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糗事五六桩

如果不是持续追踪中超的点点滴滴,乍一看今年的中超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领导同志常常挂在嘴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YQ”,的确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百业百工。足球这个行当亦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影响,如同秋风萧瑟,颇有几分凉意。黄金周期间得空,粗略地浏览了部分相关报道,扩容后达到18支球队的中超,貌似济济一堂、蒸蒸日上,细究却是满目疮痍、每况愈下。

1、土帅大规模卷土重来

18支队伍中,土帅包括泰山之郝某、申.花之吴某某、津门虎之于某某、长江之李某某、长春之陈某、大连之谢某、广州城之肇某某到李某某、广州之郑某,加起来就有8支球队。

此外,深圳虽然名义上还是韩国籍的李章洙,但近期是由本土之助理教练员张某某履行主教练职责,包括训练、临场指挥和出席赛后新闻发布会等;北京之前是由谢某担任主教练,因为成绩不佳,由隋某某代理,第三阶段赛事才更换为外籍主教练。如果把这些算上去,就是10支球队了。

回想前几年,土帅纷纷歇业,16支球队中也就1、2家是土帅当家,其他多为欧洲、南美主教练,其中不乏大牌教练乃至世界级名帅。现在则是土帅大规模卷土重来,大有“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味。与之相对应,外籍主教练变成了少数,其中还包括成都的徐正源、深圳的李章洙、河北的金钟夫还是薪酬比较低廉的韩国籍教练员。

多年来土帅在总体上能力乏善可陈已经被反复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只是中超进一步衰落的写照。截止第19场比赛,积分榜里排名前8的球队中外籍主教练有6个,只有2支例外,而这两支球队恰恰是传统强队。按照前述目前土帅与外籍主教练分布情况,今年即使外籍主教练不是什么大牌教练,也仍然证明实力比土帅强。

2、强力外援纷纷作鸟兽散

自1993年职业化以来,就开始尝试引进外援,最初1万美元的转会费就可以从俄罗斯三级联赛的梯队引进一个20岁的毛头小伙子到我们这里当外援,此后不断水涨船高,先后跨越10万美元级、50万美元级、100万美元级、200万美元级、500万美元级。到了2013年,随着孔卡、埃尔克森等加盟,迅速提升到1000万美元级。到了2016-2018年,有几个地产大亨、电商平台巨贾和个别国企加入竞争,引进外援再度急剧提升到3000万美元级、5000万美元级,如奥斯卡、特维斯、帕托、马斯切拉诺、卡拉斯科、保利尼奥、胡尔克、扎哈维、特谢拉等,其中不少是在五大联赛处于当打之年的著名球员。

这两年,有关部门开展俱乐部财务整肃,实行限薪,让各俱乐部只能压缩开支,首当其冲就是对大牌外援的投入。除此之外,持续已经三年的YQ,中外执行的政策有所不同,外援特别是欧美外援纷纷逃之夭夭。还有三年巨额合同的奥斯卡2022年只打了三场比赛就滞留在巴西,还谋求咱们的俱乐部同意解约让其加盟巴西球队。

随着奥斯卡的离开,目前中超外援身价就下降到500万美元级,如斯坦丘、费莱尼等两三个球员,其他能够排名前十的,如孙准浩、戴维森、巴索戈、埃里克、瓦卡索、吉列尔梅、奥科雷等,只有2、300万美元。短短两三年,已经是云泥之别。

3、运动员中老将依然当道

偶尔看看中超球队比赛的赛况,发现有很多名字耳熟能详。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这个行当混的年头已经很长了,混个一二十年,就是35、36岁了,还有40出头的。看来看去就是这些老面孔,名字不熟倒是令人奇怪了。

2022赛季报名表里,本来年龄最大的是吴某,他出生于1981年7月4日,已经年满41岁。但是,南方某队在中期更换了主教练,他就是郑某,印象中不是1980年出生就是1979年出生,他也以球员身份报名了,年龄42岁或43岁了,从而打破了记录。

1983年出生的还有邓某、韩某、李某,虚岁都是不惑之年了。他们的小弟弟甘某、刘某、黄某某、冯某某、谭某某、闫某某、朱某等1985年出生,都37岁了。郜某本命年,36岁。至于1987-1989年出生的更是一箩筐,一抓一大把,同样也是33-35岁的老将。这还是他们注册的年龄,据说以前经常有球员把年龄改小2、3岁,实际上可能显得更加老迈。

40岁上下啊!我们知道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岁月是25-28岁,他们竟然还是在当打之年,不得不说咱们这里充满了“神奇”!

本来中超好多年都是16支球队,中甲是14支,没想到2022赛季一下子变成了18+18,凭空多出了6支球队。按照各队一线队30人左右的规模,剔除少量外援,本土球员就净增加150人。加上一些年轻球员力有不逮,导致青黄不接,就使得那些老将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针对超高龄球员依然混迹于中超赛场的现状,有人还根据他们习惯或擅长的位置排了一个首发阵容。

图1

早几年,有关部门强制性要求各球队比赛中始终保留一名U23球员在场上,目的是促进各俱乐部注重青训。然而,几年下来,各队基本上是走过场,象征性使用一名U23球员,等到这些球员过了23岁就弃若敝帚。比如某队陈某某在20岁左右时灵光乍现,被作为U23使用了几年,还一度入选了国家队,俨然一颗耀眼的星星,到了今年也就24岁,却被废了,只能到东瀛的第三级联赛去碰碰运气,没想到还进不了大名单。

年轻球员的昙花一现以及整体性凋零,才让那些胸脯如白斩鸡,走路大腹便便的老将还有“用武之地”,这是值得窃喜的幸运还是一曲悲歌?

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23岁还年轻吗?事实上,一个球员是否有天赋,往往在十七八岁就一清二楚了。真正要抓青训,培养年轻人,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4、球队主场竟然是在第三方

联赛与杯赛不同——杯赛是采用赛会制,而联赛是采用主客场制——这是国际惯例。

最近两三年中超在赛制上没有采取主客场制,而是赛会制,整个赛场被冲得七零八落。当然,这是特殊情势下的无奈选择。

今年的中超比赛是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结束后,有关部门恢复主客场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的球队有条件,而有的球队因为城市所在地YQ管理问题,没办法在自己的省份或所在城市设主场,于是,只能在第三方设置主场。

比如,上海两支球队在大连设主场,说的是主场,但训练还是在上海,到了有名义上主场比赛的时候就飞过去,而且还没有观众。第三阶段快结束了,第四阶段在主场在哪里仍然是未知数,也许是海口,也许是其他什么地方。再比如深圳队主场也不在深圳,而是广东省其他地方。此外,北京队、河北队、沧州队、天津队等在京球队和环京城市球队也选择了中立主场或第三方主场。

所谓主场就是“在地化”,不在本地打主场,那叫什么主场?采用了主客场制,就是能够与球队的拥趸或粉丝或忠实球迷能够亲密互动,既然大门紧闭,那是什么主场?如若不能做到,何必如此劳师远征?

5、亚冠名额硕果仅存

在亚洲范围内,还有一个亚冠比赛。亚冠比赛是亚足联主办的,由亚足联会员下的俱乐部参加。但是,各会员最终参赛球队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前几年,中超球队基本上是“3+1”,其中的3是指中超联赛冠军、足协杯冠军、联赛第二名,另外那个1则需要参加附加赛以争取参加正赛的资格。由于前几年中超球队外援水准比较高,所以参加正赛的球队实际上是4个,而且经常有球队进入亚冠八强乃至四强,甚至有个别球队还两次拿到冠军。

今非昔比。最近两三年,因为YQ问题,中超球队出去、进来都不方便,要么就选择不参加,要么就派年轻球员或清一色的替补去应付。可想而知,成绩很差,可谓惨不忍睹。

每年亚足联在给各会员分配名额的时候,恰恰就是根据过往年度中超球队在亚冠表现和国家队的表现综合计算出来的。以前是每两年计算一次,现在则改为一年一次了。亚足联从2021年开始,在亚冠席位分配方面改为一年一定,即2021年确定2023年席位、2022年底将确定2024年席位,以此类推。

由于2022年中超4支球队有2支放弃参加亚冠比赛,另外2支成绩差强人意,有媒体人士说中超亚足联技术分降至第16位,2024年亚冠名额为1+0。如果属实,可以说是历史最差。目前中超在亚足联技术分排名不仅落后日、韩,还落后于港、马、越、泰等地之后,排位东亚第7,在整个亚足联会员中排名第16,这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其下滑速度之迅猛,简直是令人瞠目结舌。

6、升班马成绩不俗

2022赛季,在追求粗放式发展的指引下,中超球队由16支扩容至18支。于是,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一年晋升4支球队。这些升班马分别是:武汉之三镇、浙江队、成都之蓉城、梅州之客家。

在共计34场比赛中目前各队已经战罢19场,超过一半。从积分榜看,三镇47分,排名第一,而另外3个升班马浙江、成都、梅州分列第5、7、8名。总体上,升班马名列前茅,表现不俗。

升班马整体强势出击,其中的三镇前年是中乙冠军、去年是中甲冠军,如果今年再来一个中超冠军,三年中上演由三级联赛冠军到次级联赛冠军再到顶级联赛冠军的“凯泽斯劳滕奇迹”,不是说没有可能性,只是说它是“奇迹”。既然是奇迹,一方面说明概率比较低,另一方面必须是各种“条件”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存在。

升班马,包括按照往年正常晋级只有2支球队而第3、第4名也都强势崛起,说明在强力外援流失后本土球员之间在总体上并没有多少差距。相反,以前在顶级联赛中依靠强力外援呼风唤雨的球队一旦失去了这些外援,很可能也是风雨飘摇。在打完19场后,进球榜前20名球员中外援占16人,本土球员只有4人,需要知道,各球队一线球员30人外援最多只有5人,有的球队由于种种原因只有1-3人,个别球队甚至为0,而恰恰是外援为0的这个球队曾经长期垄断冠军,现在只能在保级圈苦苦挣扎。

图2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超糗事五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