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百态 | 《blue》

书籍封面


因为我不常看日本的作品,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头雾水,反复横跳的时空,反复转换的视角让我晕头转向,但没有杂乱之感,就是最近很流行的那句话来形容:虽然我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接着看下去,悬疑与真相一同沉浮,我逐渐被blue,被里面一个个不能说是好人但是有自己的坚持、努力生活的人所吸引。

这里的角色,都非常的立体,几乎没有扁平的绝对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与缺点,也有自己的善良和坚持。即使是里面最像反派的两位母亲,blue的母亲和小翼的母亲,也曾有过自己柔软和温柔。在这些角色,像是一张张脸谱,照射着现实生活中无数和他们相似的人。他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类别。

作者没有选择固定视角而是从不同人的视角来切换,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性格的人都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们痛苦挣扎、他们绝望堕落、他们隐忍、他们善良又软弱、他们心里偶尔闪过的罪恶想法,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人性。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悬疑小说,但后来,我逐渐感觉,它是关于家庭关于爱的。用两个案件,串起来数十个不同类型的家庭:美满如小优家、平淡如小司家、父权体制的绫乃家、重男轻女的修家、被家暴虐待的blue与小翼家……还有一个家庭,一个由毫无血缘关系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孩组成的家。讽刺的是,那些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大多都没有这个三人之家美满幸福。追查了blue半生的藤崎,在看到blue在这个后来组建的三口之家里露出幸福的笑,也释然了。

(维系家的,不是血缘,而是真诚与爱。)

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人都是什么样子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给孩子留下的阴影,以及,孩子是真的爱自己的父母,即使自己被那样虐待,却还是不希望父母出事,不愿向外人透露自己被虐待的事……

说说这个故事的背景,blue出生在平成的第一天,死在了平成的最后一天,所以这本书的整个时间线是从平成一年到平成31年,也就是1989年到2019年。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尽力了泡沫经济的繁荣、经济崩溃、新产业出现、社会转型、政治斗争、洪灾地震……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刻意去描写那个年代背后的事,却从一个个小人物不经意的语言、下意识的行为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勾勒出了平成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不大了解日本现代史的人对平成这30年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我曾嘲笑泡沫经济时期高喊“卖掉东京,买下日本”的日本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也同情泡沫经济崩溃无数承担养家重任却突然失业的中年人与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希望迷茫无助的毕业大学生;也惊叹那些看清了风向迅速转型而获得成功的创业者;也感慨于平成后期逐渐恢复欣欣向荣。

《blue》可能称不上著作,但绝对是一本优秀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小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百态 |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