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妆:
白妆:白粉敷面,两颊不施胭脂(宫女)
红妆:以胭脂,红粉涂染面部(秦汉已有)
紫妆:以米粉、胡粉掺葵子汁调和而成,呈浅紫色的粉拂面(魏文帝)
墨妆:黑末抹额(始于北周),与黄眉相搭配
额黄妆:额间染黄
啼妆:以油膏薄拭目下,如啼泣之状
半面妆:徐妃半面妆,只妆饰半边脸,左右两颊颜色不一,
男子化妆:敷粉,施朱
魏晋南北朝时期眉妆
蛾眉:仿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
长眉:在汉代的基础上,呈浓阔之势,阔耳,连心眉
八字眉:眉头抬高,而眉梢部分压低,形似八字
出茧眉:眉型短阔,如春蚕出茧,染成发红的桃夭之色
黄眉:佛教的传播,黄眉墨妆
翠眉,黛眉依然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唇妆:沿袭汉制,娇小红润,红色丹脂点唇,称朱唇。 还有一种,乌膏染唇,状似悲泣,嘿唇,初为宫女所饰,后传入民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饰
额黄(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宫黄):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或用黄色硬纸或金箔剪制成花样,以胶水粘贴于额上
斜红:是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
花钿:专指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也称额花,眉间俏,花子,秦始皇时已有)
面靥:点靥,贴满整个面颊,给人破碎之感,又称“碎妆”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发式
高髻:佛教的流传,人们模仿佛陀的发型
高髻样式:灵蛇髻:将发掠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后盘成各种环形
飞天髻:发掠至头顶,分成数股,每股弯成圆环,直耸于上
螺髻:形似螺壳,头发于头顶,向一个方向萦绕,成螺形
惊鹤髻:发髻作两扇羽翼形,似鹤鸟受惊,展翅欲飞
撷子髻:编发为环,以色带束之
十字髻:先在头顶前部挽出一个实心髻,再将头发分成两股,各绕一环在头顶两侧,呈十字形,脸的两侧还留有长长的鬓发
假发,假髻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鬓发样式:
长鬓:下垂过耳,长至颈部,甚至披搭于两肩,更有甚者,将发梢修剪成一长一短,左右各一
阔鬓:宽大的鬓式,分为鸦鬓和缓鬓
鸦鬓(将鬓发整理成薄片状,两头高翘弯曲,形似鸦翅,发髻部分窄而高耸,宛如鸦首,整个造型酷似展翅欲飞的雏鸦)
缓鬓(可将两耳遮住,并与脑后的头发相连,王公贵妇配上假发,作成“倾髻”)
薄鬓:以膏沐掠鬓,将鬓发梳理成薄片之状,紧贴于面颊(因其轻如云雾,薄如蝉翼,又名“蝉鬓,云鬓,雾鬓”)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发式:披发,丫髻
五,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面妆:隋崇尚节俭,面妆记载不多
唐代“红妆”此时最为流行,因胭脂的涂抹方法不同,其所饰效果也略有不同
酒晕妆:红妆中最为浓艳者,亦称“晕红妆,醉妆”。先施白粉,后在两颊抹以浓重的胭脂,如酒晕然(青年妇女)
桃花妆:比酒晕妆稍浅一些,色浅而艳如桃花(青年妇女)
节晕妆:与桃花妆类似,以脂粉涂抹而成,色彩淡雅而适中
飞霞妆:比桃花妆更淡雅的红妆。先施浅朱,后以白粉盖之,有白里透红之感(少妇)。还有将铅粉与胭脂调和在一起,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称“檀粉”,后直接涂抹于面颊(中年以上妇女)
胡妆: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广收博取,与胡人接触甚广,出现异域风情的胡风妆面。胡妆中,时世妆,流传甚广。
时世妆:不施朱粉,乌唇,八字眉,褐粉涂面
隋唐五代时期另类面妆
啼妆:沿用东汉六朝时期的一种面妆(以油膏薄拭目下,如啼泣之状)
泪妆:以白粉抹颊或点染眼角,如啼泣状
血晕妆:以丹紫涂染与眼眶上下
北苑妆:缕金于面,略施浅朱,以北苑茶花饼粘贴于鬓上
隋唐五代时期眉妆
初唐时期:柳叶眉:多画成柳叶状,两头尖细,中间较宽
月眉:比柳眉略宽,比长眉略短,两段比较尖锐,黛色浓重,形状弯曲,如一轮新月,又名“却月眉”
阔眉:长,阔,浓
盛唐时期:蛾眉,远山眉,青黛眉(形细长,色淡)
中唐时期:八字眉(与乌唇,椎髻形成元和时世妆),啼眉
晚唐时期:桂叶眉:形如桂叶,略成倒八字形,浓,阔,短
隋唐五代时期眼妆:勾画上眼线,甚至延长到鬓发处
隋唐五代时期唇妆:娇小浓艳,樱桃小口,形状多样
隋唐五代时期面饰
额黄:始于汉代,流行于六朝,隋唐五代尤为盛行(蕊黄妆:以黄粉绘额,绘制形如花蕊一般的纹饰)
斜红:始于南北朝,至唐尤为盛行
唐代斜红一般绘制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
花钿:先秦已有,隋唐五代尤为盛行
唐代样式简单如小圆点,复杂以金箔片,云母片等各种材料剪制成花朵状,梅花形最多
面靥:隋唐五代,极为盛行,样式逐渐多样丰富
民族融合交往,佛教风习传入,文身兴起
隋代发式:崇尚节俭,发式简单,发式多为上平而较阔,如戴帽子,或作三饼平云重叠式,且额部,鬓发均剃齐
九真髻(花髻)
凌虚髻(交拧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
迎唐髻(迎唐八鬟髻,发髻上有八环)
翻荷髻(卷曲的发髻,如翻开的两瓣荷叶)
朝云近香髻(类似叠拧的形式,将头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
唐代发式
唐初期
惊鹄髻:前身是流行于南北朝的惊鹤髻。做法是将长发编盘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用绵或丝带缚住,耸竖于头顶
反绾髻:因做法不同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双高髻的形式,为了使头发不蓬松下垂而从头的两侧各引出一绺头发向脑后反绾,然后高耸于头顶。一种不属高髻,只是集发于后,绾成一髻,然后由下反绾至顶
螺髻:在唐代盛行于武则天时代。螺髻有
双螺髻、单螺髻之分。双螺髻(包括双鬟、双髻)即处女之标志,出嫁后则绾合为一
双环忘仙髻:其发式是正中分发,将头发分成左右两股,于底部各扎一结,然后将发弯曲成环状,发梢编入耳后发内、也是少女发式的一种
半翻髻:这是由隋代的翻荷髻演变而来,其形状像翻卷的荷叶。梳发时自下而上,掠至头顶,然后朝一侧翻转。其髻高耸而顶部向一边倾斜
初唐时期女子发式风格
1.发式简洁:在形式上比较简洁,基本上没有什么珠翠、发梳等装饰
2.高髻
3.层堆盘卷造型:在高髻的做法上,造型时均先以丝绦或绵把全部头发束缚于顶,聚紧缠绕,将发分作二层、三层,层层堆上,然后再进行盘卷,做成各种髻式
初唐时期男子的发式
男子发式大多为辫发,以形式不同可分为四种
1.单辫:形式是将发从头的正中心分成左、右两半,从前额梳于脑后,然后再编成一条辫子垂于脑后
2.单辫加发带:第二种形式与上述相同,只是在额前缚一条三角形发带
3.双辫:第三种形式是将发直接在额前梳成左、右两条辫子,绕头一周,然后盘结在左、右耳后
4.双辫盘结:第四种形式是将发分成左、右各半,然后从耳上开始梳成两条辫子,绕于额前,再回到两耳之上盘结
盛唐时期女子发式的特点
1.盛行假髻:义髻(即假髻)的加入,发式显得格外蓬松高耸
2.鬓发抱面:多数妇女的鬓发,披于耳际,而且鬓发都向脸部梳掠靠拢,俗谓“两鬓抱面"
3.宝髻、插梳:盛唐一改初唐时的简洁之风,而代之以珠翠满头、雍容富丽。
“宝髻”, 实际上就是在发髻上缀以花钿(特指一种插于发髻的首饰人金雀、玉蝉、钗簪、金玉花枝等珠宝饰物而故名。除了饰以珠翠,还以鲜花装饰发髻
唐代妇女在梳高髻的同时,还非常喜欢于发髻上插几把小小梳子,当成装饰。讲究者用金、银、犀、玉或牙等材料,露出半月形梳背
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发式
盛唐时期,各民族交流频繁,少数民族发式流传开来
乌蛮髻:南方少数民族的发髻,唐代的乌蛮髻通常与蝉鬓相配合,将头发掠至头顶挽成一或二髻,再向额前俯僵下垂
回鹘髻:回鹘族妇女的发髻,发髻集束于顶,被一顶桃形冠帽罩住,仅露出红色绢带的髻根
唐代中晚期女子发式:各个腐朽阶级穷奢极侈,妆饰风格更加富丽堂皇
抛家髻:两鬓抱面,将头发集束于头顶而成椎状的发型
堕马髻:在汉代曾盛极一时的堕马髻此时又重新流行,唐代的堕马馨则类似于倭堕髻,为集发于顶,挽髻后朝一侧下搭的样式
乱髻:两种发式1.(闹扫妆髻:髻式蓬松,呈杂乱状)2.(拔从:髻内以乱发为衬,梳成高髻,额发下垂及目)
唐中晚期男子发式:束发成髻,外有巾帽(幞头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