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1421小时,第1370日

阅读《银线》第4章 货币论争与政策 第5章 中国传统思想的启示及与西方比较

在银贵钱贱危机时期,腐败进一步恶化。从嘉庆时期到 1854 年,支付幕友的费用上涨 5—10 倍,可见腐败的快速增长。幕友几乎与官员一样多,约 2.7 万人。

这些问题预示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即将发生,此运动在三年之内几乎颠覆了清王朝。但是白银回流中国,提供了新的也是更多的商业税收,在曾国藩成功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其他的帮助下,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

19 世纪初的中国并没有像在 1930 年代一样,有凯恩斯或哈耶克可以为经济论争提供指引。尽管 19 世纪前期货币危机的部分原因在于 18 世纪中国明显增加拉美白银的使用,但是 19 世纪的早期标示出这是中国最后一次只凭着传统思想去处理难以捉摸的货币问题。

通过刺激商品与服务在全社会的生产与流通,不可兑现的纸币能够创造财富。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货币不一定需要与贵重金属联结。 19 世纪前期中国的货币危机,透露了贵重金属货币体系的局限,即贵重金属的存量可能不够满足经济交易的需求。

包世臣也极支持在公共支出、省内财政上,以铜钱代替银币。包建议在比其他省有着更多水路联系的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征收、运送赋税尽可能地采用铜钱。他也建议用铜钱代替白银支付地方费用。正式的地方支出包括祭祀、文武官员的薪金、兵饷、衙役的膳食费。非正式的支出包括私人幕僚的薪金、捐献、规费、漕运管理费。

1853 年以前,因为银贵钱贱危机带来的官僚腐败与市场力量澎湃,所有发行纸币及 ( 或 ) 大额钱币的建议都被拒绝,

在 1853 年之前,由于银贵钱贱危机以来政府自身的腐败而对政府失去信心,任何卷入政府干预的政策都没采用。用铜钱替代白银的想法也中止了,因为铜钱比银笨重,而且相对于白银,铜钱不断贬值,市场比价的波动使得政府难以跟随。

正如怀疑王瑬的论者所预言,官员盗用了这些新发行的纸币,而一个信用体系所需要的信用是完全不存在的。

虽然主要是由于世界银荒导致中国市场低迷不振,才造成 19 世纪前期中国发生全国性货币危机,但当时的中国学者官员并未能意识到这一点。中国学者官员探讨这场危机的知识,主要取材自汉族王朝本身的历史。

19 世纪前期的学者官员在争论过程中引以为据的历史素材,却展示出颇具弹性的政治经济思想传统。中国关于如何应对经济衰退、货币短缺之类问题的历史知识,甚至可与西方应对类似问题的理论媲美,西方论述在其对于 17 世纪英国货币短缺危机、 20 世纪 30 年代全球大萧条,以及今日的经济低迷期等现象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历历可见。

如果我们将西方的经济思想,特别是那些阐释货币短缺问题及经济低迷问题的经济思想,同中国的思想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灵活多变的传统政治经济思想另外具有独到的特征。

从洛克的时代到 18 世纪,“重视金银的重商主义者”(bullionist)的论调支配着欧洲的货币政策 ;“ 重视金银的重商主义者”力主国家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以赚取尽可能多的贵重金属货币,因为他们认为仅有贵重金属货币能够增加国家的财富。 19 世纪前期中国的学者强调使用贵重金属铸币的理由,是要防止君王利用货币控制权进行财政剥削,而与“重视金银的重商主义者”的动机不同。在世界的两端,人们对财富的概念和货币的价值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与某些重商主义者奉行的损人利己型的贸易政策相比,魏源认为对外贸易有助于推动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国结盟,以共同牵制英国。

人类从未像在 20 世纪这样面临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在金本位制度结束之后。当统一货币的目标实现之后,原先不同货币杂处时期币值特有的稳定性便消失了。更严重的是政府倾向于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无疑等同于变相征税。

王瑬和凯恩斯两人建议的建设公共工程这种策略具有掠夺民众财富的潜在风险,假如这些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券或政府发行的货币日后不能用来购买有用的商品,那么这种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

显而易见, 19 世纪前期学者的思想在处理经济问题上,不能用“六部”的思想架构或“八政”的思想架构,还是法儒两家来加以限定。学者们不仅可从特定时期的历史素材中自由择取所需要的内容,比如针对顾炎武对白银应当如何使用的看法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 ; 也可以从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相关事件当中任意提取所需的依据,比如王瑬就从贾谊、刘备、辛弃疾以及诸多其他学者关于货币问题的讨论当中获得启示。诚如孔飞力 1977 年夏天在台湾的一次讲座中所指出的那样,“传统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物品的大篮子,后代人可以从中择取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

19 世纪前期的中国学者,缺乏精确的计量经济学推论,也没有设立 20 世纪学者所遭逢的中央银行体制的观念。在这方面,中国干预派的代表人物王瑬和西方自由经济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哈耶克,都在各自所处的时代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上文提到的那些 20 世纪的学者大多数都是专业的经济学家,中国传统学者却非如此,他们虽然也热烈地谈论货币问题,但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医生或者经学宗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年11月18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