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就忘?很多人和你一样

我给《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叫《六步写出任何文章》。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其实是抛砖引玉地讲一篇文章/文件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而非手把手教你写文章。许多网友说看了书评之后感觉非常有启发。


然而其中一个网友评论说:“本人已二十四年写作经历、并在《当代秘书》《应用写作》等杂志发表过经验材料的人想问一下你:你拿着这套标准,去写一篇企业工作报告试试管用不?”


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是不赞成他把书中的写作思路和方法称之为标准,并试图全盘套用,若能达到他的要求则判断书有用,若不能达到他的要求,则判断这本书没用。


其实我们都知道,全盘照搬往往不合身。就如同我们去买一条牛仔裤,看到裤子穿在模特身上特别合适、特别好看,但是穿到自己身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原因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和模特一样的身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再选择合适的裤腰尺寸,最后根据自己的腿长将过长的裤脚改一改。


其实阅读跟买牛仔裤的道理是一样的。一本书,别人读了感觉收获很多,而自己读过之后没什么感觉,这其实很正常。如果你因为读书读了就忘而焦虑,并怀疑读书是否真的有用,那就大可不必。


不是读书没用,而是照搬作者的认知体系并不合身罢了。


如果你认清了一点,你就不会再为书读过就忘这件事而焦虑。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的差异。有些人的认知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并且不断的向外延伸和扩展,形成更多的知识晶体。而有的人认知体系尚未形成,就像散落在各处的珍珠,在面对书的作者的认知体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自己的认知体系没有形成,也无法完全理解作者的认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无法突破自己的认知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周岭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以下简称《认知觉醒》)一书里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周岭,在36岁的时候,开始广泛的涉猎知识,并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及其他科学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了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作者在书里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认知不同而影响了选择,因选择不同而改变命运,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作者在书里给出了突破认知、建立个人体系的方法,那就是在阅读中找出那些最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的、处于我们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使这些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关联,再将新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为什么要找出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

人在学习的时候,天性是趋易避难。然而,周岭在书中提出一个“舒适区边缘”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就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夸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处于认知圈困难区的知识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我们无法触动,更难以产生关联。如果我们强行进行记忆,全盘接受一本书里所有的内容,那么,没过几天便会忘记干净。因为我们的认知没有与书中的内容产生关联。


而处于我们认知圈边缘即拉伸区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的最紧密,也最容易让我们触动,进而促使我们积极地深入思考,发现更多的关联。

什么样的书才适合自己读?

在学习自媒体写作的过程中,我报过一些写作课。可是我发现,那些有点名气的老师的课让我不得要领,而没有什么名气的老师的课却让我受益匪浅。不是说有名气的那个老师讲得不好,而是我现有的认知对老师的认知体系“水土不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写作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老师和写作方法。


书籍也一样,没有最好的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周岭在《认知觉醒》里提到,在我们的观念里,我们往往会认为知识就是书中的概念、公式、原理、案例、道理等等,它们都形成一定的体系,并相信知识的体系是相通的,那些学霸或者名师必定是掌握了知识的体系或者框架的人,只要我们参照他们的知识体系,就能够很快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我们会延续这样的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找最权威的、最确定的认知体系去学习和照搬。


而事实上,知识还是那个知识,但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自身实际需求也有差异。忽略这些差异,去寻找“最优认知体系并全盘学习”,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所难免。


“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公共卫生间基本上都会有行动不便人士的专用通道和专用厕所。正常人直接如果要走台阶的话,就会很快就到达卫生间。那么,走台阶对于正常人来说就是最优路径。但是,这个最优路径对于行动不便人士来说却不适合。真正适合他的,就是旁边的小斜坡。小斜坡虽然有些曲折,但却能够保证他平稳安全地到达。


这就是我们自身需求的差异。


书籍的选择也一样,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选择,比直接选择最权威的书籍来得更适用。


找出书中触动自己的点


当我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书之后,该怎么读呢?是从头到尾将整本书消化呢?还是只学最令自己触动的点?


周岭建议我们只学让自己触动的,因为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能让自己触动的点与《写你想读的文章》这本书的作者田中泰延提到的寻找“爱的机会”是一个意思。


每年读700本书的专业书评人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里也说过:“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这其实就是在寻找令自己触动的点。


100本书的1%的收获,是1本书的100%无法比拟的。


当我们在书中找到一些“触动碎片”的时候,就能够让这些“触动碎片”与我们自身原有的认知和知识点相互碰撞、联结,慢慢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最终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你看,当我看到了周岭说的“触动碎片”时,就联想到了田中泰延的“爱的机会”和印南敦史的“邂逅1%”,这其实也是一种联结。这种联结强化了我对三位作者的观点的认可和吸收,也更加肯定了速读这件事是非常有必要且有价值的。


速读可以帮助我们加速获取更多的“触动碎片”,并产生更多的联结,加速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新知识这样关联才有效

作者在书中指出,当我们找到触动的点时,这些新知识点是孤立的,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连接。若不及时强化,这些新的触动点很可能就会“飞走了”。为了留住它,让它并成为

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就得想办法与它产生有效的连接,并且连接越多越好。

那么,新知识的有效关联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指出,有效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

2.在需要的时候能提取出来。

3.在生活中经常练习或使用。


我们知道,不管是听书还是看书,其实都属于一种被动式学习,这样的学习内容的留存率非常低,通常不到30%。

但是当我们主动去讨论、实践或者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内容的留存率就会达到50%甚至90%。


因此,当我们每读完一本书到时候,尝试将自己有感触的点用自己的话讲述给别人听,或者写一篇读后感、书评等等,就能够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到书中所提到的理论知识,那么经过多次使用之后,这些知识就会完全融入到我们的认知体系里,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读书注重形式上的完整,每读完一本书都认真做摘抄、做笔记,画出全书的思维导图等。他们迷恋全面掌握,全盘接受一本书的知识体系。可是没过几天,这些东西都忘光了。


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当看到某一个触动点的时候,我们可以针对这个触动点,联想自己身边的一些案例,写一个分享。有时候写着写着,可能就写了500字甚至上千字。这其实是一个愉悦且很有收获的过程。我现在每看一本书都会写三到五个分享,然后把它发布到各个平台,别人看了我的分享之后也会有所收获。看到别人的及评论的时候,就会进一步激发我的思考,这些思考又会让我对现有的认知产生新的连接。


通过“触动——思考——关联——输出”这样的循环去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网,把令自己触动的新知识点消化吸收,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

当这个循环被执行的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学习突破了进步缓慢的平台期,到达了上升期,从而进入另一个平台期,并以此循环往复。但是每个平台期是以上一个阶段的上升期为起点的。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写作没多久就能快速进入变现期,而有的人却依然处于漫长的平台期,那是因为起点不同。而起点不同的本质在于认知的不同。


阅读就是一个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起点的绝佳路径。


而有效的阅读就是寻找书中令你触动的点,这个点就是促使你思考并与现有认知产生关联的起点。哪怕这个点只占全书的1%,那也是超值的。


除了上述所说的通过学习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外,周岭还在《认知觉醒》一书里详细讲述了专注力、行动力、情绪力等认知真相,教我们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从而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如果你也想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实现自我改变,我建议你看《认知觉醒》这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读完就忘?很多人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