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艺术自14世纪初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意大利人乔托·迪·邦多纳所开启,至文艺复兴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再经巴洛克时代到洛可可时期,西方艺术的中心从意大利迁至法国(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以及半自传人性的枷锁中都提到过在法国的学画经历,虽然是学画,但又不单单是学画,日子中充斥着咖啡、酒馆、令人兴奋与痛苦并存的爱情,以及囊中羞涩时时感到饥饿的肚子)。
古典主义绘画主要围绕着故事转,离不开宗教、神话、历史等背景,而从法国画家塞尚开始,绘画回归本质,状态和色彩才是一幅画的主角,而非情节,塞尚主张运用色彩对比来表现物体,而非传统的明暗关系,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可是这次的展览里没有塞尚,虽然没有,但还是使我对西方美术史加深了一些了解,其实美术和时尚都是轮回的,在画中,从注重宗教故事的古典主义,到有“氛围感”的浪漫主义,再到更“模糊”的印象派,后面越来越抽象的未来主义、形而上,再到后面又有人开始回归古典,用经典复古的眼光看世界,这和当今的时尚流行趋势也展现着异曲同工之妙,好比说现在流行的“中古”“vintage”,还有最近电视里的“许半夏穿搭,都是对上个世纪的审美认可(用“上个世纪”这个词我自己都吓一跳,但确实如此呀),这么说来,也不知道人类的发展是不是一个轮回呢?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又要出门打猎了。。。扯远了哈哈。
说回来展览,本人起了个大早,赶在博物馆刚开门10分钟后就“杀”到现场,说实话这还是第一次起这么早来看展,走到展厅门口验票过后,心脏砰砰直跳,跳个什么劲儿呢?我也不知道,在远远地还没还没看清正式的展品前,感觉他们挂在墙上在对我招手,仿佛也像我一样起了个大早,不是为了上班,也不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在大周末的早晨与我见一面,聊一聊我们的的故事与“人(画)生”。
进门首先游览了一遍墙上对各种“主义”的介绍,看的云里雾里,不过想起不知哪位画家说过“与其搞懂各种主义,不如沉浸在艺术中亲身体会”(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转身欣然去“拥抱”展品了。
《浴女》1884年,弗朗西斯科·海耶兹
米兰19世纪中期艺术家,早年受古典主义影响,庄严肃穆,后逐渐呈现出浪漫主义氛围。此幅绘画描绘了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林中沐浴后休憩的场景。
不得不说,浪漫对比古典,就是呈现的整个画面更梦幻、暧昧,使人觉得更亲近,古典中,女神高高在上,使人望之生畏(敬),浪漫主义中女生亲临人间,让广大民众开开眼,lol。
《被中断的游戏》1867-1868年, 阿德里亚诺·切乔尼
这幅画真的有经验到我,整体的色系呈莫兰迪色,尤其是墙面、门框与地脚线的色彩搭配,都呈现出与莫兰迪相似的令人舒适的感觉,以门框为框线,景深来展示内容,也是值得借鉴的摄影角度。最让我欢喜的是背向我们而坐的女士的裙摆,硬挺的材质垂在地面上,褶皱都是生动且温柔的。
《卷毛线的姑娘们》1880年, 奥多阿尔多·博拉尼
这幅画在我去看展的前一天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主要是对后花园的景色描绘的很细致,尤其是爬在墙面上的藤条和零零星星开出的红色的小花,在成都也是处处可见(成都大多数都是三角梅,不知道博拉尼画中的是什么花呢?) 但在现场亲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却没有非常惊艳。
画中女孩手中拉长的毛线让我有点出戏,可能因为是白色的,而且并看不出来是毛线的质感,感觉更像是在拉面条,而且我认真看了好久也没看到女孩的腿,可以说是很玄幻了。不过旁边站立女孩的手链倒是很吸引我的注意力,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了银色手链的光泽感和垂坠感,仿佛能想象到银色链牌在下午的日光下被反出一刹那光芒。
《学习》1875年,安东尼奥·曼奇尼
铛铛铛铛~ 以下就是本次展品中我最喜欢的一幅画啦,讲道理这一幅画在我备课的时候被我完全忽略掉了,我甚至没有在备忘录中留下一个字(关于画作或作者介绍),可是当我走到这幅画前,我被这幅画看似隐忍实则可以用‘扑面而来’形容的情绪所触动,脆弱、彷徨、天真、迷惑,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曼奇尼想要表达的东西,可是小男孩纤细的手腕,微张的嘴唇、破旧的书角、和窗外灰暗的天气,都营造了一股说不出的孤独,儿童会孤独吗?我觉得会的,只是在那个年纪,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孤独,不懂什么是命运,也不会思考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手中的书想教会我们什么。作品介绍中写道:画面中成摞的书、地图、衣服及杂技用的绳索等,穷学生作品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映射出画家困苦的童年记忆和辗转的求学经历。
回来后我又搜了一些曼奇尼的作品,他笔下的孩子总透露着一些惊恐和无措,想来是他人生经历的映射。
不过话说回来,画中小男孩的小臂是不是有点太长了?感觉比例有点不协调,是不是欧洲的小孩天生四肢就更长?lol
《妹妹》1911年,普利尼奥·诺梅里尼
这幅画的尺寸比想象的大很多,大约有2米多的样子?(我的视觉量尺很差劲),画中展现的是画家诺梅里尼的妻子塞尔达和孩子劳拉、奥罗拉、维托里奥的组合画之一,等等,作品介绍明明还落下一位,右下角明明还有一只猫猫崽,做功课时不仔细看时确实会忽略,所以现场看到的时候觉得很惊喜,猫咪亲热的侧身蹭着小主人的脚边甚是可爱,猫猫也是重要的家庭成员嘛,所以我们特意上前拍了一张猫猫特写,请君观赏~
《安茹码头》1925年,莫里斯·郁特里罗
郁特里罗,一位活到72岁的画家,画了一辈子巴黎的大街小巷,艺术天分来自他的母亲苏珊娜·瓦拉东,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人,长年混迹于蒙马特高地穷画家中,几乎做遍了他们的模特,德加、雷诺阿、劳德累克等人的画多次出现她的身影,被画的次数多了,瓦拉东也上了绘画这条船,自我培养成了一位足以列入西方现代绘画史册的女画家。
郁特里罗的画透视难度高,看多了很多浪漫主义、印象派后,突然对如此清晰的风景画有一些不适应,可是等真正开始审视的时候,不得不对无数的细节而发出感叹,连看画的时候都想拿一个放大镜的我,难以想象画家是以怎样的耐心去刻画每一个房屋、每一扇窗户甚至每一块砖瓦的。
除此之外,郁特里罗对树枝的设计最让我惊喜,初看时最容易忽略的树枝,竟是用红黄蓝绿不同的颜色去一点点刻画的,作为一个不会画画的人,若让我自己画树枝,我可能只会画棕色的树干和绿色的叶子,而看过大师作品之后,我感觉我看世界的眼光也变的不同了,树干就是会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方向儿反射出不同的颜色的,大师不愧是大师,技巧总是隐藏在每一个细节里,但只要认真去看,一遍一遍去看时都会不断地给你惊喜。
《高举双臂的裸女》创作时间不详,亨利·马蒂斯
我不太懂素描,只觉得这幅画对模特状态描绘的很生动,感受到模特的松弛与坦然,下面只能抄一段作品的介绍了:
马蒂斯不仅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国际性现代艺术运动先驱。这幅作品突出展示了模特的身体特征,线条般的身姿显得松弛,似小憩时刻。
《园丁》1889年,文森特·梵高
作品介绍节选:1888年,在巴黎度过两年不如人意的时光后,梵高追随阳光和色彩,来到法国南部阿勒尔,次年因精神疾病频繁发作住进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在这里他描绘周遭的一切,并创作了这幅《园丁》。该作品取材于精神病院的花园,人物的原型可能是他在这里认识的一位农夫。以此为开端,梵高重新关注农民生活,回归到其在荷兰纽南第一个创作时期的米勒式主题,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米勒:查了一下,可能指的是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近代史山上一位受人爱戴的画家,出身农民家庭,在巴黎求学时因为出身和贫穷受人嘲笑,一度以画“下流”画为生,后面决心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后寄居在枫丹白露巴比松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派,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
重新回到梵高的这幅《园丁》,来看展之前,就在网上看到很多帖子里都提到这幅画在本次展品中的受欢迎程度之高,而可能是因为我到的早的缘故,并没有什么人围在展品前拍照,大家几乎“平等”的对待每一幅画作,这使我为在场的展品们感到开心。对这幅画我也没有太深的感受,只能说对后面花园风光的描绘确实富有梵高的风格(用外行话总结,这位先生的画就像用粗毛线团织出来的,一条一条的),对梵高的众多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陈丹青老师在他的节目《局部》中讲过的挂在他家中墙壁上的一张画片,叫《海边的渔夫》,他讲他的一位画家朋友来家里做客(忘记叫什么了),背着手,把脸凑近“渔夫”,沉着脸沉默的看了许久后说了句:“艹,画的真好”,我也真想有机会亲眼看看这幅让人看了骂脏话的好画!
《弗朗哥的梦幻与谎言》1937年,巴勃罗·毕加索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经过3年战争,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实行独裁,从内战一开始毕加索就卖画从经济上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1937年西班牙政府委托他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为西班牙馆画一副壁画,西班牙内战期间,法国当局把它作为宣传品用飞机散发到佛朗哥占领区,起到了鼓舞人民起来反抗和揭露专制主义罪行的作用。
毕加索的大名想必人尽皆知,但真正看过的画作却寥寥无几,我对他画作的印象竟停留在蜡笔小新里面,小新的妈妈带他去看毕加索的展览,小新的“屁股舞”。这次来看了毕加索先生的壁画,也算是对他的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确实很抽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好像还不具备),一边看一边满脑子的问号,隐隐听到旁边两个女孩子也在讨论看不明白,如果我们大多数人站在这组壁画前都看不明白的话,那当年法国当局把他当宣传品的时候又有多少民众可以看懂呢?真的可以起到宣传和鼓舞的作用吗?
《自画像》1925年,乔尔乔·德·基里科
作品介绍:这幅画是德·基里科于1925年“第三届罗马双年展”上展出的两幅自画像之一。尽管公众反映平平,基里科本人却因成功试验了“蛋彩画”技法而非常满意,并指出蛋彩画技法在这幅画中得以彰显,尤其体现在眉毛睫毛等细节刻画上。
蛋彩画知识点: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是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成的画,多画在表面敷有石膏的画板上。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为画家重要的绘画技巧。文艺复兴时代曾获得辉煌成就,到16世纪后,逐渐被油画取代。蛋彩运用在壁画上称为湿壁画,有不易剥落,不易龟裂,色彩鲜明而保持长久的特点。(陈丹青老师的局部第三季就是着重讲湿壁画的)蛋彩的调配和绘制程序技巧复杂,配方很多。不同配方(好像还有加醋的,为了杀菌和更有流动性)、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亦各有特色。蛋彩多为透明颜料,制作时须由浅及深,先明后暗。石膏底子吸水性强,通常多以小笔点染。
《赫克托告别安德洛玛刻》1931年,乔尔乔·德·基里科
“形而上的艺术,平静中有着不平静,似乎难以预料之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1978年)
作品介绍:这幅画是《赫克托告别安德洛玛刻》的众多版本之一,初稿为基里科1917年在费拉拉绘制,现存于米兰马蒂奥利。除背景中侧幕的折角不同,本幅作品几乎是对初稿的精准复制。“告别”主题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频繁出现在基里科的系列画作中。
现场看来的感觉,就是觉得这幅画又抽象又具体,不是模糊的天马行空,而是基于几何、生活碎片、真实人体结构的一种想象与延伸,虽然我看不太出来“告别”的情绪,但还是叹服画家的想象力与建构能力。
同时展出的,还有基里科的另一幅作品《令人不安的缪斯》,也是备受关注的一副画,我可能看的太认真了忘记拍照了,这幅画的氛围感很强,看到的时候真的觉得令人诡异的“不安”,这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形而上”艺术。
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介绍:是形而上画派(Metaphysical Art)的创始人之一,并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基里科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空无一人的建筑、无脸模特、各式各样的石膏像以及长长的日光影子,这些如梦似幻的元素融合了现实世界与非真实时空,不仅体现了他对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直觉、幻觉和潜意识的认识,还反映出他借由绘画所要传达的形而上观念——对无意识的、直觉、幻觉领域的探索,对艺术的内在情绪与象征精神的强调。在他看来,古老神话中所表达的世界的精神,存在于可见的有形物质下,而他的创作正是在努力揭示这些迹象。这也是他形而上艺术的主要特征。
《桑托斯皮里托的渔民们》1924年,乌巴尔多·奥皮
奥皮是“意大利20世纪运动”的七位发起者之一,受其运动影响,注重古典主义复兴。
所以说,看来不仅仅是时尚,艺术也是一个轮回呀,画中人物虽然穿着简单舒适很现代,但整体确实透露着古典与宗教氛围。
《托内尔码头》1938年,菲利普·德·皮西斯
皮西斯即使画家也是诗人,他的画偏向一种“速记”,是用画笔点触画面,留下一滴颜色,再用笔柄或反比将它抹开。其他部分则不做处理,任由白色画布暴露。
《医院》1927年,费里切·卡索拉蒂
在看过了未来主义、形抽象、形而上艺术后,卡索拉蒂的这幅《医院》让人眼前一亮,平和、沉静,色彩明亮但简洁舒适,对于观赏者来讲是一种视觉享受和心灵抚慰。
《拆除街区》1939年,马里奥·马菲
作品介绍:马里奥·马菲与妻子安东尼埃塔·拉斐尔共同发起现代艺术运动“罗马学院派”、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法西斯政府拆除城市建筑的历史事件,艺术家本人的房屋也在被拆除之列。
若单纯阅读作品介绍,我想象这幅画可能是悲戚的、愤慨的,对法西斯表现严重不满与抨击的(大致的感觉可能会想前面提到毕加索的弗朗哥宣传壁画),但抬起头望向作品的画面,却觉得画面是温柔平和的,想来作者是想保留人们居住房屋的大致样貌,好比我们回想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时,总是带有温情的滤镜,记忆深处的家乡,温和、迷人,或许不够发达,不够“大都市”,但是却永远可爱,它所带来的情感价值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受伤的硫矿工》1952年,雷纳托·古图索
现实主义风格,揭露了当时西西里岛剥削儿童的社会问题。
这幅画让我想到了最近在读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其中黄原地区双水村孙玉厚老汉的二儿子-孙少平,就是“逃离”故乡,只身到铜城“掏碳”,书中详细描述了厂中那“黑色的世界”,穿着酸臭破烂衣衫的工人们,在随时可能吞没几条人命的井下、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中,干着最苦累的活计,讲着粗俗的笑话,连被人开玩笑把粪便抹在脸上也不当回事,这样的生活真是让我一个当代被家里“宠”大的孩子所吃惊。我想书中的孙少平与画中的孩子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少平上学时因为贫穷儿饥饿的瘦弱贫瘠的身体,却在工作后沉重的工作中锻炼出来壮实的肌肉,两者在画中的孩子身上都有体现出来。想来,在不同时空的不同地点,总是有背负着生活或命运的重担的人在艰难的喘息,这使我们生活在幸福富足生活中的人对世界其他的人类可以抱有一丝同情和怜悯,希望可以关注到这些苦难,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企图“拉他们一把”。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46位顶级西方艺术大师的62幅艺术杰作,而我仅对其中的一部分做了记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次展览中,每个人心中也会有不同喜爱的作品,只要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所爱,收获一点点的启发,那就是值得的。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