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首诊,医改成功的手筋

医药经济报

贺昊专栏

  要做到基层首诊,措施原本不需多么复杂,只要强制规定社会医疗保险患者除了急诊外必须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否则不许报销,或非基层医疗机构不准接待非急诊的门诊患者就行了

  在新医改施行6年多的背景下,一家三甲医院的年营收达到了75亿,我们该如何评价?是该为此盛况欣喜,还是深感无奈?看了下网络上的评论,后者占绝大多数。既然大家的认识如此一致,此“巨无霸”的出现又是如何成为可能?笔者认为,行业管理部门的默认甚至默许是原因之一。虽然医改相关文件一再强调要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要控制各类高端医疗设备的购买等,但显然都是软性规定,一旦真的新出一只“巨无霸”,谁也用不着负责,也没有谁为此追责,要买新设备,只要是公立医院而且有钱,能批还是批;要盖新楼,是公立医院吗?有钱吗?能批为什么不批!床位数量?医生编制?医保额度?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问题是,一间75亿营收的大医院,意味着有多少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每年医改工作计划都在提要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每年都在出台相关措施强基层,可结果呢?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大医院人山人海,“看病难””看病贵”没有得到缓解。

  一花独放不是春,医改要取得成功,依笔者看,基层首诊绝对是手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这条能够落实,什么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才有可能实现。如果这条得以实现,人们可就近获取医疗服务,何来“看病难”?有人说,人们为什么要去基层首诊?去基层首诊需要理由吗?也许需要,也许不需要。其实要做到基层首诊,措施原本不需多么复杂,只要强制规定社会医疗保险患者除了急诊外必须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否则不许报销,或非基层医疗机构不准接待非急诊的门诊患者就行了。如果用诸如医保报销差异来导引,意味着去大医院也能报销医疗费用,多出那么点钱,对患者有作用吗?为什么不索性将差异最大化呢?即去基层可以报销,其他不报销。

  依照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1月~10月)给出的数据,三级医院门诊收入2.45千亿元,住院收入4.93千亿元,门诊占比超过30%。二级医院门诊收入1.5千亿元,住院收入2.7千亿元,门诊收入占比超过35%。想想一医院75亿的营收中,超过25亿来自门诊收入,哪家公立综合医院会放弃这块“金疙瘩”?原本公立医院就一直在嚷嚷政府补助不够,行业管理部门怎么可能再“断其生路”?谈了多年“以药补医”,公立医院又何尝不是“以门诊养医”?因此,基层首诊虽说是解决“看病难”的关键举措,也是新医改实现目标的手筋,但诸害相权,诸益相衡之后,还是让它成为一条软性规定吧!

  最直接的佐证就是有关三级医院的“预约转诊率至少20%”的条文,这意味着在基层门诊进而转诊的仅占三级医院门诊量的20%。基层不能首诊,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营收上不去,收入水平上不去,人才进不来进来也留不住,如此,则基层的服务能力就有限,就给了综合医院不下放门诊最充足的口实。如果基层首诊,就能换来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吗?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基层首诊能落实,则相关人员就会预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营收水平会上升,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也会上升,这样,就有人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人力资源就有了保障。若再辅之以第三方检验中心的构建,将检查检验设备及人员予以集中提供服务,则基层门诊服务水平就肯定能够得到提升。当然,行业管理部门若再能将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依照相关研究,基本医疗服务能够满足患者将近80%的医疗需求,则基层医疗机构就可成为国人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医疗资源分散化、均等化配置将成为可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新医改笃力实现的目标就完全有可能实现。

  当下,新医改迟迟不能取得成效,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基层首诊还是一个愿景,没有成为现实。这点,的确需要行业管理部门下大决心尽快予以落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层首诊,医改成功的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