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故事(四)

图片发自App


“运河依旧在,今与夕不同。”过去的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切都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成为过去。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鲁西爆发了震动朝野的王伦起义。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的铜瓦厢决口,大运河南北断流;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粮折银,漕运完全废止。

但是,民间的贸易往来并未因此而断绝。太婆是1928年生人。在她年轻时,这条航道仍然可供航运。可是伴随着战乱,很少有人再关心这条水道的清淤工作。就这样,运河的水越来越浅,乃至断流。当年无比繁华的大运河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了易被忽略的小河沟。而那运河上往来的商船,也渐渐地不见了踪影。

《三国演义》开篇便道:“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必衰,否极泰来,这是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的规律,没有万一。

    伴随着大运河的繁荣,一座座城镇兴起。他们凭借大运河便利的航运,为自己积累的财富。大运河边的魏湾镇,曾极尽繁华之誉,由于过闸以及钞关税收,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在魏湾驻足。从而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魏湾运河钞关当时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这些随着大运河的兴起而来的繁荣,自然会随着大运河的衰败而迅速衰落下去。在重农抑商的传统思维下,那些在运河中获得资本的商人们,大都将他们的资本用于买田置地。据魏湾的碑刻记载,魏湾的富户们少则也是“拥地百亩”。这种做法显然影响了资本的流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虽说在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就已经成型。但是对北方漕运造成巨大影响的,莫过于元时期的大运河,它使得南来北往的商船,不必绕经洛阳,而是可以直通南北,大大缩短了航运时间。而魏湾建镇不过500余年,恰在元运河修通之后。也就是说,它是因为运河而出现,也是因为运河而繁荣。

但是运河已去,繁荣不复。对于遗留文物的轻视,使得魏湾连一座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都没有留下。只有通过极少的文字实录和一些老人的记忆,我们才知道这里也曾那么繁华。过去留下的印记已匆匆不在,现在的魏湾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镇罢了。

中国的两大人造奇迹,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提起长城,人们更多会想到的是长城心态。这是一种封闭保守的心态,但也是一种家国的情怀。长城外是异邦、是荒蛮之地,而长城内是家、是国。一座长城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但是它也画出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要誓死捍卫的领土。而大运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纵使四处奔波,纵使身份低微,也不放弃追求幸福的精神。是一种为了未来,为了梦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之一。

    我们感谢运河,不仅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物质财富,更感谢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力量。

      而今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发扬运河的精神,过去因运河而繁荣的城镇可以依托运河来实现新的发展。虽然现在水运所占的比重大规模下降,大运河的北方段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淤积现象,但是大运河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特色旅游特色线路的方式来发展旅游业,带动运河沿岸城市经济的复苏。进一步设计运河文化的品牌,开发自南到北的运河文化带。

      长城守卫着我们的国土,运河孕育着勤劳善良的运河人。

    夕阳西下,在运河中洒下点点光辉……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家的故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