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拾的不是破烂,是安心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我有一次出去玩,在路上看见一名老人正在低头捡垃圾。老人年纪挺大的,满头白发,脸上满是褶皱,看起来应该七八十岁,拿着个蛇皮口袋,里面装满了空矿泉水瓶,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她慢悠悠地走过来,问我可不可以把手里的奶茶杯给她。我赶紧把奶茶喝完,递了过去。她拿了奶茶杯,装进了蛇皮口袋,开心地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很难想象,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居然还有七老八十的人在拾荒。她的子女呢?为什么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竟然还要如此辛苦。似乎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看到拾荒的老人。小时候放学时,我在路上总是看到骑着满载废旧用品的三轮车的老人经过。甚至在大学军训的时候,我们放在操场围栏旁的矿泉水瓶总被进学校晨练的老人捡走。我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们放下尊严,弯下腰去捡垃圾。

  我邻居家有一个老婆婆就喜欢拾荒。在我的认知中,拾荒的老人都是那种生活穷困潦倒、子女不孝顺的老人。然而,邻居家的老婆婆儿孙满堂,住在儿子给买的小区房中,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似乎不太符合我印象中拾荒老人的形象。她总是每天一大早就出去晨练,傍晚带着自己捡回的废旧回家。家门口总是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废旧纸箱。一个瓶子、一个纸箱不过几毛钱,就算一天能捡个上百个,也不过几十块,一个月就近千块。我想了想,这些老人大都经历过经济困难的时期,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在那个年代可能不这样做就活不下来,因此习惯上勤俭节约,喜欢居安思危。再者,中国家长一辈子为子女默默奉献,不给子女添麻烦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这些老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出去找工作没有企业会要。又没有什么知识技能,干不了脑力劳动,只有捡破烂这个选项。外加在家闲着没事干,可以用拾荒打发时间、贴补家用,两全其美。拾荒也可以视为他们获取安全感、价值感的一种手段,让他们觉得自己至少还能通过劳动获取收入,不是累赘。

  随着我们国家步入老龄化时代,以后拾荒的老人会不会越来越多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拾荒老人拾的不是破烂,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