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之爽
*找出自己学得好的单元、模块;没有的话,找出最感兴趣的
*做学习计划,把这个模块学到滚瓜烂熟
*然后下一模块、再下一模块......
你学得越好,越有动力学;良性循环就此产生。
2.费曼爽法
费曼学习法:把一个概念,简明扼要地解释给别人听。学习—简化、解释,并记录下来—回看、发现解释不顺的地方—继续学习。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保持学习环境整洁
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越混杂,大脑需要花在“筛选”上的精力越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都用在筛选上,就没有精力专注学习啦!因此学不进去、很烦躁、很不爽。
而反过来,把环境清理干净,为大脑省下需要“筛选”的精力,深度学习时才能沉得下去。
4.回想和总结式阅读
读书时动手画线,会有一种知识直接印在脑里的错觉。就像不做会的题,翻看答案之后觉得自己会了,其实什么也不会,这是一种知识错觉。
正确阅读方法
*阅读前
浏览目录和小标题,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时
带着问题去读
*阅读后
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
一遍一遍阅读和画线式阅读的效果微乎其微。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刺激大脑活跃,形成记忆回路。
5.复制成功的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回顾,你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进入学习状态的原因,然后,你只需要不断地对这个原因加以复制就可以了。
6.每次记东西的时候,要做到读一下,闭上眼睛至少回忆两到三次。
7.把所有的错题,不看答案,自己做出来,如果可以很快写出,才是真的掌握了。注意,必须得“很快”!因为中高考有时间限制,必须熟练。
看懂和听懂和自己做会是两种水平。如果不独立做一遍,就不知道这类题型到底掌握没有。这种不确定性越多,给自己挖的“坑”就越多。考试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也许就掉进坑里了,不一定可以做对。
8.学习书本知识和笔记资料时,回忆是比反复阅读更有效的方法。
正确方式:读-回想-读-回想。
9.自测、做习题约等于回想。因此,自测时犯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改错可以加深理解。
10.如果我们像看小说一样看课本,随便翻翻,在书上划几条线,像看小说一样看以前做的作业和作业的答案,那么这将对我们的考试毫无帮助。有效的复习应该是:去解决问题,把题目关键点写出来,但不要把所有细节都写出来,在不看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做以前的错题。
11.只有当你经历一些不安时,你才真正在改变。
12.如何变得博学多闻、笔力强健、思维严谨?
好好做摘要。凡是拿到一篇文章,就自己做摘要,逐步练习。不是说要想出一套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是解释其他人说过什么,对自己的启发是什么。摘要是从文本中学到东西的必经之路。先不要把精力用在你要不要作出自己的主张上,了解其他人的思维,其实是打开自己思维的最佳策略。先不要太快去当一个原创思想家,而是在阅读他人的思维中理出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的意义,或许,你还可以比前人做得更好一点。
13.“自我实现预言”:无论你认为你行或不行,你都是对的。认为自己做不成什么,就真的做不成什么。
14.间隔式重复回顾,也就是时不时地考一下自己的知识,对我们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效果最明显,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使用这个方法的人这么少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提取记忆这件事情当做只是回顾一下自己学习的效果,测试一下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没有想到其实练习回顾知识点这件事情本身就会促进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当回顾一个知识点发现自己记住了,就以为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下次就不会再去重复学习这个知识点,时间一久这个知识点就又会被渐渐忘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回忆一次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只能让你记住20%左右的知识点。只有在整个的学习进程中时不时的去回顾一下以往学习到的知识点,才会让这个知识更加持久牢固地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15.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16.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认知心理学推荐生成与测试两种办法:
生成效应是指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经验的童鞋都知道,很多灵感都是在给别人讲题中产生,甚至是请教别人时恍然大悟,另外做讲座之类的对掌握知识非常有用!
测试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小声说出来,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心里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然后测试结束。
17.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18.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是与工作的其它目标是相关联的;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19.5R笔记法,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它的步骤包括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和复习五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20.曾国藩读书一句一句的读,上一句不理解就不读下一句。必须要弄懂书里面的内容。
21.在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中一书中,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条件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22.记笔记的关键在于记“少”不记“多”。你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理解、简化、加工。在一连串知识点中,你只需要记住两点:关键词和逻辑关系。找出关键词,越少越好,越精简越好。然后用箭头、用图表,用你习惯的方式,将他们联系起来。不要求记得有多漂亮、多工整,笔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你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
23.学习需要形成长时记忆,它储存着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是我们活动的必要基础。而长时记忆的形成,是通过精细复述实现的。精细复述是指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加工。
24.
1.每天用三个小时自学新的知识。
2、用两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
3、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前三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
4、剩下的时间她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
这是海伦.凯勒还给自己的学习制订了四个步骤。
25.芭布·奥克利说,“我能学会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我自以为能学会的。”
26.如果你把学习稍微推迟一会,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再花上“几分钟”的时间,这似乎不会有什么伤害。但是,如果你习惯于拖延,就会使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当你真的定下心来学习时,你的时间已经变得很少了。你会感到压力,你会错过最后期限,你无法好好的学习知识,你的学习可能会严重掉队。所有这些都会让你变成低效率的学生。
27.主动回忆的意思是将一个概念重新带回意识中。主动地去回忆你正在学习的概念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理解它们的好方法 。
28.开始阅读,不要心急。如果有一段文字让你看不懂,或者说你的注意力分散了,就重读一遍。(注意力分散很正常,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聪明。)在书页四周空白处或是另一张纸上写下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一两个词下面画线,但不要画太多。
接下来是关键部分。把视线转向别处,看看你能回忆起什么。这一页有什么重要概念?在脑海里将它们重新播放一遍,或者大声对自己说一说。不要简单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读这一页,也不要画出或突出太多的内容。
29.当你推迟一件事情时,你的大脑会感到痛苦。只要开始做了,痛苦就会停止。
30.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用神经科学的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原本两个并不关联的的神经元受到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31.《心流》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写道,“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32.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
33.思考会耗费巨大的精力。只占体重的2%大脑需要人体25%的氧气供给。如果思维得不到足够的恢复,会判断失误、创造力减弱、或无法合理评估风险。思维恢复的关键是让正常工作的大脑间歇地休息。
34.凡是遇到卡壳、学不下去的情况,只有一个原因,你此前学过的东西不熟练,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
35.无论任何知识任何技能,如果你不喜欢、没有品尝到其中的乐趣,只是因为你不熟练,没有其它原因。
36.利用吸引力法则
a)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b)你会成为你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种人,你也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c)你在心中见到的,将会成为你手中得到的
37.一种信息被输入大脑之后,如果不被反复使用的话,就容易被忘记。
38.天天嗑瓜子,对嗑瓜子就产生了兴趣,后来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 停不下来。
3.在吃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吃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光为止。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一点至关重要。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一盘瓜子一个一个嗑起来,过一会就有一堆瓜子皮——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
有的人学习之所以学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及时的反馈,导致信心不足。解决办法就是细分目标、得到即刻的反馈、复制成功经验。
39.林语堂说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物体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须知小儿学语神速之秘诀,也不过仿效与重叠练习而已。
40.再复杂的句子,认真的抄写25遍,边抄边默考自己25遍,怎么能记不住呢?一道再复杂再刁钻困难的题目,反复做25遍,怎能不通透呢?如果25遍还不行,那就26遍嘛……。
41.苏轼背下了80万字的《汉书》。郑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马斯克努力到醒着的每一分钟都用于工作。科比每天与凌晨四点的寥落星辰作伴。
42.这世界上有太多天赋出众却懒散的人,感谢他们吧,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没什么天赋的人以机会,因为我们会努力。
43.基本句型和词汇烂熟于心时,自然可以和使用母语一样,使用第二种语言。
44.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形成记忆痕迹的过程。
45.我们赋予物体动态的意义是加深记忆力,将物品动起来,才是过目不忘的关键。
46.所有的马虎都是能力不足,只有努力克服,能力才能够得到大的提升,否则要吃大亏。错题就是自己能力不足,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想办法找到错误原因并且改正。
47.造成偏科的根本方法不是你不会,而是你不想学。
48.刷题不总结等于浪费时间。
49.任何东西记的不牢靠就是因为重复的次数不够多,重复的次数达到了,自然就记住了。
50.所有“我做不到”的说辞,其实只是“不想做”罢了。我们只是利用情绪,并不是被情绪推动、受它支配。
51.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刻意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52.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顾称为遗忘。
53.只要有心改变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变,哪怕明天要死,现在改变也还是可以的。
54.拉布吕耶尔说:“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总是首先抱怨没有时间,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睡和聊天上,去考虑应该做什么,而什么都不做。”
55.测试对于长期记忆有明显的好处。
56.没有复习的学习等于没有学习。
57.你害怕发生什么,就是之前害怕的应对模式的迁移。
58.十次走马观花的回顾也抵不过一次一丝不苟的总结。
59.看到一个知识点有印象才算复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