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40|修养篇:思想品德(3)



公文用典的“修养篇”:针对个人素质修养的要求,切入微观场景,以典说“情”,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激励提升人生境界,修养内在素质。包括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读书学习、生活情趣等方面。

0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范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选自202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典故出处】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涵养浑厚有厚德的人,就好像是初生的婴儿。

【典故解读】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哲学。在老子看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回到婴儿和赤子的状态。

因此,老子真诚地赞美婴儿与赤子,把厚德之人比作初生的婴儿。这样的人,毒虫不螫咬,猛兽不扑捉,凶鸟不搏噬;筋骨柔弱,但拳头非常坚硬;不知雌雄交合却始终挺勃,这是因为精气充沛;整日啼哭而嗓子不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



【场景应用】

在当代,“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句典故,常常用来教育党员干部惟有不忘初心,才可方得始终,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让初心和使命在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铸牢、思想深处扎根。

【范文赏析】

人民日报这篇评论员文章写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开篇就引用了典故“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开门见山,不仅呼应了文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更是表明了我们的党永葆赤子之心,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由此引出全文,不忘初心,初心如磐,就是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让初心和使命铸牢在内心深处、扎根在思想深处。



06.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范文】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纪法意识,对一地一域的政治生态和干部队伍的作风面貌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治人者必先自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内容。(选自2021年6月8日解放军报《用有效监督管住“关键少数”》)



【典故出处】

语出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处于上位之人的品德好比是风,处于下位之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风吹过草上的时候,草一定会倒向风的方向。

【典故解读】

文中的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权臣,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如果杀掉无道的人,以此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上杀戮呢?您只要自己想行善,那么百姓也会跟着您行善。”

接着,孔子就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作喻,表明上层执政者的道德品质是风,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质是草,风吹草伏,只能以德化民。



【场景应用】

在当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典故,常用来强调领导做好垂范表率的重要性,要求领导干部发挥好“头雁”作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范文赏析】

解放军报这篇文章的中心论题是“用有效监督管住‘关键少数’”,文中引用典故“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强调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示范引领,对于一地一域的政治生态和干部队伍的作风面貌至关重要,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民心顺不顺,领导负责任,因而只有抓住“关键少数”,才能管好“绝大多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文用典40|修养篇:思想品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