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养老院的三大瘟疫

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学校有七十多位退休教师,八十岁以上的有17位。每年放寒假之后,八十岁的一定上门慰问,八十岁以下的逐年分批慰问。每年还会组织退休教师进行两次外出活动。七十多位教师,就算是相同年龄阶段的,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导致状况差异最直接原因就是身体健康。

今年慰问,已经有4位老师去养老院居住。一个87,两个88,一个91。他们共同的问题就是行走不便,需要24小时陪护,而子女大都在工作或是自身健康难保,无法到位,只能送到养老院,接受全方位护理。

但是,养老院的生活如何呢,和91岁张老师交流,她说太枯燥,不知道该干什么,但什么都干不了,八十多岁的时候还画画,但现在眼睛看不清,耳朵也听不清,每天呆在家里,盯着电视……87岁的李老师是因为多次摔跤导致行动不便,来到了养老院,在这里的老人大都有各种身体疾病,情绪都不好,儿女无法经常探望,生活单调、寂寞……88岁的邱老师和文老师,生活在狭小的养老院里,一个有间歇性老年痴呆,一个有糖尿病需要每周三次透析,唯一的娱乐就是和大家在一起打打麻将……

在阿图·葛文德写的《最好的告别》一书中记录了一位名叫比尔·托马斯的年轻医生做了一个实验,他负责一个疗养院,这所疗养院收住了80位严重失能的老人。一半老人属身体残障,80%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其他类型的认知障碍。他自己还经营了一个千亩地的农场。作为初来乍到者,他在每间屋子里都看到了绝望,他逐渐认识到,这家疗养院缺失的元素乃是生活本身,他决定试着注入一些活力。他觉得好的生活是享有最多独立性的生活,而这正是疗养院拒绝给予的。他逐渐熟悉了疗养院的居民。他们曾经当过老师、店主、家庭主妇、工厂工人——他决定依照自己在家里采取过的方式,努力给疗养院注入一些生机——可以把植物、动物和孩子们引入居民的生活,其目标是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他们要在每个房间里摆放植物;他们要拔除草坪,开创一片菜园和花园;他们要引入动物。

那个秋天,他们弄回来一条叫靶子的灰狗,一条叫生姜的哈巴狗,4只猫和100只鸟。他们扔掉了所有的人工植物,在每个房间都摆上了鲜活的植物。员工子女放学以后会过来玩儿;朋友和家人可以在疗养院后院的花园玩儿,还有供孩子们游戏的操场。

很快,在居民身上的效果很快就彰显出来:居民们苏醒了,活过来了。“我们认为不能说话的人开始说话了,”托马斯说,“之前完全孤僻、不走动的人开始造访护士站,说‘我带狗出去散步’。”所有的鸟都被居民收养了,他们给每只鸟起了名字。人们的眼里有了光亮……研究者研究了该项目两年间的效果,对比了针对这所疗养院居民和附近另一所疗养院居民的各种措施。他们的研究发现,这所疗养院居民需要的处方数量下降了一半。针对痛苦的精神类药物,如好度液,下降尤其明显。总的药品开销只是对照机构的38%,死亡率下降了15%。

对托马斯而言,这完美地体现了他关于生物作用的理论。针对厌倦感,生物会体现出自发性;针对孤独感,生物能提供陪伴;针对无助感,生物会提供照顾其他生命的机会。

从这个生动的案例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启发就是要想让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减少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可以多种植物,多养宠物,多跟小孩子在一起。希望这种方式可以被医护人员、护理者借鉴,从人性和心理需求的角度提高老人们的医疗、生活的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消除养老院的三大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