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以体验入,与智慧合

今天的关键词是:自由 逍遥

提到隋炀帝杨广,你会想到什么?他是个暴君?一个炀字已经将他彻底暴露?《周书·谥法》中说:“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你也难以发现对其正面的评价。几乎所有的“正史”对杨广都是不吝其辞地批驳,甚至列数其罪状。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一定100%是真的吗?即使如此,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把他置于自己的胯下去审视他吗。

不消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不必说成王败寇。关于历史,我们只需要明白并且也不得不接受的一条真理就是:它永远不可能达到一种状态——完全的真实。

今天我的目的并不是给隋炀帝翻案,扫除你头脑中对他的刻板印象。而是想要分享我从庄子的《逍遥游》中得到的体会。自从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接触这样一篇文章之后,这样一篇文章和庄周一同,一直以来都是我脑中挥之不去的魅影。许多人说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蕴含万般深意,不同的人从这同一首诗中可以解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同的深意,尽管有些意思可能作者本人当初在作诗之时也没有想到。

《逍遥游》又何尝不是呢?这样的一篇文章,我自忖越品越有味道。

记得在《语言魔力》课程的开篇,老师曾让我们记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智慧来自于多维度的穿梭,能力来自于更多的选择。在我的理解之中,更多的选择就是更大的自由度。

当我们谈到“自由”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和“自在”连在一起。就像庄子在“汝安知鱼之乐”的故事中一样,我们很多时候去欣赏池塘里的鱼儿,会认为他们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自由与自在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概念。就好像每个人在出生之前,被孕育在母亲的子宫里,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在的,没有痛苦、没有欲望、没有纠结,同时也没有任何的选择。在那样的一片混沌之中,我们拥有了生命,但我们没有真正地活过来,我们其实是不自由的。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看曾经的奴隶制社会,你会自然而然地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去看待那些被人奴役的奴隶。因为他们虽然生而为人,但他们是没有选择自己出身的权力的,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鲜有机会做出选择,即使有,他们选择的空间也会无比的狭小。

而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由的,至少比以往的人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但同时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选择困难症”的困境中。其实,拥有更多的选择的自由和机会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在你做出选择的时刻更需要你的能力,也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一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

其实,痛苦和无聊很多时候都来自于选择。当一个奴隶适应了他的人生、他的生活的时候,当他知道他是没有选择的自由的时候,他其实是并不痛苦的。就好像一个囚犯,当他被永久地囚禁起来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也没有痛苦。但是,如果他被宣布释放,结果却被告知这是一个虚假的消息,大多数囚犯的信念会马上崩塌。

无聊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一个古代的奴隶,在他的一生中恐怕都是没有时间去无聊的。

当我们身处子宫之中的时候,我们既不会痛苦也不会无聊,我们虽然是自在的,但我们是不自由的。

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爱学习的人很少呢?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法:人类有好奇的天性,所以人类应该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认知的欲望,所以人类应该爱学习。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能够自发驱动人类的只是通过认知来达到简化世界的目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认知的目的是降低下一次或者未来认知的成本。思考不是人类的天性,逃避思考,寻找一种可以重复操作的惯性,不断简化我们的行为,才是人类的天性。

一方面,我们是在与自己的基因作斗争:另一方面,我们是在与自己数十万年前的天性作斗争。人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却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所以,我们的生物本能告诉我们,要节约能量,所以我们的本性让我们尽量少地去思考。为什么你会觉得减肥很困难?因为本能告诉我们,高热量的食物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特别喜爱高脂肪含量、高糖的食物,而当我们有多余的能量用不完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发地将它们转化为高效的储能物质——脂肪,并堆积在不太会影响到我们的行动的地方——腹部和大腿。

从那样一个根本没有脑神经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年代,人类已经开始思考“自由意志”这样一个话题了。然而,站在如今的视角去看待这样一个话题,仍然带着些许悲观的。至少,我们深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因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我们长得高还是矮?是否容易发胖?我们的酒精代谢能力怎么样?我们出生的年代也是无法被自由选择的,我们出生的家庭环境也是无法被自由选择的。

当我们竭尽全力去追寻自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有迹可循的所有人,包括如今生活在这个暗淡蓝点上的所有人,都难以寻找绝对的自由。我们竭尽全力,想要去追寻所谓的自由和逍遥,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罢了。

以这样一种视野和情怀,去看待历史上的每一个人。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世事无常,其实正常。当我们去定义一个人的时候,你究竟是在说什么?是他的基因?是他的躯体?是他的大脑?是他的大脑皮层?是他的神经网络?你就会看淡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在对每一个做出评价的时候,保持一分尊重。

我知道,所有那些伟大的哲人,他们的成功,既有自身优秀的基因,也得益于良好的际遇,更是世间的一切和合组合的结果。我看到了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伟大,也看到了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渺小。我看到了他们每个人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他们每个人不为人知的污点。

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曾有过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体验。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这是可以被理解的。

就好像:单原子分子的自由度是3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是5

刚性三原子分子的自由度是6

好像他们一个比一个自由,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不自由的。就好像,当我们站到了更高的台阶以上,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当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权力,从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自由度提高了,我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身处每一个自由度的人都有自己的不自由度。我们每个人永远都无法拥有无穷大的自由度。这一切的背后,是由我们的本质所决定的:作为碳基生物,身处于这样一个在我们的认知中是4维的宇宙之中,我们的本性意味着我们是不自由的。

真正的逍遥和自由,注定只能成为一种深植于人的意识之中的美妙畅想。

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上,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庄子是一个跨时代的大师。你就会理解,为什么,面对隋炀帝这样的人,我们也没有资格、没有权力更不应该站在上帝的视角把抨击他作为一种政治正确了。

只有你站在了这样的一个视角上,你才会真正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没有敬畏就没有开始,没有悲悯就没有入门。

金天顺 2018.10.16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