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家风

图片发自App

“现在的人,吃饭越来越不像样子。”每次见面,妹妹总爱跟我唠叨。

“你是开饭店的,只要有人吃,管他什么吃相。”我也总是打趣。

“话是这么说,可是看到他们吃相的时候,就想赶他们走。”妹妹似乎恨得牙痒痒。

“有这么难看?都值当你跟自己的饭碗较劲?”

“你是没看到啊!”妹妹感叹的说,还摇了摇头。

其实,我也经常看到。

上了一桌子菜,祖辈父辈都不动手,只把最好吃的孩子最爱吃的推到孩子面前,孩子毫不客气,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如果哪位老人忘了这“规矩”,可能换来媳妇或的白眼和孙辈的不满。

大堂里,几十桌客人,吵闹声,碗碟碰撞声,大声咀嚼声,边吃边说话边喷饭声,喊人声,乱拖椅子声,劝酒声,碰杯子声,孩子哭闹声,甚至还有醉酒倒地声,呕吐声……那叫声声入耳。

上了一盘螃蟹,本来应该每人一只,但孩子们公然抢起来。没抢到的孩子协同父母一起骂抢多的人没素质。为了抢到爱吃的菜,不惜用手抓。丝毫不管桌子上还有其他人嫌恶的目光。更有甚者,丢人丢到外国了。我就亲眼看到几个旅游团在泰国某自助饭店抢吃而打起来被外国人围观的场面,当时我们几个年龄大的难过得眼泪都下来了。

按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家家都富裕起来,吃饭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饭桌上总应该文雅起来。但事实似乎相反。饭桌上的文化快要被忘光了吧。

妹妹这么生气,是有道理的。我们家的家教比较严,特别是在饭桌上,那是有代代沿袭的家风的。

首先长辈不动筷,其他人包括客人是不能先动筷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也是母亲发出可以吃饭的申明后我们才敢动筷。长辈虽然先动筷,却也并不怎么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人总想省点给孩子们吃。动动筷子,不过是告诉孩子们,现在可以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这个是个功夫活。我们老家在北方,米饭吃得少,粥、糊糊、面条、汤吃得多。大家都知道,喝这些很容易有声音。父亲总是先提醒,如果不改,就会被拎着耳朵拎到猪圈旁,“参观”猪的吃相。父亲也不说话,等孩子看到羞愧了,就再拎回到饭桌上。这招很管用。如果谁吃饭时不小心发出了呼呼声,别人就贼兮兮的看过去,——“猪”!那都是写在眼睛里的揶揄。

吃菜只能夹面向自己方向的菜,如果为了夹到想吃的而“过河”夹别人面前的菜,就会被瞪视,瞪视不足以提醒,筷子就摔到了手上。初次摔会不那么疼,就是觉得丢人,一桌子人哪。如果几次还不改,力度就加大,红肿几天都有的。当然我们都是脸薄的人,如果不是得意忘形或馋虫上瘾,一般不会有这待遇。当然成效也是有的。这种只吃自己面前的菜的习惯,让我们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家里来了亲戚,不管什么亲戚,那都是贵客。按照中国人待客的习惯,一定会尽己所能甚至超己所有的招待。孩子们很喜欢来亲戚,这意味着可以打打牙祭了。但也考验着孩子们的意志力。母亲做菜的时候,色香味俱全,但你只能看只能闻,上桌前你是绝对吃不到的。上桌之后,你还是只能看只能闻,那是招待亲戚的。父母之前总是反复叮嘱:不要动筷,动筷也不要动肉,眼不能盯着菜,一副没出息的样子,让亲戚笑话。亲戚往往也不好意思吃。结果一顿饭下来,菜吃完了,肉还剩着,下一顿孩子们就有了口福。当然还有父母和亲戚的夸赞:真是好孩子,真有家教。

“食不言,寝不语。”也是作为文化人的父亲对我们饭桌上的要求。但这个似乎仅仅限于父亲不开心的时候。只要父亲开心,他不但要问我们这那,自己还说个不停。家长里短,特别是关于人家家风的总要称赞一番:百善孝为先,某某家,对老人那个孝顺,能不兴家吗?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谁谁家的家业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慈母多败子,娇养无义儿。吃点苦算啥,吃点亏也不算啥,日子长着哩,眼睛得往远了看……但父亲很少饭桌上讲古,讲古都是饭后农闲时的事。

父亲还不许我们剩饭。我就曾经对着剩饭掉过几次眼泪最后还是被逼着吃了。后来是宁可撑死也不剩饭。我们家的后代也都习惯“光盘光碗”。不吃零食,起码不边走边吃东西,不在公众场合吃零食,也是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如果那样吃,还要饭桌干什么!祖宗们的规矩有祖宗们的道理。”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干活”,是父亲的人生信条。经历了很多之后,我才感觉到这信条是多么的可贵。

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姐弟几个对孩子饭桌上的教育也不少。有时候朋友不太理解,甚至觉得我们过分:“这样拘束孩子干嘛?又不是缺吃少穿的。人本来就应该自由些。”

人是该自由些,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些自由恰恰妨碍了另一些不自由。吃饭是小事,但关系个人的教养却是大事。有些家风,还是应该传承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饭桌上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