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节制

我们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时必须有所节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的同伴,对所有这些事物很感兴趣,就像我们自己一样。人类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很多人缺乏这种节制。- -亚当.斯密

以下情形是不是经常会遇到?

1、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不一定别人就认为好,如果一直喋喋不休的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那么可能别人听多了,就觉得你这个人很讨厌;

2、日常中经常出现自己表达的意思和指令,总是认为别人应该领会,因为没有同步便抓狂,从而失去耐心;

以上两个常见的问题,都是出于我们没有节制,没有节制的意识。什么是节制?节制是富兰克林提倡众多美德中的第一条,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不仅仅饮食要节制,欲望也要节制,不贪婪,不应有太多野心,学会在知足的情绪中专心做好自己当下的事。

原先我以为只有对食物的需求,自身欲望要节制,现在知道对于讨论自己也要节制,是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满足?

对别人讲话时要有所节制,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顾别人感受的倾诉是一种自以为是,也是一种强加于人,别人不耐烦你,责任在自己,别人没有理由和责任与你共振。自己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就算是喜欢同一件事喜欢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贪婪是人类特有的本性,为什么造物主只把贪婪给予了人而没有赋予地球上全部生命?是因为相信人还是只偏爱人?还是考验人呢?

我们都知道动物吃饱了就不吃了,它们没有仓库和冰箱,饿了就再找食物,几乎大多数动物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饥饿是动物的常态。但人类不仅可以吃饱了继续吃,还可以变着花样吃,以致吃出很多病来,同时人类可以将食物用各种方式储存起来,存放几十年,甚至可以吃好几代人。现在更多地是用财富的形式传承下去,再多都不用担心,再贪婪也都能实现。

幼狮在母狮的照料长大后,必须离开狮群,开辟自己的领地,而不会继续享用父母的领地,但我们人类总是要不断积累财富,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留给后代,而且越多越好,而像林则徐的那句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自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纵观全世界的文明几千年,做到的有几人?也不知林则徐老爷子最后留没留钱财给后人?人类似乎远远没有经得起造物主的考验。

有人说男人最好的年龄时中老年,也有人反对,其争论的焦点就是欲望。说好的人,老男人比较客观和理智,体内没有太多的荷尔蒙,没有太多的欲望,性情温和而安静,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也渐渐拥有了理解这个世界的智慧,不像年轻的时候,一切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欲望出发,自私而偏激。相反的观点是觉得欲望的缺失就失去了意义,就是失去了本能,就没有存在的快乐了。

我是反对后一种说法的,那是活生生的动物论的,仅仅把人看成是一种动物,动物是被基因控制的,传宗接代是动物存在的唯一理由,所以不能生育就不要再浪费资源了,雌性哺乳动物在绝经后就会死亡,雄性哺乳动物在老年也被赶出群落,孤独终老。

现在很时髦的一句话是终身学习,也就是以前的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目前身处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个人也都被知识的爆炸所焦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在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平台的知识服务,生怕哪方面不懂、不知道而被耻笑或被淘汰,知识焦虑让自己在各个平台订了一大箩筐课程,梦想着自己都能轻松拿下,殊不知每天更本没有时间学完,即使勉强学了也是支离破碎,蜻蜓点水,一晃而过,要不然就是堆积了一大堆的课程,要不就是把所有的时间围绕着这些课程转,把日常生活中应该有的活动全部挤占。这是不是一种恐惧而引起的贪婪?不问青红皂白,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学习,只是不断地用购买课程来转移自己的焦虑。

在终身学习上,我们同样缺乏节制。还有体检,还有健身,还有.......

节制可能是我们现代社会最容易忘记的,可能要用一生来修炼的功课,节制语言,节制饮食,节制行为,节制欲望,节制奢华,节制求知和好奇,甚至节制完美和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说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