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悄悄话〡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良性互动

贞元教育〡王亚军


这个绘本《你很特别》,送给每一个特别的“我们”。


绘本的开头,便惊天动地:木匠创造了一个由不同的木头人组成的村庄。诸君,当我读到此处的时候,心下骇然:这,不就是《圣经》开篇的《创世纪》吗?“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木匠,若神。

木匠创造的世界,众生有着奇特的行为:互相贴贴纸,或金星贴纸,或灰点贴纸。这有着怎样的隐喻呢?可能是刻板印象吧。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往往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倾斜而来,越来越好;当一个人被认为是不好的,便莫名其妙多了许多诡异的目光,越来越糟。我想,对于这种情形,诸君中许多人可能有过切身感受,或者认为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但,这是事实吗?


一个人的好,真的是“被认为”的吗?这里,是要分情况讨论的。


其一,真的是“被认为”的“好”。这里,又可细分为两类。第一,这种“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只有特定的人群,会觉得好,换一群人,则往往不然。这种情况,我觉得,有点儿类似于“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当然,这话有些糙,但理不糙。第二,这种好,是伪装出来的好,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人前“人模”,人后“狗样”。因为人前“人模”,故而,往往会有一些浮名虚利,但对于知其底细的人而言,往往对其嗤之以鼻。


其二,假的“被认为”的好,也就是说,这种好,不需要“被认为”,而是事实。这种好,是以身证道活出来的,活出一种优雅与高贵,与其交往,若春风拂面。


在初始阶段,这些好,都会产生某种聚集效应,如果在绘本世界里,便会被贴上金星贴纸。但是,将时间拉长,特定人群认为的好,因人群限制,往往难以出特定人群之圈,而且,既然是特定人群,便涉及不同社群之间的博弈,故而,身上的贴纸,特定人群仍旧为其贴金星,但相反社群的人,则往往会为其贴灰点;伪装出来的好,除非伪装着伪装着,内在道德心被唤醒,变伪装为真诚,否则,终将被揭穿,最终,往往是金星脱落,灰点布满;至于活出来的好,自然是金星无数,越发耀目。


同样,我们来讨论,一个人的“不好”,真的是“被认为”的吗?仍然要分情况。其一,真的是“被认为”的“不好”。也就是说,真金被砂砾遮蔽,良才美质被误认为粪坑石头。按照绘本逻辑,在起始阶段,自然是灰点遍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子总会发光,和氏璧也终将传国,最终,身上,定然是金星满身。其二,是真的“不好”。这种情况,自不多言,灰点在身,便是命运,除非,洗心革面,逆天改命。


故而,当我们谈“刻板印象”的时候,对于短期交往,“刻板印象”真的是有大的威力的,这也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第一印象”重要的原因,但是,对于长期交往,“刻板印象”的威力可能没那么大,因为,在时光的流中,这板,会被雕刻,到底是艺术品还是朽木,是无法隐藏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处,我没有要贬低“第一印象”的意思,它真的是重要的,无论在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之中,皆如此,只是,我们要对其保持反省,有清醒的认识,如此而已。


回到绘本世界。胖哥是一个为被贴灰点而苦恼的人,他是一个不想要灰点而想要金星的人。他的灰点是因为他很恶劣而来的吗?好像不是。他想要与别人跳得一样高,只是别人跳得优雅若惊鸿,他跳得拙劣若蛤蟆,总是摔得四脚朝天,便被人贴了灰点;因为跳而跌伤,颜值受损,模样不太好看,便被贴灰点;去竭力跟别人解释,为何自己跳得如此不堪,又被贴灰点;甚至有人就是看他身上有灰点,就又去给他贴灰点。


诸君,可曾发现,胖哥的所有努力,在别人看来,宛若观看了一出小丑表演。若是观看演出,演出结束之后是欢笑与掌声,可胖哥真实地如此活着,他被贴满了灰点。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祝福》,想到了祥林嫂。她的孩子被狼给吃了,她将她的悲惨故事讲给鲁镇上的人们,开始的时候,也曾博得过鲁镇之人的同情与热泪,可是,随着她不断地言说,鲁镇的人们便开始厌烦得头痛,再后来,变成了笑谈,成了唾弃之事。胖哥的遭际,可能是一种人生的隐喻:在荒诞的世上,普通人的努力,可能是那样地不值一提,在阶层化的世界,突破阶层壁垒的所有努力,最终,成为笑谈。可能有些过度解读了,我姑妄言之,诸君姑妄听之吧。


那这一情节,是否有别的解释路径呢?我觉得,它可能也在隐喻:所有为讨好别人而进行的努力,最终,都将被别人视为可笑。我们越卑微,在别人眼里,便越低贱。这可能也是某种人生的真实。低到尘埃开出花来的,终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可能都是低到尘埃,成为尘埃,被踩到脚下。


我们继续读绘本。失意的胖哥,遇到了一个身上没有灰点也没有金星的女子,他的命运,或者说,他的认知图式被改变,他对世界的理解,有了新的模式。胖哥想跟这个女子一样,身上什么也没有,既没有灰点,也没有金星。这个女子,给了胖哥建议,去找木匠,那个创造了他的人。


诸君,这里,有一点需要深思:胖哥为何什么记号也不想要了呢?要知道,之前的胖哥,可是不想要灰点,想要金星的呀。这里,我觉得,可能是一个失意人的心灰意冷。金星,我可能终身无望,那退而求其次,没有灰点,身体之上,什么记号也没有,也是好的呀。那此时的胖哥,是否有做自己,不再在意别人看法的种子呢,我觉得也是有的。此时的胖哥,我觉得,这个层次,可能是合适的。


胖哥见到了木匠,他的创造者,有一番对话,是耐人寻味的,最可玩味的,可能是“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在乎你”。天呀,这样的话语,从创造者的嘴中道出,对于努力挣扎而至困顿心灰意冷的胖哥来讲,无异于寒冬暖阳,一枝红梅开于心上。他跟胖哥讲,为何那个女子的身上可以贴不上任何贴纸,“当你在乎贴纸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你越相信我的爱,就越不会在乎他们的贴纸了”。


诸君,创造者木匠不让胖哥在乎贴纸,那贴纸意味着什么?我们之前讨论过“刻板印象”,那是否有别的解释路径呢?


贴纸,可能意味着别人的看法与评论。我们过自己的生活,进行着自己的努力,无需关心别人的看法。从这个角度引申的话,我们的幸福,完全取决于自我,取决于自我认知,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最终,他人即地狱,我们活成了“非我们”。自我的失落,伴随而来的,便是苦痛,因为,没有自我的我们,不断被他人的评价影响,一会儿圆,一会儿方,一会儿五角形,不断变幻,不断痛苦。


那是否所有的他人的看法与评论都不需要在意呢?创造者告诉胖哥,要相信他的爱。如何理解呢?并非让我们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并非无需在意所有人的看法,我们要关注的,是我们“重要他人”的看法,要关注饱含着爱意的看法,而非冷冰冰的指责。因为有爱,所有的看法所指向的,都是我们自身的成就,是我们的自我的建立。基于爱的建议,我们万不可拒绝,因为那里面,是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让我们成为我们。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时候,那些无端的指责或赞美,也就真的不重要了,只是,这条路,有些漫长。


胖哥身上的一个灰点已经脱落,他已经踏上了追寻自我之旅,诸君呢?


若诸君将踏上或者已踏上,那谁是你的“创造者”,你的“重要他人”呢?他们的建议,你是否仔细倾听,做出回应呢?好的互动,一定是从相互回应开始的,有了回应,才有可能与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实现真正的良性互动,才有可能真正地找到自我。当胖哥心里想,“我想他说的是真的”时,一个灰点掉了下来。


诸君,若我们对“创造者”再进行一下发问,我们的“创造者”是谁呢?父母,师长,好友还是某一门学科,某一个领域还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文化传承?这一点,是需要思考的。边想,边行动,在互动中,找到“创造者”,在良性的内外互动中,找到我们自己,成为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师悄悄话〡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