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也都从繁盛期转向衰退期,最直观的的花草逐渐枯黄了。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很多人都讨厌炎热的夏天,希望秋天快点到来,但是立秋后天气就真的不热了吗?答案当然不是。今年的初伏的时间为7月11日~7月20日,中伏的时间为7月21日~8月9日,末伏的时间为8月10日~8月19日,而今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7日~8月22日,可以说立秋时节正好处于“中伏末伏”时间段,因此立秋后还有“持续十几天的高温”天气。

农村有句老俗语叫“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里的“冷飕飕”和“热死牛”就是形容“立秋后气候的炎热程度”。如果是“早立秋”,那么立秋过后天气就会相对凉爽;如果是“晚立秋”那么立秋后天气就会异常炎热,连耐热的老黄牛都忍受不了,这也说明“秋老虎”异常的猛烈!

狭义上的“早晚立秋”之分是按照“立秋”出现的时间点来判断,“早立秋”指立秋时间处于前半天,“晚立秋”指立秋时间处于后半天。一天有24个小时,即如果“立秋”出现的时间点在“中午12点以前”就是“早立秋”,如果出现在“中午12点以后”就是晚立秋。

今年立秋的时间起点为8月7日14时53分48秒,显然按照这种划分今年属于“晚立秋”,说明立秋过后“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气温会很炎热,天要过很久才会凉爽下来。

显然仅仅按照“立秋”的时间起点在一天中的时间分布来划分显然太“局限”,也不太科学,因此人们普遍按照广义的方法来划分

“早立秋”和“晚立秋”普遍的划分方法是按照“立秋”所在的农历时间来判断。立秋节气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六月或者农历的七月,如果出现在农历的六月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出现在农历的七月就是“晚立秋”。

今年立秋的时间点为8月7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廿九”,刚好处于农历六月和农历7月的中间,按照划分方法来说属于“早立秋”,但是严格意义来说今年“立秋不早不晚”,即不属于“早立秋”,也不属于“晚立秋”,即“今年立秋后气温不会太凉爽,但也不会太炎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到秋季,到处花果飘香,稻谷满仓,自然界呈现五彩缤纷的美景。只是目前新冠疫情又在严重起来了,大家要做好防疫工作,希望早日控制疫情,还大家一个太平盛世的美丽金秋!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