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解决问题的方法

吴军老师好:

        听了老师今天关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的课,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使我想清楚一个问题。

        科学探索和设备维护人员排查故障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利用类似之言片语的信息,解决完整的系统性问题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人类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过程分为认识、了解、掌握和改变四步。老三论也告诉我们,在面对任何未知的不确定性时,黑箱理论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其实在我们设备维护界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可以解释老师所讲的,富兰克林的实验派与孟德尔、摩尔根的理论派之间的区别。

        在故障排查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两种方法是就是排除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信息的角度上讲,排除法如同实验派一样,是在不停的试错,并将每次实验的错误结果排除在可能范围之外的过程(这一方法奏效的前提是“一定要将可能的结果保留在可能性空间之内”,而不是相反);而逻辑分析法如同理论派一样,是一种从过去已知或先验的理论出发,经过计算和推理,按图索骥找到问题的节点(这一方法奏效的前提是知识涉猎的广博和逻辑的严谨)。

        两种方法,一个自下而上,由现象探求本质;而另一个自上而下,用本质解释现象。在问题解决后,在后人看来殊途同归,但在研究过程的本质上却大相径庭。其实实验派和理论派无所谓优劣,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上,他们的贡献就如同DNA的双螺旋一样谁也离不开谁。而当某个人在认知上发展到两者兼得的水平时,那么他通常就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了。

        在这里请允许我买个关子。从我十几年排故经历体会,排故工作相比于科学探索,从信息的角度上讲有两个效率上的优势。一个是周期短优势,一个是先验、理论优势。

        先说周期优势。大家都知道再简单的科学创新,其周期也是以年为计量单位的,而我们排故者每天要面对几个甚至几十个疑难问题,虽然在难度上不是一个量级,但在认知上走过的心路历程却是相似的。所以十分建议那些还在大学,即将迈入科技领域的得到学友们,没事捣鼓捣鼓自己各种坏了的设备,在维修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再说理论、先验优势。首先作为维修对象的设备,不论对于用户和排故者如何高端,将视角放到整个人类社会中,它的理论都是完备的,因此我们不用怀疑它理论上的的真实性,和逻辑上的自洽性;其次任何的产品,只要是人造的,不管在技术上有多少壁垒,在解释权上都会有一个权威(虽然有时在新产品推出时也会碰到一些他们也解释不了的问题,但毋庸置疑他们的信息是最丰富的)。

        有了两个方面的优势我很自信,但不会膨胀,因为我们有自知之明,毕竟作排故工作其实就是售后服务,其利润是有限的。但我们也不会妄自菲薄,我们有我们的研究。

        下面我在排除法和逻辑分析法之后,再提出两个与排故和信息相关的方法论,一个是综合检测法,一个是发散思维法。

        综合检测法,顾名思义就是上设备,用吴军老师的说法,就是增加信息的输入,在这里有很多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如果把我们排故时面对的系统想象成一个黑箱的话,那么检测就相当于对黑箱开口,口开在哪里更有效,我们要把握住几条原则,一是找公共路径;二是找信息交汇的节点;三是依据原理综合分析。三条原则不可偏废。

        发散思维法,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名词,之前也在我们自身领域的刊物上提到过,其实就是几种思维方式,一是逆向思维,就是归谬法;二是增维思维,就是想想自己未曾涉猎的领域;三是专精思维,想一想能不能在某一个领域更进一步;四是发散思维,就是与其苦思不得其解,倒不如有病乱投医,也许在试错中会找到新的灵感。

        今天说的有点多,难得向老师敞开心扉。好的,就到这里吧!

        再一次感谢老师的教诲,因为您使我有了更为系统的逻辑。

        祝安康!

        启航

      2019年3月4日晨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一谈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