数个社死瞬间

在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我也在飞速地熟悉着这座城市。我摒弃了几年前初次来伦敦时到哪儿都打车出行的习惯,办了张 Oyster Card(伦敦的公交卡),坐着地铁、公交、步行探索这座城市。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3张图片

初探伦敦,摄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9 月底,我开学了。

LSE 的交换不同于其他 MBA 国际交换项目,LSE 并没有 MBA 课程,因此我们是交换到 LSE 管理学院的 GMiM(Global Masters in Management)项目,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传统硕士项目。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4张图片

LSE 的知名打卡点:"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一个倒转过来的地球仪,时刻提醒同学们从不同和不熟悉的角度看世界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目标,我选择了 4 门选修课程,分别是: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创新与技术管理),Strategy for the Information Economy(信息经济战略), Topics in Management(管理专题) 以及 International Employment Relations(国际雇佣关系)。

英国的 “水硕” 并不水,相反开学的第一周就给我狠狠 “上了一课”。

LSE 的课程大体分为两类,lecture 和 seminar,我选的课程都是每周 lecture、seminar 各一节,一周 8 个课时。这个课程量对于仍需兼顾工作的我而言并不算小,而 seminar 的授课形式更是将我一度推至了崩溃的边缘。

Lecture 其实就是类似国内的大班授课制,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录笔记,彼此偶尔互动。Seminar 则是类似于研讨会的形式,一个班的学生被分成多组在多个时间段分别上课,每个时段的学生不超过 10 人。上课前老师会提供阅读材料,可能是一本书的某个章节,也可能是几篇论文,然后在课堂上围绕 lecture 的某个话题和阅读材料深度讨论,辩论也是常用的形式

此前我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比较自信,但当我真的要应对大量阅读材料时才发现能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和用英文同步思考的能力。起初,我在阅读时大脑的 CPU 几乎全部用于处理语言相关的请求,这使得我在阅读完成后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重新思考、归纳自己的观点。每天都要压缩睡眠时间,花费 2 小时以上在 reading 上。而 seminar 上的激烈辩论更是给了我这个 i 人无数个社死瞬间。不同于 presentation,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准备发言的稿子,辩论对随机应变和口语能力要求极高,胜负欲爆棚的我曾一度觉得“词不达意”

好在量变决定质变,这些问题在开学的一个半月后慢慢缓解了。后来,我的朋友甚至调侃说我中文退化了,这体现在我总是不时打出更符合英语语序的中文句子。

温情时刻:我和我 7 位紧密的伙伴

帮助我快速提升的除了无穷无尽的 reading 和 seminar,还有无时无刻的英语角。这个学期和我一样的 MBA 交换生共有 8 人,除我以外的 7 人分别来自美国、印度和越南,但她们的 home school 全部都在美国(耶鲁大学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埃默里大学商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可以说英语于他们而言如同母语。

一开学,我的印度同学 Sunakshi 就展现了她的 leadership —— 由于我们各自的选课不同,日常在学校并不常见面,但是在她的号召下我们 8 人在每周轮流 host 一次聚会。两个多月的时间(9 月底到圣诞节),我们一起吃了四川火锅(我的美国同学 Sonal 是个熊猫迷,也顺带爱上了成都)、泰国菜(在美食荒漠伦敦,几乎人人都爱泰餐),在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和印度下午茶餐厅畅聊,分享英国特有的周日烤肉 Sunday Roast,在午夜时分体验 Pub Crawl 暴走了 Shorditch 十多间酒吧……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5张图片

我和同期交换的 MBAer 们一起在 London Review of Books 书店合影

我们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成为了彼此在伦敦最好的朋友 ——Sunakshi 邀请我去参加了她们的 Boat Party,跳宝莱坞舞蹈,庆祝“印度春节”Diwali。她说 Diwali is one of my favorite times of the year, because I get to speand it with my loved ones. And my loved ones in London is you. 这句话曾一度让我非常感动。临行前,听说我去年结婚的消息,朋友们还为我补上了一场迟来的 bachelorette(单身派对)。分别时恰逢圣诞前夕,海德公园的 Winter Wonderland 已经开园,我们在无比浪漫的圣诞氛围里相约去参加彼此的毕业典礼。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6张图片

我和同期交换的 MBAer 们一起在天台酒吧合影

遇到这 7 位朋友是我在伦敦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她们让有意回避华人圈子的我,在伦敦的这几个月过得并不孤单。她们从内而外焕发出的自信,和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庸之道形成反差,也感染着我更自信勇敢。即便直到最后,我的情感表达相较于她们的热情奔放仍显得过于内敛,但分别时的不舍还是让我红了眼眶。

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每周末的跨城旅行

融入伦敦的另一个标志,是融入它的松弛感。

相较于很多欧洲国家几近摆烂的状态,伦敦其实并不算太躺。我带中国过来的朋友一起挤早高峰地铁时,他甚至说也在行色匆匆的伦敦人民的身上看到了“社畜”的影子。伦敦人的松弛感在下班后,将繁忙的工作彻底抛诸脑后的他们,会在黄昏时分街头的 pub 里来一杯啤酒享受他们的 happy hour,会在周末回归山村和旷野,来一场跨城旅行。

在完成了兼顾工作与学业的紧张过渡后,我紧绷的神经一点点放松,开始真正享受我在伦敦的时光。这几个月的周末,我独自搭火车旅行走过了很多地方,比如在英国的最美乡村 Cotswold 发呆,在温德米尔的湖畔吃冰淇淋,在湖区 Keswick 的山林里徒步,在爱丁堡漫步感受它的神秘与浪漫,在苏格兰高地的最美公路狂飙,去天空岛喝威士忌吃海鲜……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7张图片

摄于苏格兰高地

每走到一个新的旅行目的地,我都会从当地给自己寄出一张明信片。在看过的诸多风景中,我最中意湖区。我记得在从湖区寄出的那张明信片上,我为自己写下了“愿多年后,你仍能如今日这般自由如风”。是的,我太享受旅行中的孤独和自由了!我独自走在 Keswick 的山林间,看清晨的大雾一点点散去,露出碧蓝的湖面和延绵的山峰,阳光刺眼而温暖。我形单影只,但内心世界无比丰满。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8张图片

在湖区 Keswick 的山林间徒步

说来可笑,这是曾经被工作填满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周末除了加班、办活动和参加活动,还有这样的过法!而放松下来的我,也并没有耽误一丝一毫的工作。最繁忙的那几周,我记得我曾在从格拉斯哥返回伦敦的火车上写了一路的报告。但能够走出去,心情终归是不同的。我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因旅行被重新点亮,从灵感枯竭逐渐沦为“工具人”的我变回了曾经那个才思泉涌的自己。

这不禁让我重新思考我们到底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我想人生需要旷野,需要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也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和 OpenUK: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告别

真正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后,我很快进入了离别焦虑。

12 月末,我的生活被期末 essay 和高压工作彻底填满,每天大概只有 3,4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繁忙的另一个副作用是时光的无声流逝,离别比我想象来得更早更快。我开始制定计划,重吃一遍好吃的餐厅、抓紧去看想看还没看的风景、约朋友们见面拥抱和道别。

让我从分别的消极情绪中走出的依旧是社区活动。

我投稿了 OpenUK 的年度大会,议题被接收,我受邀在 2 月 6 日 State of Open Con 发表演讲,还作为志愿者加入了 Events Staff 团队进行会议的部分组织工作。OpenUK 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但又和草根社区完全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不同。它同时扮演着智库的角色,为英国政府和大企业的开源与开放科学发展提供咨询,因此体现出了更强的专业性和研究性。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9张图片

我在 State of Open Con 发表演讲,介绍中国的开源发展

他们的专业性也体现在了活动组织上,我作为志愿者之一深度体验了他们领导志愿者高效工作的全程,比如志愿者线上培训(同样的内容被安排在了 4 个不同时段重复进行,以满足绝大多数志愿者的时间安排),提前一周的场地踩点和聚餐,严谨的 volunteer guide 文档,每个岗位皆有 back-up 的分工机制,以及非常温暖友好的志愿者激励……在活动结束后,我曾在开源社的理事会内感叹 State of Open Con 作为一个完全由志愿者组织的大会的“有序的无序”

伦敦游学半载小记_第10张图片

State of Open Con 志愿者团队合影

这个过程非常发人深思,不仅对于我们举办社区活动有参考价值,也可以进一步延展到怎么样让一个志愿者组织持续焕发生机。我想未来,我或许可以单独开一篇文章谈谈这段体验。

展望未来:火种与桥梁

State of Open Con 结束第二天,国内进入春节假期,我飞往北欧也开始了我自己的度假之旅。

回望这几个月,到伦敦的第二天,我认识了 Amanda,我的伦敦之行从社区活动开始,而离开伦敦的前一天,我也和 OpenUK 的朋友们在一起,不久后的 3 月末,Amanda 还将首次来到中国,参加我们的开源会议。

社区是可以突破物理空间的力量,帮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快速找到归属感,也在离别之际冲淡了我的感伤

伦敦游学的半载时光匆匆落幕,但一颗火种留在了我的心间 —— 要继续做中国开源国际接轨的桥梁,直到我们之间不再需要桥梁为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