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唐平这个农业专家,较为详尽地讲解了来凤村幽谷泉水鱼池,放养冷水鱼的具体过程,这让曾明和赵武十分憧憬。
赵武接触社会最早,也是少有名气的企业家,或多或少都还有一班,各行各业的朋友,平常逢年过节、生日喜庆也难免有些应酬,所以赵武便觉着,来凤村散养的鸡、鸭、鱼和大棚蔬菜都是可以拿的出手的特产了。
曾明调侃赵武一句吃货后,便想与唐平一起走走,吹吹风,落在后面的赵武也嚷着要一起去。
于是三个大男人,就沿着旧日难民居住而荒废了许久,但仍然可以辩析的旧道,慢慢地走着。
唐平指着沿途大小不一的凹形盒地间,形状不一的残存稻田说:曾老弟,我跟杰叔详细了解过,最早难民聚集在这里,江英杰老英雄和谢莹夫妇来领导大家时,除了第一个年头,粮食是政府援助的情况之外,他们从第二年开始,种植的稻谷就能满足自身需要。
要知道这些难民几乎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连同杰叔老人祖祖辈辈都是打鱼的。
但依靠难民翻身做主人的热情,还有来凤村独特的水质、土壤和气候,就算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只要把秧插下,注意除草基本上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成。
这么神奇?赵武有些惊讶。
我和杰叔仔细看过,他老人家现在还在种植的几处稻田,泥巴颜色都呈浅褐色,而不是其他地区的黄褐色,稍有经验的专家,都知道这是千百年来火成岩风化后,沉积下来的极富营养的土壤了。
杰叔介绍说,以前他们一个壮劳力,可以在开春季节可以插秧4到5亩以上,但秋收时,就有点吃力了,这就是原来杰叔介绍说,江老英雄经常在双抢时,凭个人威望,邀请子弟兵帮忙的原因。
曾明敏锐地觉得,唐平有在来凤村推广种植水稻的想法,于是便说:平哥,这里的稻谷碾出来的米,煮出来的米饭有什么不同吗?
唐平笑着说:看来我的口福还是要比你们好!
还记最初来的时候,你不是从小姣那里了解到,杰叔因年岁已高,每年只能种二亩左右的水稻,以及收获几百斤的二季稻而已。
这点收获除了满足个人生活之外,还得留点来年的种子,因此喂养鸡鸭都不够,所以从第一次到这里,你就不让武子拖了好些袋装米过来了吗?
因此,你们现在吃的都是蓉城市其他地区的稻米,而没有尝试过来凤村的稻米所煮的米饭了。
那今天中午就让杰叔给大伙煮一顿来凤村的稻米饭尝尝呀?赵武又忍不住插话说。
曾明拍了一下武子的胳膊,你没听平哥说,除了杰叔自用、留点种子之外,喂鸡喂鸭都不够吗?
唐平望着赵武笑了笑说:其实杰叔也是有心人,因为他吃了一辈子来凤村土生土长的稻米,自然而然知道它的好。
自从我们第一天来,土鸡、土鸭、冷水鱼,蔬菜等,样样都是自养自产的,唯有大米,用的是武子带来的。
杰叔后来告诉我,他起先也原本想让大家尝尝来凤村的稻米,可包含来年的种子在内稻谷已不足千斤,全部去壳后算7成,也不足700斤大米,一旦让大家品尝了,也不好收回去呀!
赵武听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瞧我这大放厥词的嘴。
曾明示意唐平,接着往下说……
我问杰叔究竟有些什么不同时,杰叔自觉可能有点说不清,便主动用碾米机(最初唐平来的时候送的礼物)碾了两斤米。
由于我带来的碾米机是最新科技,打出来的米粒比较完整,我当时仔细端详了米粒后,我也是心里大吃一惊。
都是稻米,虽有优劣之分,但也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吧?赵武又插话说。
嗨,武子,你虽是瞎说,但还真的说对了,来凤村的稻米还真的有点不一样。
我们江南的稻米是身形细长、两头尖,比较均匀,而来凤村的稻米身形也是细长,但两头并不尖,两端各有一个小小的,成反向的形似小弯钩的东西,就像小圆柱体两个端点各有一个反向形的凸起物似的。
当我告诉杰叔后,杰叔也不敢相信,因为多年来都用的是老式碾米机,成米率低,磨损率大,如果还用的是老式碾米机的话,估计我也发现不了这个特征。
就算用的是最新式的碾米机,也还是有缺头少尾的。
现在去追寻最早栽种过来的水稻种子的来源已没有可能,是不是水稻种子在来凤村这片土地上,历经几十年的生长和变异后形成的,这都没有办法下定论。
赵武惊奇不已,但并未插话了。
唐平继续说道:杰叔做了两次往常例行的试验:一次正常煮饭,一次早上熬了粥。
米饭煮出后,饭粒均匀饱满,两头反向凸起的部分不见了,入口糯软适中,口感跟一般的优质梗米好像也差不多。
但神奇之处在于,来凤村的稻米冷却后,却像煮出来的籼米,粘性全无,像做蛋炒饭、堡仔饭等特别适合。
如果放在锅里又蒸上几分钟,粘性又恢复正常了,我猜测这是其中某种矿物质含量比较高,遇冷、遇热后起的变化。
因为凡进过厨房的,或做过大厨的,用粘性比较强的梗米,是不适宜做蛋妙饭、堡仔饭之类的食材的。
杰叔熬的粥就更神奇了。杰叔放了一把黄色的小米,然后加上来凤村的稻米,正常火候、正常时间熬好出锅后,我真正地见识了什么叫做“粥”了。
唐平眼里放光,紧接着说:熬过粥的人都知道,想浓一点,需放点糯米,或粘性强一点的梗米,熬出来的粥才不会太稀、太浓。
但无论是熬多长时间,我们总能分辩出一些尚未完全融化开的米粒。
但杰叔就这么浅浅熬出来的小米粥,你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一点,尚未完全融化开的米粒。
整个稻米完全化成了浅白色的稠汁,到是黄色小米还成形的漂浮在上面,一种至简的美食令人费解而又神往!
二位老弟,你俩还听到过小姣说她的外婆蒋素菲(身体弱)特别爱吃小米粥吗?杰叔说,就是这种黄小米(解放前很多年里都是珍贵的东西)和来凤村稻米熬成的。
刘长河、夏天青、谭松三位老人和我的感觉都比较一致,惊呼于这神奇的稻米。
细细一琢磨,这来凤村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只是有待于挖掘和发现。
究竟是水好?还是地好?还是山山水水都好?真是令人遐思万千。
曾明,我也猜到了,半个月之前,你和武子先后打了两桶水,送到蓉城市,是不是找专业人员去化验了,如果证明真的是“天然的矿泉水”的话,无疑就是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
曾明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平哥,你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联想到的,是对的。
我托的专业技术人员,本可以10天出头就可以出结果了,但不巧碰到,在京城召开环境资源保护研讨会及学习班,时间有点冲突,估计要推迟一段时间了。
我希望来凤村的幽谷泉水就是“天然的矿泉水”,但科学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前,我不敢妄加揣摩,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和商机。
我有幸遇上小姣,又有幸在洽谈会的天价定单背后,窥见修建休闲山庄的商机,介入后,冷水鱼的咋现,稻米的神奇,天然矿泉水的可能,我们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平哥,我有些恍惚,也有些不敢置信。如天然散养的鸡鸭、地里生长的蔬菜、神奇的稻米、冷水鱼的效应、“天然矿泉水”的认定都得以实现的话,这此不就是神话了?
是神话就怎样?这不都哥,你的运筹帷幄吗?赵武几乎想高吭一声了。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