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君,压力君,我看见你了,咱们先握握手吧

20210301 周一

*朋友说,她家二宝小妞最近成了小闹精,脾气大的很,一言不合就闹情绪,不是把自己关屋里抹眼泪,就是大人说啥都是“不行,不要,我不听”,任性发脾气。

朋友说,这小妞的叛逆期来的有点早啊。

另一个朋友支招,你别光看见小妞闹人发脾气,光觉得人家叛逆你心急心烦,你还是旁敲侧击了解了解孩子是不是有啥情况吧,是心里有压力了么?

“啥,才多大点的人呢,都有压力了?小孩子哪知道那么多,能有啥情况,还不是闹闹情绪罢了。”朋友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

“你可别不信,不管多大点的人儿,小孩子也是,都有Ta目前当下能力水平做不了做不好,不想面对,承受不了,想害怕想逃避的事儿,进而会因此产生压力。”(这朋友是资深的幼儿老师,对儿童心理和教育这方面,颇为专业和有实践经验。)

小妞妈拉着朋友,开始请教了。“你说我怎么了解呀?我也问了,我说妞妞,你是因为什么发脾气的呀?是不是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是不是爸爸妈妈或是哥哥说的什么话让你伤心了?……可三岁的小孩,问她她也不说,说不清楚呀。”

“你别急啊。你跟小孩说大人话,或是期待小孩给你说大人话,也不对频道哦。调整到对方的频道,纬度上。

比如,你学着孩子发脾气闹情绪的语气、话语、样子,演给她看;然后问她,看见妈妈这样子,妞妞想怎么办?

再比如,和孩子做游戏,把你认为孩子怎么了的猜想,用游戏的方式,去和孩子核对,你是不是想这样,还是想那样?

……

方法多的很。一招不灵,换下一招嘛。

去了解对方去和对方核对的过程,本身就是帮对方释放情绪和化解压力的过程。有些时候,就通过了解,弄清楚怎么了,问题就解决了,情绪就过去了。

关键的问题不是没法了解,沟通不了,而是我们,别说对孩子了,就是大人之间,包括对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耐心,没有想去了解或核对,他这样/我这样,是因为他/我怎么了?只是武断的“我觉得,我认为”他/我怎么怎么了。”

*朋友这番话,让我很有触动。

一是提醒我,不是由我来认定别人该不该有情绪,会不会有压力,能不能这样,该不该那样的……而是去接受,Ta当然可以有情绪,有压力,可以这样的呀;去了解去核对,Ta怎么了?因为什么而产生了情绪,压力,因为什么而这样的?

二是提醒我,人人都有自己的力所不能及,不是我觉得我认为“你可以这样,你应该能怎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期许,比如你可以做到的,你应该去做的…可能不仅没有成为推动力,反而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增加压力。)

*在微信里看文章时,摘抄下来这么段话:

我们也许可以试着承认自己目前就这水平,不去苛责自己没有做力所不能及之事,也许压力会少一点点。

能力水平问题,咱在生活中继续边做边学边提升,卸掉自责或内疚的包袱后,也许能相对容易点。

(对他人也是如此)。

*我越来越有个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过自己时,有意无意的,也不放过别人。

就像文章里写的:

我们不堪重负的疲惫和憋屈总要有个地方安放。

要么发泄到比自己更弱的孩子身上;

要么憋在自己心里直到憋出各种心身问题;

要么发泄到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身上;

通过各种途径处理转化,比如,发脾气,哭闹折腾,打游戏,吃、喝、玩、乐,或是聊天,运动,书写绘画等等等;

总之,琐碎的生活中不断累积产生的巨大的情绪能量,总需要找到某处,某种形式来安放和转化。

这些安放转化的形式可能合适,也可能不合适。

当然,我们都希望能用合适的方式转化。别让情绪压力积压过多过久,能及时觉察,及时处理最好。(这个能力水平,也是得不断的边做边学边提升的哦。别让应该怎样,成为压力源,接受目前自己能做的。)

*想起有次我和朋友开玩笑时,说了一句话:情绪君,压力君,我看见你了,咱们先握握手吧。

说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深的感觉。此刻想起,觉得这句话,太棒了,我太需要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自己的,他人的)情绪压力的时候,真的只是需要和自己说说这句话:我看见你了,咱们先握个手吧。(而不是急着去评判有情绪有压力好不好,该不该;去急着解决,消灭,扭转…它。)然后,再有点耐心的去了解它吧。

情绪君,压力君,我看见你了,咱们先握握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君,压力君,我看见你了,咱们先握握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