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工资成为一种奢望

每到月底,大家就盼望着,盼望着发工资。曾几何时,发工资于我们竟然成为了一种奢望。按劳取酬,做工发薪,这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不像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美好呢?

社会上的三角债,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些一度是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大力监督干预,恶意欠薪,拖欠工资的现象慢慢有了一些好转。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生活纷繁芜杂,时至今日,拖欠工资的陋习在我们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治愈过。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在内地的一家小型国有企业里做工。那些年工资虽然不高,但基本上能够按时发放。然而企业不同于事业单位,工人工资是与产品效益直接挂钩,在企业红火的时候,工人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根本就不是个事,有时还会有效益奖金。一旦企业开始走下坡路,陷入困境时,这时候工人的工资就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企业还会裁员,工人们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威胁。

在国有企业里,无论过去遇到过多少困难,企业的厂长书记们总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保证工人的工资发放,这也是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工人们的日子不易呢,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全部献给企业,企业就是他们的天呢!“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他们以厂为家,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一份微薄的工资就是企业对他们回报,能按时拿到工资是他们最感快乐的事情。

厂长书记们有时也会拖欠工资,国营企业里的厂长往往有自己生产经营的小算盘,押工人一个月工资,仅银行利息这一块就节约了不少开支,而这么做的唯一风险就是面对工人的怨怼。厂子里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发不出工资,那些蓝领们翘首以待,望眼欲穿。夫妻不在同一家单位的可能还有转圜的余地,相反他们的生活就会遭致很大的困难。家里吃的穿的用的,小孩读书,哪一样都得花钱。领导们大都家境殷实一些,一时半会,即使不领工资,他们生活所受的影响不大。“饱汉不知饿汉饥”,对于工人们的苦衷,一些人可能并不能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破产改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起来。私企的模式更加灵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是在私企里同样有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这俨然成了一个痼疾。愈是内地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愈有这方面的欠薪问题,反倒是沿海一些发达地区,企业文化与理念更趋先进,每月按时发工资早已成为了惯例。

有私企拖欠工人的工资甚至有上十个月。企业举步维艰,工人不离不弃。老板们到底缺乏远见灼识,缺乏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在企业辉煌的日子里积攒的财富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他们未必没有料到过苦日子的时刻,一帮不再年轻的大老爷们似乎也被带入坑里。老板们雨天背稻草,身上的债务愈背愈重了,等到资金链彻底断裂,企业也就破产,彻底关门大吉了。

然而,据说这样的企业往住受到保护,有关部门期冀它重新运作似乎比事主还急,让它运转下去,银行的巨额贷款也许还有收回的希望,拖欠的工人工资也终归看到一丝希望。否则甩锅国家,国家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的错误在于,当灾难的苗头出现时,他们没有很好地监管它。对于一家企业,安监、环保、质监局、劳动保障局,那么多家单位怎么就没一家对于企业拖欠工资予以监督呢,为什么不把企业用工必须让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作为企业复工生产的硬核条件呢?

企业的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员工找到相关领导质询,领导笑嘻嘻地说:急什么,工资公司都给你存着呢,年底给你发一摞钞票岂不更好?说这种话让人情何以堪呢?这原本是一个非常严肃严重的事情,不应该只当做一个笑话姑妄待之。

因为这事,有员工到县劳动监察局投诉,那位负责人详细听完了员工的申诉。人家说了:你们公司一个月不发工资我能理解,两个月不发工资我表示同情,三个月不发工资,你咋不辞职还在那儿干呢?你那时候怎么不来投诉呢,现在都十个月没发工资了,你才来!那位员工听了哑口无言,羞愧不已。

这两年来,我们已经听惯了太多的关于发工资的桥段,耳朵生茧,甚至有些麻木了。

“什么时候发工资,听说没?”有人问。

“快了,明天就发!”那位一本正经地说。

然而第二天并无动静。那位解释说,“是呀,我说的没错,就是明天呀!”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了,有点噱头的味道,也实在是一种绝望心理的折射。因为只要工资一天未发,就永远可以说“明天”发。只是“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

眼下又到了要发工资的时候,不知道这一次老板能不能慷慨一些。如果发工资都成为一种奢望,那么这个企业还有多少希望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发工资成为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