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形成的根源,作者写的是情绪,我的理解社交能力形成的根源是情绪。我们会发现,微笑、生气的表情、皱眉,婴儿的情绪写满了脸上。婴儿怎样体验情绪?和成人一样吗?他们何时开始能够理解他人正在经历着情绪体验?研究者们尝试寻求理解婴儿的情绪及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情绪:婴儿会体验到情绪的高低起伏吗?
当我们和婴儿相处的时候,会发现婴儿的表情似乎是其情绪状态的指示器。在我们期待他们会快乐的情境中,他们微笑;当我们可能假定他们受到挫折时,他们表现出愤怒;当我们预期他们不高兴的时候,他们看起来有些悲伤。这些基本的面部表情即使是在差别最大的文化之间也有惊人的相似。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的婴儿,其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都是相同的。而且,被称为非言语编码的非言语表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相当一致。这些一致性让许多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我们天生就具有表达基本情绪的能力。
体验情绪。婴儿能够以一种可靠的,一致的方式来表达非言语情绪,是否意味着他们真的体验到了情绪?如果他们真的能体验到情绪,这种体验和成人相似吗?
思考这些问题,首先要理解情绪是什么。发展研究者认为真正的情绪具有三种成分:生理唤醒成分(如呼吸或心跳频率加快)、认知成分(对愤怒或恐惧的意识)和行为成分(如通过哭泣表现出悲伤)。(态度的ABC理论)
大多数发展研究者认为,婴儿的非言语表情代表了真实的情绪体验,情绪表情可能不仅反映了情绪体验,而且有助于调节情绪本身。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伊扎德提出,婴儿天生就有一整套情绪表情,而且变得越来越熟练地控制他们的非言语行为表达。比如:他们最终可能了解,通过在恰当的时间微笑,他们可以获得更多随心所欲的机会。情绪表达具有适应功能,使婴儿在发展出语言功能之前,能够以非言语的方式对照料者表达他们的需求。
总而言之,婴儿看起来确实能够体验情绪,随着大脑复杂性的增加。在生命前三个月大脑皮层开始分化运作时,情绪的分化便开始了。到第9—10月大时,构成边缘系统(情绪反应的位置)的结构组织开始生长(在这一阶段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行为特点吗?)。边缘系统开始与额叶一同工作,使得情绪范围得以不断扩大。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婴儿在一岁末左右(?),通常发展出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是婴儿在遇见不熟悉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小心和谨慎。这样的焦虑通常出现在第一年的后半段。
哪些原因导致了陌生人焦虑?同样是大脑的发展及婴儿与日俱增的认知能力在这里起了作用。随着婴儿记忆的发展,他们能够把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区分开来(为什么大多数成年人的0—3岁记忆空白呢?)。同样的认知进步,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地回应他们所熟悉的人,也给予他们能力以辨认所不熟悉的人。此外,在6-9个月期间,婴儿开始试着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试着去期待和预测事件。当发生了某件他们没有预期到的事情,比如出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他们便会体验到恐惧。这就好像是婴儿有了一个疑问,但却没有能力回答。
尽管陌生人焦虑在6个月大的时候很常见,儿童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些婴儿,特别是那些有着和陌生人大量接触经验的婴儿,倾向于表现出较少的焦虑。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会引起同样的反应。比如说,婴儿在面对女性陌生人时,倾向于表现出较少的焦虑。此外,相对于陌生的成人,婴儿在面对陌生的儿童时,会有更为积极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儿童的身材大小没那么吓人。
分离焦虑是当熟悉的照料者离开时,婴儿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情绪。分离焦虑在不同的文化间具有普遍性,通常开始于第7个月或第8个月,大约在第14个月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分离焦虑大部分可以归结于和陌生人焦虑相同的原因。婴儿逐渐成长的认知技巧使得他们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如“为什么我的妈妈离开了?”“她去哪里了?”“她会回来吗?”,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为他们太小而无法理解。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代表了婴儿重大的社会性进步。它们反映了婴儿的认知发展以及婴儿和照料者之间不断成长的情感和社会联系一而这是养育婴儿的精髓和本质。
微笑。当卢斯躺在摇篮里睡觉时,爸爸妈妈看见她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微笑,他们确信卢斯正在做一个甜美的梦。他们的看法正确吗?也许不是。尽管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肯定,但在睡眠时最早表现出来的笑容可能没有太大意义。6——9周大的婴儿在见到使他们高兴的刺激时(包括玩具、汽车以及让父母感到愉悦的人们),会一致地露出微笑。开始的微笑相对地没有分别,婴儿只要一看见任何他们觉得有趣的事情,便会开始微笑。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微笑就会具有选择性。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对他人的微笑。而不是对非人刺激做出的反应。当他们长大一点的时候,他们的社会性微笑会针对特定的个体,而不是任何人。到了第18个月,与对非人客体的微笑相比,婴儿针对妈妈和其他照看者的社会性微笑会变得更频繁。而且,如果成人对儿童没有回应,微笑的次数便会减少。简而言之,到了2岁末的时候,儿童有目的地使用微笑来交流他们的积极情绪,并对其他人的情绪表达很敏感。
解读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表现。在第三章,我们讨论了甚至连刚出生几分钟的新生儿也能够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可能性。虽然婴儿的模仿能力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但这类模仿确实为即将出现的非言语解读能力铺平了道路。运用这些能力,婴儿能够解释他人的面部表情及声音表现,而这些通常传递着情绪含义。例如,婴儿能够判断照看者什么时候乐于看到他们,并且能够很快熟悉他人脸上的忧虑或恐惧。
婴儿区分带有情绪的声音表达的时间比他们区分面部表情的时间似乎要稍早一些。尽管相对而言,人们几乎没有关注过婴儿对于声音表现的知觉,但他们看起来在5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够区分快乐和悲伤的声音。
科学家们对非言语面部解读能力发展的顺序有着更多的了解。在第6-8周,婴儿的视觉精确度十分有限,所以他们无法注意他人的面部表情。但他们很快开始区分不同的面部表情,甚至似乎能够对面部表情所传达的不同情绪强度做出反应。他们也会对不寻常的表情做出反应。比如说,当妈妈露出无动于衷的、没有反应的表情时,婴儿会表现出忧虑不安。婴儿在什么时间开始理解隐藏在他人面部表情以及声音背后的情绪,有研究认为是出生半年后。
总之,婴儿很早就学习表达和理解情绪。这样的能力不仅在帮助他们体验自身情绪,也在使用他人情绪来理解模糊社会情境的意义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听一位妈妈分享一周四个月的婴儿在听到别人说她“胖”的时候不高兴,这是她对“胖”这个词的理解,还是她体验到成年人的情绪反应判断,然后形成自己的情绪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