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尘旅记》——做一回小城中的“闲逸”之人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兴化这座城市,那我首先想到的,便是“一座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江北小城。”

一直以来对于苏北的记忆,都是停留在十几年前幼时的我尚还未离开家乡之前,对它的认知,也只是最浅薄的表层印象。却殊不知,在结束了这趟为时三日的兴化短途旅行后,我对隐匿于江苏泰州的这座小城,已然深铭于心。

在兴化,相比起大城市中参天入云的高楼大厦,更多的,则是保留了许多古朴老旧的平矮老房。清一色的白墙黛瓦,由石砖砌成的窄路,倒似乎有着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图片发自App


在这里,一个稍不留神,便会不知不觉又走进了哪条小巷子里。你便可随着这载着不知多少人印刻在石砖路下泥土中的足迹,任他牵引着,看宾客满座的小吃店老板在下小馄饨的大锅灶前忙碌着;看年迈的老婆婆坐在自家店铺门前做着手工活;看卖耕具的老人在为客人细细挑选介绍那些只有在乡间农田才可见到的工具;看那坐在门槛前阶梯上的小卷毛狗欣喜地望着屋内,旁边是一炉正煎着的药,上前唤它一声,它便立即转过头来,咧着嘴冲你露出满心欢喜的微笑......

图片发自App


在兴化,这里的人们都是十分舍得吃且会吃懂吃的。每到清晨黎明时,便迎来了属于兴化人的“早茶时光”。上了街,凡是在当地稍有名气的几家饭店馆子内,都挤满了赶来吃早茶的人。在这里,找位子全靠“抢”,稍眼疾手快一些的,便恰好能“逮”到一处前桌客人刚走还未来得及收拾的桌子。更有令人着实震撼的独有“特色场面”,便是屋里坐不下了,客人们便纷纷搬起桌凳转移到屋外,围着店门口自个搭建起一处“露天早市”,那满满当当的一大片,倒也着实是十分壮观的场景。

说起早茶,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大都是广东早茶的精细与花样繁多,及扬州的早茶也算是颇有名气的。可要说起兴化的早茶,却也是十足的讲究。

在当地,兴化人的习惯便是早起到饭馆内,点一壶茶,一碗阳春面,一笼包子或蒸饺,坐下来且细细地品着茶吃着点心,不急不躁,一坐便可坐上个把钟头。而有很多当地人则通常会点上许多,他们都有着“吃着带着”的习惯。

兴化早茶最出名的几样特色便是“烫干丝”“糯米烧麦”“蟹黄包”“酥皮春卷”等等这些,光听名字,便可让人心中的馋虫开始蠢蠢欲动。而我尚有幸赶上了两日的早茶,尝到了这些地地道道的当地美味。

图片发自App


在兴化,我更是头一次吃到如寻常包子那么大的烧麦。它不同于我们平常吃的两三口便可解决的袖珍,再者烧麦这类点心制作时更是讲究其“油多不坏菜”,那一口咬下,嗞着满嘴的油与内馅,光吃上一个,就已十分顶饱。

早茶中的包子点心,因为本身的分量多个头大,所用来装的蒸笼也都是顶大的。还有一个十分有趣之处,就是这边的蒸类点心都是一下全部上齐,所以便可见每桌上头都堆着清一色高高一摞的蒸笼,吃一个便撤下一个。

兴化的早茶,口味都是较偏甜的。无论是包子蒸饺烧麦,还是春卷油条炸食,入口都是恰到好处的微甜,既不重口,也不过分齁人。而兴化人吃早茶的习惯便是再配上一壶绿茶,茶可解油腻。

既说起兴化的美食,那自然是不止它的早茶。

兴化地处江淮之间,水域充足,气候宜人,自古以来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这里所诞生的水产品也可谓是顶好的鲜美味绝。

在兴化的头两天晚上及临走前的那个中午,我们都吃在同一家店里,那家饭店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仅需穿过一条马路走个百来步。那是在当地算是颇有名气的一家特色菜馆子,店内很大,上下共两楼,座位很多,可无论是何时去,里里外外自上而下都是无一空席,人多得紧。有像我们一般从外地而来的旅人,也有这的当地人。

图片发自App


兴化的水域丰富,水质也是极好,从这片河湖中养殖打捞出来的水产也是十足上乘的。生嫩鲜滑的醉虾,一个顶过乒乓球之大的鱼圆,肉质鲜美的螺蛳,还有鳝鱼、小杂鱼等等诸多美味,这样一顿下来,吃的倒是满怀尽兴与补充了满满的蛋白质营养。

此趟兴化之行,唯一一件憾事便是赶早了季节,没有尝到当地有名的醉蟹。如今的月份还并未到最适合腌醉蟹的时候,虽是不巧,但也不算并无收获,因为此时正是秋来蟹肥,品蟹的大好时节。

兴化更有“中国河蟹之乡”之称,来到兴化,更是要好好吃上一顿它的蟹,才不枉负此行。在兴化当地的水产市场买好螃蟹,再拿到饭店里请人加工好,端上桌,趁还烫手时解开绳剥开壳,满目蟹黄、膏肥肉美,这便一样可以吃上热气腾腾新鲜出锅的美味大闸蟹。

图片发自App


现如今,于各座城市都在追逐经济发展和快节奏生活模式的当下,兴化倒更像是隐于这片苏北土地上的一座老城,闲逸散漫却又不失历史文化沉淀的厚重。穿过两面皆是古建筑的小巷,走过石砖砌成的窄路,仿佛老屋的每一砖一瓦,一窗一木,做着营生的小铺与生活在这里的老一辈人,似乎都在诉说着风过千年岁月留下的印迹。

图片发自App


兴化同样更是名人英杰辈出的地方,在这里,也保留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故居与纪念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忧国忧民一代大儒范仲淹,兴化名士一大代表郑板桥先生......观览于这些名人故居、纪念馆与博物馆内,更加深入了解这座老城的历史溯源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

在四牌楼旁不远处的小广场上,有一位捏糖人的老人,这种保留着最原始的纯手工艺活儿在如今的城市中倒实在很是罕见。老师傅细心且幽默,按生肖为我们捏了一只在竹签上“盘旋而上”的龙而一只正在奔腾的马儿,合起来便是“龙马精神”,寓意甚好。

图片发自App


兴化之行的第二天,便是出发去了著名的千垛花田和水上森林公园。为何叫“千垛”,也只有亲眼望见亲身体验过才领悟,缘是因这一片花田原先是一片湖,后是由人将湖底的泥沼挖上来堆建成垛田,并在上面种植花卉,才因此得名。坐上当地阿姨自家手造的小石船,划着桨,在花田湖间荡荡悠悠,所谓“摇船戏花田”,正值赏秋菊美景之时,实在有趣乐哉。

图片发自App


在水上森林公园,再次坐上木船缓缓穿梭于水杉密布的小河中,看杉树在光影映照之下的千姿百态,湖面树根凸起的盘根错节,嬉笑玩耍之间,寻密林水深处,赏自然风光。

漫步于晚间的兴化城中,看霓虹灯下属于城市的喧嚣繁闹,拿着话筒的小哥在人群中深情地唱着《往后余生》,街边卖小吃烧烤的餐车正冒着烟气开始了一天中夜市的忙碌,一弯月牙儿已悄然爬上夜空,直悬在屋顶塔尖的正中央处,散发着温和的浅光......兴化的夜晚,比白日里的它,更似有着满是祥和自在的人间烟火气。

兴化,这样一座生活悠然畅意的小城,或许正因为它的内敛、恬淡,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前来探索领略它的独到韵味。三日时光,转瞬即逝,可要说起来却也是全然过瘾的,或许只因我似是也算见过这座城市的多番模样与风土人情。

就此,只匆匆别过。

小城故事,望来日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尘旅记》——做一回小城中的“闲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