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简史第二课学习记录

主讲老师:啄木鸟的卓

文学起源

文学是依附人类而生的,先有人后有文学。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社会发现最开始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大约公元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三类古人

1.元谋人

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会使用工具和伙。

目前最早确认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遗迹发掘出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也称为“北京直立人”。他们学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

样貌基本和现代人相同。

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顶,因此称为“山顶洞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衣服,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这些远古人类劳作、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了氏族部落。

比如: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神农氏“斵(zhuo)木为耜(si),楺木为耒(lei)”

部落分布

除了形成部落这种社会组织外,也形最初的远古文化。

1.母系氏族—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

彩陶文化

2.父系社会—龙山文化

黑陶文化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我们熟知一些传说人物。

三皇五帝


文字属于文化,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呢?

文学起源说:劳动说

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呼声”,比如劳动号子。

2.呼声添上了“意义”,成为诗歌。

如传说夏禹时涂山氏女所唱的“候人兮猗”。

《诗经》:“于嗟麟兮” “漪嗟昌兮”

可见,当初无意义的劳动呼声,一旦被有意义的词语所代替,或者与有意义的词语相结合,就是诗歌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文学虽然产生和形成,但拘囿于当时的生产条件,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并且和原始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有了文字,才逐渐有人把它记录下来。

文字产生于何时,并没有太多历史考证。夏朝时没有文字(因为还没有证据),但到了商朝甲骨文已经很成熟。

歌谣是文学源头,远古歌谣流传下来的很少,但也有一些文学作品。

如: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

二言句式,一韵到底。

再如: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表达人对自然界发出的“咒语”,或者说渴望。

歌谣里也有一些是“伪作”,是后人所写。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总结:

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征是: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攻击性和无阶级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学简史第二课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