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经之卷耳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高冈崔嵬,千年悲风,思极入骨,解忧杜康.
后世的登高怀人,思人消瘦,饮酒解忧都是从这源远流长.

卷耳有二诗合一或两人合作之争,我认为没有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一句与二,三。四认为有断层和性别之分,我到不这样认为,这四句诗是外文绮交,内义脉注的,为一个人之作。

卷耳背景:
兵农合一:"令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兵农合一,军事将领也不全是专职,此诗中的女子丈夫可能有战功,周代有战功者,可赏俘为奴。
劳役:周朝是有兵役与劳役,周朝天下初定,放马南山。女子所怀之人,应是服劳役的可能大过服兵役的。因为马在家,人却服役。周朝是兵农合一,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家中有马是一件正常的事.
卷耳:长于高山石间,形如耳卷,于乱石间而耳卷.
故采卷耳与放马南山是可以同时而为。
此诗是女子丈夫服劳役而离家,女子留奴在家,自已采卷耳而牧马,登高怀人之作。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在高山的石间摘采呀摘采呀,怎么都采不满。此句留白之意,就是女子无心劳作,任时光流逝,却没有什么成果。这句伏笔,女子无心劳作,却独采卷耳,因采摘而需登高,登高而可望断天涯.其目的不是采摘,所以也就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叹惜我心中相思之人,为什么遗我在这空空的大道之上。凄凉无助之感表露无遗。此诗所贵在于无怨,涣涣华夏,唯我周南.就是周南所有的诗,都没有政怨,夫服劳役,妻子并不怨政,对比其它的风类似之情,就理解人文为何独标周南.礼坏乐崩这个过程可以从诗经的诗序上去理解,再配制度,人事,春秋以对比.周南之可贵,人文之美,百姓之福就出来了.

卷耳怀人,吾怀周南.维以解忧,此风杜康.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登高而上,高山险峻,我的马都疲累得蹄软。女子为了极目天涯望怀人,极力上攀,不顾马之劳累.马尚如此,那人呢?女子心中的思念化为力量,不顾自身之劳累,只求登高望远.又反证了不盈顷筐,女子并没有采摘,而是不停的爬山登高,牵马而行.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女子知道这样也不是办法,什么事都做不了,魂不守舍,所以要去中断这样的思怀.我要装满酒坛,随时好喝了却相思,只有这样才能中断心中的思念.极具悲情与艺术感染力.“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女子却是以酒浇浓情,断此相思。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女子牵马向更高的山顶攀去,马儿又瘦又黄,疲累饥病。
这句与上句一起,形成叠加,也暗示了光阴流逝,女子日日采采,日积月长,一次比一次攀得更高。极目所至,怀人影叠。从此千年,登高之情,不绝后世。健壮的马儿也又瘦又黄。那人呢?“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怎及这“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我斟满大杯的酒,来疗这永恒的伤,情伤红豆泪,千年图一醉。相思成疾。永怀与永伤,思念已入骨。从装满酒坛方便随时喝酒到大杯痛饮,从了却永怀到疗冶永伤。情以如刀,刻骨而铭。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不能在登高望远了,受阻高峰,也因为马儿累病了,家里的仆人也累病了,无法再承担全部的劳作,女子要照顾马儿,劳作家务,无法再去登高怀人,思念却不能平息,为何这般,唉,长叹短叹。
相思的精神力量这般强吗,马与仆人都受不了,疲累而病,女子也应只是心性坚韧,身体在疲劳,酒浸,思伤之下,被一股相思之情强行支撑罢了。感人之处,不在言表。

此诗有特别多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喝酒,骑马,仆人,女子写作场景的变迁,不少学者自设牢笼。我认为这些从人性,人情,时代上都能解开,为什么女子不能喝酒,就算不能喝,为忘情而饮,不是更感人,女子不能骑马,那家中男人不在,马如何放养?平民不能有仆人,那兵农合一的战功不赏吗,赏战俘而化劳力是非常普遍的,周南本是周朝之核心,所居之民有带战功的是正常。兵农合一,低阶的将领都不是专职或贵族子弟,而是有能力的平民子弟,丈夫服役可能是因为赏识,自身能力强,服役的时间特别长。女子伤而不怨,没有怨恨任何人,政。这也说明了当时为政并无过失。

此诗开了许多先河,源远流长。后世影响甚大,许多诗人、豪杰的诗都能溯源于此。
诗中的递进,对比,留白,伤怀都极具感染力,而写作手法场景穿插,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动人心魄的诗作。

思而不怨,唯以自伤。衣带渐宽,登高怀远。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诗一出,润泽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诗经之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