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9

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清楚的,但它并非将具体个别局部的道理。道,这个名称也是可以说明的,但它也不是讲普通概念上的名称含义。无名、有名都是人为划出的两个时空阶段上的存在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天地万物的本源。所以要永恒的摒弃私欲,以便观察到的无名阶级物质的微观世界的无穷奥妙,也要永恒的有意识的探索到的有名阶段物质的宏观世界变化的端倪。无名、有名都是来源于道构成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指的是同一个真理。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德经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唯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无言的方式实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盈。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致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货,导致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摆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致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但是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