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到底在画什么

一年的画画时间结束了,遵从孩子内心的想法,我们不再续行。

最后一次课结束之后,他又去玩了好大一会儿积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幸好这里有积木,才能让他坚持这一年的风风雨雨。

以前来上课的时候,最初是有同学一起上课,那时还算是开心。后来,同学升班了,另一个小伙伴课时结束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上课的全部是女老师,上学的还是女同学,这种阴盛阳衰的氛围,并没有给他带来优越感,反而是一种特别的孤单。

在学期一半的时候,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的上课老师变动特别频繁,每周换一个新老师,经常是自我介绍刚做完,下一次上课发现又换了老师。

也就是那个时候,有一些一起上课的同学消失了,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种动荡,对他来说似乎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家长却觉得特别激烈。

看似每周都正常上课,老师教的内容多是手工类的粘土,真正用笔画的时间似乎特别少,至于构图这些比较专业的训练,几乎少之又少。

每次画完下课的时候,老师会让所有的家长进到教室里面,给大家讲一下这一堂课的主题,以及用什么手法进行创作,最后再让家长看一下自家孩子的画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看到其他孩子的作品后,我都会对孩子说一句:很有特色。

别人家的孩子线条画得特别工整,我家孩子画的都是粗犷的线条,形状也没有那么美观,反而有些简陋。

接受孩子的能力,有时很不容易,甚至挺痛苦。但是,换一种思路也就不难过了,比如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开心,而且玩积木也很快乐。如果不看结果,只看过程,就会觉得世界还是美好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美好,一直让大家坚持下去,并且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一个在我看来平时画画很漂亮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在下课时指着孩子的画作说了一段话,让人觉得如梦初醒。

“老师,你看我女儿平时在这画得还不错,但是学校让他们自己定主题绘画的时候,她连一幅完整的画都画不好。你说这画画学到了什么?”

那个妈妈一脸的无奈,因为老师平时会夸她的孩子,知道层次感,有画面感,画的东西都比较像老师给出的模板。

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孩子们似乎学了不少,但是最主要的想象力,却被不经意间弄丢了。

最主要的一项,是孩子的纯真想象力没有被开发出来,而是更多拘泥于老师的教,老师画什么,他们就跟着画什么。

这也是孩子提出不想学的时候,我没有坚持让他继续学下去的原因之一。

他平时喜欢交通工具,所以自己天天在家画各种车和船,一边画一边念叨着画面场景,可谓是语言与画画并行。

年后回来,因为对他各种限制比较多,经常让他觉得很失落,所以经常不开心。就在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发现他发烧了。

发烧,更多是不良情绪的积累而爆发的结果。

这一次的发烧比较久,反复持续了一周,可见体内堆积了太多的毒素。

现在的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点,就没有了自己的选择自由,全部要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学习和生活。稍有反抗,势必会遭到父母的责骂与劝导。

所以,大多的反抗最后以失败告终,孩子在压力之下,依然学下去,但是效率并不高。因为那不是他自主自愿去做的事,所以始终不够用心,自然无法做到最好。

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发地学习,是我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每天我们父母在家会读书和学习,但他还是执迷于动画片中,如果大人不提醒就会长时间地看,有时还会躲到储藏间里一个人偷偷地看。

不经意间,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络小少年,有时都不愿意下去玩,所以运动也越来越少。

每天在家去上厕所,总是要给我们报告一下。我总是说这是我们的家,这样的事不必汇报,自己去解决就行了。

但是他总是会说一句“我怕你们一会找不到我。”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懂事的样子,其实不过是个幌子。

因为他躲到角落里看手机的时候,会把音量调到最小,然后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坐在黑暗的地方,默不做声。如果不是大人喊他,半天都没有任何动静,会让人误以为他不在家。

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如何让孩子沉下心来去玩,竟然都变得那么难。

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何利用好这个时机,让成长变得有意义,是我要探索的任务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嗨,你到底在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