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前方,路在脚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最伟大的理想》,大致讲某个班级开家长会,主题是让孩子们现场说出自己的理想,轮到其中一个小男孩,他站起来:“我没有理想。”在老师的一再去追问下,才知道他原来的理想是做清洁工,后来被父母一再否定,然后就没有理想了。

老师给在座的家长和学生讲了两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在作文里写到,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海盗,梦想有一大箱珠宝,再抢一个漂亮的公主。”老师给他打了满分,称赞他的理想有创意;还有一个小孩想做掏粪工,而班级里其他人想做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家,大家都在嘲笑这个小孩胸无大志,老师给的评语是感情真挚,构思独特。

第一个小男孩是张信哲,第二个小孩是郑渊洁。

我认真思考理想这件事,不管是把它想得宏大,或者细微,心底都有一个声音拉扯着我,让我回到二十年前的小时候,坐在教室课桌前环视四周,在本子上写下“我的理想”,有时候,语文课上会让人起来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就听见一遍遍的:“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二十年过去了,“我的理想”一直在心底潜伏着。

经历的年岁多了,见识到的事物和人也就多了,理想这个词也开始有了追随,大家想成为某个敬佩或者羡慕的人,这些人里,有的人为社会做过伟大贡献,有的人自律、拼搏,有的人受人喜爱。理想有了参照,被参照的人和理想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课堂里的孩子们还是会童真的喊出:我的理想,一代一代的,理想也从一个概念,渐渐地变成一个个指向。

看过一部电视剧,一九二几年,陕西的某个镇,有一个人小时候闯祸后远走他乡,七年后回来,穿着洋装,背后的光环是美国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生,他叫何辅堂。

他给小时候的玩伴讲着自己的规划,要在镇上建银行、市场……大家都不以为意,他说这是理想。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边陲陕西更甚,何辅堂为父报仇后出走,声称再也不回镇里。几年间颠沛流离,做了土匪,有时间了却重操旧业,画图纸做模型,他一直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理想,在生死关头也不忘取回自己的图纸。

在上海,有机会给法国人设计关卡,就一门心思扎到了图纸里,当他给法国官员讲法国的建筑史,讲自己的图纸是怎样地融入法国建筑艺术,侃侃而谈,然后心满意思,对自己理想的小试牛刀就能带来身心的极大欢愉。

何辅堂发达之后回到了自己声称再也不回的镇上,开始建银行、医院、学堂、市场、邮局……他把家乡建成了理想的样子,他一直没有忘记理想,一直为之努力。

我想起这么些年,内心也有一些思流涌动,也曾无声的呐喊,坚定地下决心,到头来想做的事情却没有做成几件。浪费的生命也慢慢的找不到踪迹,人生的旅途很短,短到而立之年都对时间的流逝感到一丝丝恐慌和焦虑。

平凡与伟大,就像爱情与面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希望自己在平凡的人生中有些许的不平凡,应该就不枉在世间走一遭吧。人们经常说,“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可是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岁月静好,唯有负重前行才能柳暗花明。这条路走上就不能回头,要一直往前,距离或长或短,只有坚持,只有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想在前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