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过去的2022年,几乎每个人都在摇头,说这是太糟糕的一年。如果把人类过去200年从好到坏次序排名,2022年能排第几呢?能排进前100名吗?对啊,过去200年,一战、二战、冷战、越战、大饥荒、疾病大流行、经济大崩溃,和这些灾难相比,2022年只能算是很平常。拉长历史的眼光,你会发现意外和苦难其实才是人类文明史的常态,平和喜乐不过是偶然的中场休息。我们不能高估自己的感受力,200年后转头看2022年,一定和我们今年感受的完全不同。也许2022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也许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年。
再怎么说,2022年,总算过去了。这一年很多人过得都不容易。既然不容易,就意味着其中一定沉淀了很多经验。趁着离过年还隔着两天,整理一下这一年的想法,带着这个思考,进入新的一年。
阿兰·德波顿说过一句话:“对失望最好的反击之一,是很多事情正在进行”。我们生活中经常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评价,有的评价总是对我们很失望。那怎么办?你说,那就更努力啊,把事情做好啊。这不现实。我们的能力总是有边界的,不可能事事如意。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做的事,从一个点变成一根长期的线。也就是通常说的,做一,看二,想三。手头做着一件事,同时盯住很多正在进行的事,还要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不断的修正目标,也不断地根据目标调整现在的姿态。这个时候,旁观的评价者不管说好说坏,都会显得很无聊。当事情是一个点的时候,你通常是在为别人做事,并接受别人的评价。当事情是一根长期的线的时候,你通常就拥有了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我看过一本名人自传,具体是谁的已经忘了。同一天他的记载是,上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下午,我去游泳了,游得不错。关于游泳的记载比世界大战篇幅要大得多,游泳这件事比世界大战对他这一天来说要重要得多。对,过去这一年,确实有很多全球、全国众人仰望的大事件。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沉浸在解决自己的问题里,越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越是这样。
所以,多年之后回望2022年,这一年在我们人生中的意义,应该不是什么北京冬奥会,或者疫情全面放开,而是我们在自己设定的那些议题上的那些重要的进展。我们不是时代议题的旁观者,而是自己的议题的推动者。
在宏观的外部冲击面前,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事,是非常少的。不用管那些宏观的变量,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和能做的事就好了。有很多工作。受疫情影响干不了了,那就停下来等着。也有的工作不受影响,那就继续好好干。外部冲击一旦过去,你会发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那些天天花大量时间感受冲击,琢磨怎么转为危机的人,而是那些不太关心冲击,把自己手头的事做好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核
22年累计学习了361天,将近700个小时,65门课程,听了358本书和6本电子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爽和能打,更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内核」。
内核大约可以说是把知识和经验内化,变成自我的一部分。而我们想要内核强大就要修炼这三种气质:超越身份思维、观念同步更新和价值观向下兼容。
先说“超越身份思维”,人可以分为「弱内核」和「强内核」两类。弱内核和弱内核经常吵,弱内核也很喜欢指责强内核 —— 但是强内核和强内核之间很少争吵。这是因为弱内核的人,因为各自所处环境和文化的不同,会对事物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而强内核的人能超越自身的环境和文化。
有个说法是人们的观点和行为首先是由「身份认同」决定的。弱内核尤其如此。老北京之所以维护正宗北京烤鸭,是因为他认为不正宗的烤鸭伤害了他作为北京人的荣誉。而这又是因为他无比看中“北京人”这个身份。强内核却能超越这种单一的身份认同。
弱内核各有各的观念,强内核的观念则是相通的。
还有“观念同步更新”,一般弱内核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但强内核的观念都与时俱进。
很多人并不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因为时代的变化往往领先于人们的理解。对弱内核来说这是坏消息,因为过去坚持的金科玉律可能会不好使。对强内核来说这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消息:这意味着未来总有惊喜,你永远都不会觉得彻底没意思,你总有盼头。
最可怕的不是看不懂,看不懂可以刺激你去设法看懂。最可怕的是认为那新鲜的一切都与你无关。
最后是“价值观向下兼容”,如果你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道理,你未必会比别人快乐。读书人有时候会幻想大家都羡慕知识多的人,其实不是的。大家的价值观不一样。从小经历过屈辱、认为外面的世界很危险的人,做什么事宁可自己做,非常不愿意依赖别人。而从小在安全友好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却很愿意接触不同的人,愿意跟远在天边的人相互依赖。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都讲自由,他们毫不忌讳地谈论什么「颠覆式」创新。而从事重复性劳动的人则认为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是法宝,可控才有效率。
有时候时代变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旧人最受不了的不是新技术,而是价值观冲击。
说把别人都淘汰掉我上去就行,那可不叫强内核。强内核要设法帮助和领导旧人。我们光知道别人“错了”还不行,我们还要能说服、至少能包容他 —— 为此我们需要知道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价值观。
借用陈寅恪先生的一个说法,你需要有「了解之同情」。那是极高的要求。
武当派张翠山要娶天鹰教“妖女”殷素素,大家都说不行,正邪不两立!张三丰却说:「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中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你说张三丰是不是超越了身份思维。
以前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一句「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就解开了众人的心结。你说邓小平这是不是向下兼容。
如果我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圣外王
一般谈领导力和影响力都是从外部出发,说你如何如何对外行动。但想做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得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
内心足够强大,对外部事物自然就能应对自如灵活处理,根本用不着动辄得咎,整天担心我做这个符不符合规定、做那个会不会得罪谁。没有强大内核,整天被外部事物牵着走,那就是德不配位。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内心,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外部事物。
用中国有句话叫「内圣外王」。内圣外王这个词原本出自《庄子》,后来被儒家拿过去,成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内圣」不是说你非得当个圣人,而是说你要有强大的内心修养;「外王」不是说你要当皇帝,而是说你要有领导力和影响力。所有先贤都认为,内圣和外王是相辅相成的,你得内外兼修。
年轻时的自己一直觉得,我就是个卑微的小人物,没有权力,每天都被他人支配,我何谈内圣外王呢?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渐渐仿佛多了些体会。
我记得一部短片有这样一个镜头,青年女化学家叫小北,她所在实验室的老板叫老杨。老杨是行业大牛,但是脾气不好。有一次小北找老杨讨论前一天交给他的论文,老杨一见面就说,你这篇论文纯属垃圾,我已经扔垃圾桶里了。
我们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小人物,被老板这样批评,应该怎么办。
小北接下来的这段话,你觉得可以写进教科书了。
小北说:“老杨,你说我的论文是垃圾,可不是吗,我写得的确不行。我每次读你写的论文,总会想你怎么能写得如此清晰明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跟你一起工作。去年秋天你给我提供这个职位的时候,我真的太兴奋了。咱们现在这个研究成果非常重要,如果我这篇论文能写好,它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论文已经这样了,你看看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我想跟你学习怎么把论文写好。”
老杨态度立马好转,他赶紧把论文从垃圾桶里翻出来跟小北一起修改。
小北这段话里至少能找到五个谈话技术 ——
1. 一上来就说“可不是吗”,先用认同提醒对方咱们是一伙儿的,别误伤;
2. 表达赞赏,调动情感力量;
3. 帮对方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虽然论文写得不好,但研究做得不错;
4. 重申双方共同的价值观,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论文产生影响;
5. 提出具体行动方案,以此建立起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小北只用了35秒就把这些信息全给到了。这些技巧我们都很熟悉的,再怎么说也是学过“关键对话”、“谈判技巧”、“非暴力沟通”等等知识的人,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里真正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番对话中,小北和老杨两人,究竟是谁在领导谁?
答案显然是小北在领导她的老板老杨。这就是领导力。领导力比的不是岗位指令顺序,而是内核的大小。小北真正了不起之处并不在于她使用了那些技术,可能她根本就没想过用套路 —— 而是她内心的强大,可能比老杨还强大。否则畏敌如虎,一见老板先矮三分,什么套路也使不出来。
领导力不是外部的地位高低,而是你内在的选择,是你能不能在自己辐射范围内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这才是“外王”,是广义上的领导力。
领导力不是说你非得指挥谁、调动多少资源、安排什么事儿;领导力也不一定非得使用什么套路或者权谋。领导力是你能不能、你敢不敢让人、让事情产生积极的改变。
领导力是真正的「做自己」。
多数人都是按剧本走,别人安排啥就干啥,那等于是工具人;只有当你跳出剧本,施加一个主动性的时候,你才算活出了自己。
有一家老人院问了很多临终的人们一个问题:“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答案有“我真希望我没有那么用力工作”、“希望我有勇气表达感情”、“要是一直跟朋友保持联络就好了”等等,
但是排在第一位的是 ——“我希望我有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期望的生活。”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那些为别人而活的最后都后悔了。但人生总有这样的矛盾,你要想多赚点钱可能就得放弃理想;你要想升官可能就得低头;你要想夺取功名利禄,就不能花很多时间搞业余爱好……
这些矛盾本质上是你“内心想要”,和“外部世界要求”之间的矛盾。
泽娜·希兹的《恍惚在思考中》说读书人应该修炼自己的精神内核;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里说 —— 决定你成功与否的不是你的内核也不是你的业务表现本身,而是世人对你业务表现的评价。面对这个成功定律,人的才华和野心是两个不同的维度 ,内圣和外王是两回事。
古代精英对「知行合一」有过很多讨论,但是关于内心和外部如何统一,其实是直到现代才成为普通人面对的问题。过去每个人都是某个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你或者属于亲族、或者属于单位、或者属于某个组织,你会认为按照集体的期待去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只有到了今天,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和自由,才谈得上“做自己”这个选项。
对某些人来说,“做自己”的意思就是“我现在终于可以不管不顾放纵一把了”。
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自我。一个更真实的自我,必须是人的直接本能之后的某种东西。
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人脑是个「多元政体」,人在每一时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欲念,你必须在众多想要的东西之中追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你今晚很想和朋友聚餐,但同时你又想把明天要汇报的材料写完,而你更想要的还不是那个汇报,而是通过汇报去影响公司的决策,不过你真正想要的还是通过那个决策对社会做出正面的贡献……这里的每一个想要都比前一个更高级。如果现在有件急事儿比公司那个决策更能体现你的价值,你可以放弃那场报告。
有这样的自我发现,我们面对各种局面就不再只有本能的反应。你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找到了自主的余地,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掌控。这就是「内圣」。
但光有内圣还不够。为了成功,你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联系。有时候你有美好的愿望,可是别人没有这个愿望;你想把事情做好,可是别人的心思不在这,那你怎么办呢?那只有用自己的内核去对接别人的内核,去激发他们最好的一面。这就是「外王」。
领导力就是为了跟他人追求一个共同的积极目标,我们要把自己和别人的优点都发挥到极致。如果你始终都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为成功创造了条件 ,也就是,你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是概率问题。
这样的要求是:光自己内心强大是不够的,你还得去影响别人才行。你不但要对自己有信心,还要对别人有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杂且矛盾
要发展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让你的内核与他人的内核建立连接,从而发挥领导力,取得成功。这不是老百姓的生存风格,这是做大人物的道理。当你有了一定的学识和经验,比如到了研究生或MBA这个程度,你就不应该再把自己当普通百姓了,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大人物就得有高要求。大人物的行事作风是既要有一个坚定的内核,又能灵活处理外部的事物。
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各种情绪,不能遇事一点就炸。很多人认为自控和自由是矛盾的,觉得权力越大就可以越任性,其实并非如此。权力大,你的确有更大的选择行动的自由,但是你没有选择行动的后果的自由。
在顺应世间法则的前提下采取行动,才能有更大的自由。这就如同弹钢琴,你有胡乱弹的自由,但你没有登上舞台去给观众表演的自由。只有当你勤学苦练,达到弹出每一个音符都符合音乐规律的时候,你才有表演的自由。不逾矩才能从心所欲,这就是自律带来自由。
其次就是避免一根筋。死命坚持某个理念,不顾现实一条道走到黑,那也不行。
任何信仰都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内在形式是你的基本原则、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外在形式则是一些仪式、习俗、各种禁忌之类。外在形式是可以变通的,我们真正应该在意的是内在的东西。
而内在的东西是相通的。如果你用内核跟内核连接,大家的信仰再不一样也未必不能交朋友。理解这一点路就走宽了。
马丁·路德·金是个基督徒,他搞非暴力抗议是跟甘地学的,而甘地信仰的是印度教。
甘地在印度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很成功,而他这个做法是跟托尔斯泰学习的理念,托尔斯泰是基督徒。
托尔斯泰提倡用耶稣的博爱搞非暴力抵抗,但托尔斯泰的灵感来自叔本华。
叔本华这个思想又是他从佛教和印度教里提炼出来的……
好思想就是这样一个传一个,可以跨越信仰体系,因为这些人的内核是相通的。
而最后,也是最高境界,大约可以叫做「千人千面」。
不同的用户打开购物网站看到的页面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网站对每个用户做了个性化的定制,这就叫「千人千面」。网站的内核只有一个,但是它会用最适合的方式跟每个人打交道。
《论语》中,不同的人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给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你可以说这是向下兼容,但我说这更是复杂思维的表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处理复杂问题的复杂人。
现代社会是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对于高级人才的要求往往是看似矛盾的 ——
* 既要求你快速适应变化,又要求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 既要求你性格外向,又要求你能够内向而善于倾听;
* 既要求你敢于冒险,又要求你谨慎而不随便下注;
* 既要求你仰望星空,又要求你脚踏实地;
* 既要求你快速决断,又要求你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
* 既要求你建立社交网络,多跟人了解不同的想法,又要求你善于独处,能够独立反思;
* 既要求你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要求你敢于说不,坚持自己的观点……
既要又要还要,你头脑中能容纳相反的想法,然后你还得保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这就是菲茨杰拉德说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
只有见过他们内核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有目的的生活
世间大多数人随波逐流,而有些人一看就器宇不凡,你能感到他身上有点东西。
长期沉浸于一项事业会让人挂相,常年的独特心态能直接改变外貌。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在塑造我们的形象。要不怎么有句话说「每个过了四十岁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气质是修行出来的。除了在生活中历练,以及从别人的人生中总结一些感悟。
还有一个方法是思想实验。我会把自己代入到历史上那些大人物身上,“假设当时我是曹操,我会怎么做” —— 这也是陈寅恪先生说的「了解之同情」:你理解了那些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有看似矛盾的行为,你能同情他们的复杂心态,你自己也会慢慢变复杂。
我专门观察了很多能够激励人心的领导者,看看他们是如何跟对手、合作伙伴、家人、朋友互动的,他们的各种对话、演讲和会议,希望找到其中的共同点。结果发现这些人并没有使用太多明显的套路 —— 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五种「核心能量」,分别是“目的”“智慧”“成长”“爱”和“自我实现”。当你接近这些人的时候,你会被他们所感染,就好像他们在发光一样。
目的大概是你内核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结构,现在谈论个人成长、谈企业建设,都要谈目的。
什么是目的呢?我们必须先考察两个概念,一个是目标,一个是价值观。
「目标」,是你想做成的某一件具体事情。比如我想要考上大学、我想在年底之前升职为总经理,这些都是目标。目标有明确的“已完成”和“未完成”两个状态。目标能激励你行动,让你充满野心和干劲,所以目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但是目标有个大问题:如果一个目标总是实现不了,你会感到绝望;但如果目标真的实现了,你的快乐并不会持续很久。你会感到无聊,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所谓“苦”大概就是追逐目标的人永远都不会真正感到满足。而我们都不想做一个只知道完成下一个目标的机器。
为了人生有长久的意思,还需要「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什么值得付出、什么不值得。价值观是很宽泛的,代表大致的方向,并不具体。
比如你的价值观是崇尚现代化,你赞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就算自己不做什么、每天看看新闻也会觉得很有意思。
但如果只有价值观,没有目标,那也不好。因为你会很松懈,缺乏野心。你固然可以每天静看花开花落欣赏世间的美好,但是你不会取得任何成就。
合理的人生应该既有价值观又有目标。而理想人生的所有目标,最好都是从你的价值观中提取出来的。你的价值观会有很多个取向,你最好专注于一个方向用力。设定并且完成一个个从这一项价值观中提取出来的目标,就是你的「目的」。
目的是一个以价值观为导向的目标系统。比如你有一个价值观是“崇尚科技”,那么你可以设定的一个目的就是“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为了这个目的你可以设定一系列具体的目标,比如“设计一个新产品”、“参与一项研发并取得专利”、“帮朋友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等等。
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目的既不可能完全实现,又可以随时实现。你能说你什么时候完成了“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吗?当然不能,你得为此奋斗终生 —— 可是你每天完成的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在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这样你就避免了佛家说的那个不满足之苦。
有了目的,你根据可利用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选择一个个符合价值观的目标作为奋斗的里程碑,这样每次都能前进一点,永不停止。
目的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随时调整其中的目标。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外部条件总在变化,很多事情是你不可控的。你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可是考研失败了。但你的价值观是热爱科学,你的目的是探索世界,这都不需要因为没考上研而改变 —— 也许你可以把其中“当科学家”这个小目标改为“当科学记者”或“科学知识博主”。
有了目的,目标既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也可以横向移动,这样你的人生意义就保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做傻事的智慧
在小说或者电影里,主角一定是做某件事做了一段时间,会抬头问一句“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的人。不甘于被支配,想要问问为什么,是现代人的觉醒。
这其实是一个我们在生活中也有用的能力,非得有这个能力,你才能过上比较正常的现代生活。
因为人有情绪、想法、信念和执着,所以保持正常生活并不容易
为了防止爆炸,你需要一个自我监测系统。你得学会以第三人称视角观察自己,评估自己当前的状态:我是不是生气了?我是不是想岔了?我现在的状态具备完全责任能力吗?一旦发现有任何问题,就不要采取行动,先把状态平复好。
这个能力有时候被称为「元认知能力」,也称之为「智慧」。
「智力」是能帮你更快更好地把一件事做成的能力,「智慧」则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能力。智力指引行动,智慧指引智力。
有智慧的人拒绝接受给定的条件,包括不完全接受自己的信念。他会问还有没有别的选项。他时刻对自身和周围真实世界的信号保持敏感,他会质疑情绪和想法,他能跳出自身的禁锢。
据说每个人每天会产生七万个自动想法。这些想法不自觉地就往外冒,其中有一些轻易地占据了你的头脑,让你陷入可能会做傻事的境地。你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俘虏了。
智者都说要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不被情绪牵着走,但并没有说要消灭情绪甚至干脆取消大脑的情绪功能。情绪是哺乳动物六千万年演化带给我们的思维快捷方式,情绪能让我们对局面做出快速而且相当准确的判断,而且对外表露情绪往往也很有用。
拿愤怒来说,它最基础的作用是让冲突的解决有利于自己。
被侵犯的一方感到愤怒,既让自己更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哪怕为此不惜牺牲对方的利益,也给对方传达一个明确信号:我不好惹,我随时开始战斗。这个明确的信号有利于以最小代价解决冲突。试想如果一个人被侵犯了连愤怒都不会,他在丛林社会里还能生存吗?
愤怒一方往往是强势的一方,愤怒能让对方高度重视你的话,能简单有效地让对方听你的。这使得有些人会策略性地使用愤怒。
比如一个妈妈上一秒还在对孩子发火,下一秒接到老师的电话马上变得和颜悦色,她似乎并不是真的怒不可遏,她是把愤怒当成了武器。
但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总有冲突要解决,总有时候你需要让别人快速重视你的话。
要不要当众表达愤怒之情,一般分三种情况 ——
第一种是无能的愤怒。表达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对事情毫无正面影响、而且会有负面影响。愤怒本来是强者的情绪。如果愤怒又不解决问题、人家又不听,那就会损害强者形象,被视为弱者。这种纯粹的情绪发泄,应该尽量克制。
第二种是策略性愤怒。就像前面说的那位妈妈,你其实并没有那么愤怒,那你为啥对孩子发火呢?这样的人不真诚,时间长了被人看破了就不好使了。
第三种是内心真的很愤怒,愤怒又真的很有用,这时候就应该大胆表达。这叫「发乎情止乎礼」,是健康的愤怒。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斯多葛派哲学说:我们的情绪不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那些*事儿*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那些事儿的*看法*引起的。而你的看法有往负面解读的倾向。
对付自动积极想法和自动消极想法的关键都是先识别到它们。当你陷入某个思考情境不能自拔的时候,要有一个自觉,意识到那只是一个自动想法。然后你可以尝试用一个相反的想法去中和它。……事实是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在关心自己的事儿,根本没工夫针对你。
逆境给英雄真正的礼物,其实是反思。
他们跳出那个框架,反思一番,重新认识世界,思维升级,改变之前的做法,才成了英雄。
有智慧的人不会被任何想法束缚到死,包括信仰。
智慧,就是你要自己做这个旁观者,观察自己,把自身当作一个变量。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说你愤怒的时候不要做决定,这是因为战场没有一定之规,你就得会做决策才行。而即便是这样,这个原则被后世贯彻得也并不好,明朝那些文官都是越愤怒越喊着赶紧出兵。
今天我们所身处的是复杂多元的社会,我们需要决策的智慧。
根据这个道理,新的一年我大概可以提出一个新的「三省吾身」:
我今天做决定时是否受了情绪影响?
我有没有被某个自动想法挟持?
我默认的信念一定是对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对立面
曾经看过一部片子,里面的男主是美国特勤局的,就是类似负责总统保镖的那种人。
有一天他和妻子在家,突然有个持枪的陌生男子闯入了他家后院,逼他们交出家里的现金和值钱的东西。
特勤局这位老兄心中暗笑,你知不知道你在打劫谁。他正在琢磨怎么做出最佳反应动作,他妻子突然对劫匪说了一番话。
妻子关切地说:“我不相信你会这么做。你是不是正在经历困难?我和我丈夫马上就要吃晚饭了,你要不跟我们一起吃?跟我们讲讲你身上发生了什么。”
结果劫匪真的放下了枪。他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吃了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吃完饭,特勤局老兄对这位明显是被自己的某种情绪劫持了的劫匪说:“你现在可以走了,我不会抓你。但是你得把枪留下。”于是那个人就走了。
第二天,那人又回来敲门。他说:“我不是回来拿枪的。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你们昨天挽救了我。”
我们想想这件事。特勤局官员的第一反应是自卫,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他妻子用了一个更高级的方法。当然我不是提倡遇到抢劫的应该设法团结劫匪 ,而是应该体会一下这个思路。
他妻子之所以敢那么说明显是因为察觉到那并不是一个职业匪徒,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劫匪和特勤局夫妇是处在一个尖锐对立的局面中。那个妻子面对多项矛盾 ——
* 这个人是来抢劫的,他肯定是个坏人,但是他内心可能是个善良的人;
* 这个人想要控制我们,但我们想控制他;
* 我不同意他当前的做法,但我也许会同情他之前的遭遇;
*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但这也是一个建立温暖联系的机会……
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妻子的做法不是我进你退零和博弈,而是邀请对方往高处走一步。为什么非得在“抢劫”这个框架内谈判?咱们跳到“交流”上去岂不是更好。
在更高点,矛盾可能被共识取代。这就叫融合对立面。
万sir的专栏里有一篇叫《科学思考者》的专题也讲过这个。妥协并不非得是双方都在自己的立场上往后退,更可以是往“上”走,到比当前各自立场更高的地方去找一个共同的立场。
这个智慧不但能避免很多冲突,对双方都有利,而且有可能让我们打开思路,找到更好的思维。
信念,也可以融合。信仰不同的两个人是几乎不可能说服对方的,因为“说服”是思想的零和博弈。但如果改为*借鉴*呢?
可能你的信仰中也有一些真理,我借鉴过来,融合到我的信仰中,我的信仰不就更丰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弃执着
执着这个词应该是出自佛学,意思是一定要得到或者一定要拿住什么东西。佛学认为执着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应该学会“放下”。
那你可能说,这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不执着于胜负的人怎么能有野心呢?没有野心怎么能去奋斗呢?怎么能成功呢?但是你也肯定听说过,「胜负心」是高水平比赛的障碍。
其实我们可以既有野心,又不执着。秘诀在于,你要盯着的,是你的表现,而不是你表现的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经有一位传奇篮球教练约翰·伍登。他说:在校27年里我从来没跟球员说过像这场比赛一定要赢这种话。
伍登说我每次都是要求球员在比赛中付出最大的努力 —— 以至于比赛结束的时候,你应该为你的表现感到自豪。只要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最好的自己,胜负和分数是不重要的。
而伍登的秘密是这个不强调赢只强调表现的做法,反而能赢得更多。
这就是「不执着」。专注比赛但忘记胜负,你才能有最佳发挥。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有一句话:「不要瞄准成功 —— 你越把成功作为目标,你就越不容易成功……成功是不可追求的,它只会跟着你过来。」
比如求职面试。不执着,就得这么想:哪怕没有你,对方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没有对方,你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现在你们只是看看双方的机缘是否正好吻合,探索一下在这个时候合作的可能性。这样的心态能激发双方的好奇心,也更容易拿到合作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长与升级
传统教育强调义务和责任胜过独立和自由,不鼓励个人发展壮大。
我们从小到大听的都是什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之类。如果吃苦就能造就伟大品格,中国早就是个君子国了。养成优秀性格的目的不是为了做老实人,而是要内圣外王,壮大自我,改变世界。
乔布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强硬的内核,说我这一生不为追求发财,我要启蒙世界。他十九岁去印度寻访大师学习禅宗和冥想,又受到“计算机和社会”使命的召唤回美国创立了苹果公司。但这只是乔布斯1.0。
而1.0版本的乔布斯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自诩强大,对人骄横跋扈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而且还特别记仇。前女友给他生了个女儿,他也不认。苹果的产品有过耀眼的成功也有过巨大的失败。1985年乔布斯30岁时,被自己的公司开除了。
然后我们得到了乔布斯2.0。1997年,42岁的乔布斯重返苹果。身边所有人都注意到,乔布斯变了。他变得非常乐于跟人搞好关系,向人学习,吸取别人的想法和灵感然后会把功劳归于别人,他还承认了他自己的女儿。乔布斯2.0和乔布斯1.0判若两人。
曾国藩30岁这年考中进士,到北京做了翰林院检讨,立志要当圣人。那时曾国藩年轻气盛,也读了一些书,就给皇上写奏折,说国家应该如何如何改革。起初还好,后来他看皇上有缺点,说你自身也得改……皇帝十分感动,然后冷落了他。曾国藩一看在北京待得比较郁闷,就找个理由回湖南老家了。太平天国起事,曾国藩组建湘军,才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曾国藩1.0的行事作风,一定能让乔布斯1.0惺惺相惜。他打击黑恶势力,跟地方官场有很多冲突。曾国藩看当地州县有的腐败,有的办事效率低,很多事儿他就直接管起来了,不通过地方官走司法程序就办案。结果整个官场成了曾国藩的敌人。曾国藩心想你们是官官相护,而我占了大义自然理直气壮。有一次曾国藩被官场算计,差点让乱兵给杀了。但是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的确练出了一支强军。曾国藩打过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跟同僚关系始终不好,也恨皇帝给的权力太小。后来赶上父亲去世,就要挟皇帝,说我要回家丁忧,不再出山了。没想到咸丰居然顺势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当时太平天国正好由盛转衰,别人都在建功立业飞黄腾达,而曾国藩眼看失去了青史留名的机会。他极度苦闷,整天在家骂人,骂完官场骂弟弟,弟弟们都被骂跑就骂弟媳,鸡飞狗跳毫无办法。
就在这种情绪下,曾国藩读了一点老子庄子的著作。回想自己以前处处碰壁,是不是因为性格过于刚猛呢?他把跟上级和同事的通信都拿出来,看自己对待上级有时候嘲讽,对待同僚颇为看不起,意识到确实是不对。
曾国藩46岁时,给一些朋友写信,请求给自己提点意见。耿直的人总是有真朋友的,大家就帮他总结教训。特别是一个叫罗汝怀的人来信说,你知道办事得靠百姓、得让老百姓不怨恨你,但你怎么就不知道,要让官员也不怨恨你才行呢?你看你筹集银饷、抽税都是踢开官员另起炉灶,这怎么可能长久行得通呢?曾国藩把那两年看作他的大悟之年,他从曾国藩1.0升级到了曾国藩2.0。后来正好有个不算太好的机会,咸丰问他想不想复出,曾国藩非常积极地响应。结果人们发现曾国藩变了。待人接物周到谦虚,混官场如鱼得水,对皇上也客气了。
曾国藩和乔布斯的经历是不是很像,两人的1.0版就已经有超强内核,一看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们恃才傲物,都遭到了社会的毒打,然后顿悟升级为2.0版。那如果我们不走他俩这条路,一开始就融入社会,这好不好呢?这其实就是对上“会来事儿”,对下让人如沐春风,谨小慎微生怕出错……他们更有可能成为平庸之人,因为他们没有强硬的内核。
一个处处被外界牵着走的人就算在机缘巧合之下取得最大的成功,也是德不配位,将来会出各种问题。而我到觉得不一定非得先做十年1.0再升级到2.0,反而应该一边升级内核,一边升级对外界面。
如果一个人的内核超过了对外界面,他就看起来很粗野;如果用户界面特别友好而内核很弱,这个人就虚浮。
内核和界面都很好,才算君子。
我们毕竟只是个普通人 —— 但我首先相信人是可以成长的。
我们看到了乔布斯和曾国藩的1.0和2.0版本,但是没看到他们在1.0之前的alpha版和beta版 —— 再了不起的人,定型之前也干过傻事。
甘地小时候偷过他父亲的钱。曼德拉年轻的时候好战且嗜杀。林肯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政客,因为他早期竞选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嘲讽对手、诽谤、虚假宣传都用过。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就是个小镇做题家,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用历史作家张宏杰的话说,他“从气质到观念都是非常庸俗的。”性格不好就不用说了,而且整天没啥正事儿瞎玩儿,而且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挺虚伪:在这个人面前是一副嘴脸,在另一个人面前是另一幅嘴脸。曾国藩事后也看不起自己:我怎么是这么一个人呢?
人的性格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促成的,要转变自己的性格,首先要拒绝让过去禁锢你的未来。
曾国藩和乔布斯,他们的共同点是一开始都有一个勇往直前的1.0。我认为强人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不对,你会有一种难以遏制的想要改变的冲动。孙红雷不说吗?「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那些不冲动的年轻人大多不是因为拥有赛车的刹车,而是因为没有赛车的发动机。
曾国藩是怎么从beta版演进到1.0版的呢?是因为北京开阔了他的眼界。他认识了几位高人朋友、读了一些好书。曾国藩这才认识到像范仲淹、韩愈、司马迁这样的人物是什么状态,是可以学的,他把这些人作为榜样,才决心要做个圣人。导师给你提供灵感,他能始终指引你去追求最高价值。盟友在你身边帮你承担责任、挑战你的思维,还能提供第三方观察视角的观点,特别是能鼓励你。
有个研究说,如果你的婚姻伴侣能看到你的潜能、鼓励你向目标迈进,你实现目标的概率会大大高于那些没有伴侣的人。但如果你的伴侣整天嘲讽你的理想、否定你,你失败的概率也大大不如没有伴侣。
看来跟什么人相处真是一个重要决定啊,要不怎么说「昔孟母,择邻处」呢……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怎么跟别人相处,而是怎么跟自己相处。你得有独处的能力,因为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会不考虑别人的期望,才能完全以忠于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我们有时候会抱怨自己怎么没取得他们那么大的成就。也许答案还没轮到我们在重大关头上表现如何。我们的日常就不如他们。
1464年,佛罗伦萨人从山上获得一块又大又气派的大理石,看谁能用它雕一个雕像。没人敢接这个活,因为这块石头有个很难处理的缺口。最后还是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接下了任务,他用三年时间雕刻成了著名的大卫像。
米开朗基罗说:「在每块大理石中我都能看到一尊雕像,好像站在我面前一样,动作神态无比完美。我要做的就是把禁锢雕像的多余石头去掉。」
人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一个纯粹而美丽的内核,一开始是被包裹在石头墙壁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多余的石头去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者宽恕
所有的圣贤,不管是气质温和的孔子还是作风强硬的孟子,从来都没有说过对待敌人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正面人物从来都是鼓励爱而不是强调恨和怨。
当然所有情绪,包括负面情绪,都是有用的。我们经常说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但愤怒也有用。在冲突中表现出愤怒,你会更容易取胜。同样地,恨这种情绪能激励人去惩罚坏人,怨这种情绪能督促人去追究责任,这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我绝对不相信人类应该做手术去除恨和怨的功能。
但是请注意,爱和恨是不对等的。
爱是一种连接力量,能扩大你的联盟,而恨恰恰相反。
面对伤害,其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情绪不是仇恨,而是「怨」。别人伤害了你,你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是你会有怨恨。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说别人对你坏,你还对他好,那你对的起那些对你好的人吗?但是请注意,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可是他可没说应该以怨报怨 —— 孔子的建议是「以直报怨」。
宽恕有两种,一种是「内心宽恕」,一种是「外在宽恕」。所谓外在宽恕就是从行动上免除惩罚,这种宽恕有时候是必要的,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社会永无和平。但你确实不可能每次都给人外在宽恕,有时候该惩罚就得惩罚,才能确保社会公正。
而内心宽恕,你应该每次都给。不管这个人做了多坏的事,我们先在心理上宽恕他。
因为这对你自己有好处。一个充满怨恨的人,还没对对方采取什么行动,自己就已经被怨恨心理给摧残了。
研究表明怨恨会让人感到压力、焦虑甚至抑郁,会让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变差,乃至于产生肉体上的疼痛。
所以宽恕对方是为了放过自己。这事儿我们在心理上已经过去了,至于说是不是应该惩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而恰恰是只有当你心理上已经宽恕了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头脑才是清醒的,你才能作出怎么惩罚他的合理判断。
别去做一个整天充满怨恨的人,选择做个强人吧。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弱者报复,强者宽恕,智者忽略」。
智者是直奔下一个目标了,你这点事儿我管都不管。可是对于那些不能不管的事,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先从心理上宽恕。但这是很难的,甘地有句话叫「弱者是永远都不会宽恕的,宽恕只属于强者。」因为你只有内心比对方强大,才谈得上宽恕对方。否则那不叫宽恕,那叫屈服。
我有个同学的父亲叫他老李。老李是80年代到美国的移民,在一所大学当教授。他发现系里有个教授对他有强烈的种族歧视,总嘲笑他的口音,还跟人说他的坏话,几十年来一直针对他。最后那个教授要退休了,系里给他办了个退休晚会,老李拒绝参加。
但是老李毕竟有点意难平,所以他做了另一件事。他买了瓶好酒,写了张感谢卡,带着酒和感谢卡走到这个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是我要告诉你一点。过去25年里,我们系里你给我的挑战是最多的。正因为你的挑战,才激励我每天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工作中。虽然我怎么做都无法克服你对我的偏见,但是的确,你让我更努力了。”
老李说完跟那个教授握了握手,放下东西就离开了。他没有指责对方、没有怨对方,反而是感谢了对方。
你说在这件事里谁是强者?显然老李才是强者。这才是强者的作风,我不但不跟你计较,我还感谢你。我在想,我能不能学习学习这样的作风。
据说是有位禅宗大师说,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在虐待一只狗,你不但应该同情那只狗,而且也应该同情那个人。何其可悲,是什么样的基因和环境,把他塑造成了这么坏的人。
不过我的格局确实有限,包容不了,有时候我只想收拾他们。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是为了原谅一个人,我可以把他想象成是我的女儿。毕竟我女儿做什么我都可以宽恕。……不过我女儿今年只有11岁,所以我的修行之路还差得很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在小事儿上浪费时间
中国有句话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看那些了不起的人物,很多都有一点大气、大方、不在乎小事儿的气质。面对生活中的小事,他们的口头禅是“没关系”、“不要紧”、“无所谓”、“我都行”、“随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想想,如果一个人整天琢磨下顿饭吃什么,哪有时间考虑大事。
正如张居正说的「君子所务者大,而不屑于小。」。
但仔细想想,大人物也得做小事啊。省委书记也得顿顿吃饭,CEO也会偶尔看个电视剧,总不能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很多小事不但应该做好,而且应该做出仪式感来。踏踏实实吃顿饭,认认真真看个剧,你的人生质量大大提高。就算你刷了一个小时抖音或者对着马路发了一小时呆,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小时的快乐,那也是值得的。不有那么一句话吗?「你喜欢浪费的时间不是浪费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样花掉的时间是「浪费时间」呢?所谓“不拘小节”、“不屑于小”,不拘和不屑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最近看到一个研究,描写了一种真正的浪费时间,是人们在为做决策而花费时间的时候,有一个非理性的倾向。
按理说,如果一个决策对你很重要,一旦选错了就得面临严重后果,你就应该在这个决策上多花时间。你要精心调研、慎重考虑。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决策没有那么重要,选这个和选那个结果都差不多,那你就应该少花点时间,随便选一个就好。
然而一般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反而在不重要的小决策上花了太多时间。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困难」。吃白菜肉水饺还是韭菜肉水饺?你都喜欢,但是你一时之间难以决定更喜欢哪个,于是你就坐在那里想了整整5秒钟。这种不重要局面,你原本可以说一句「我都行」了事,可你却陷进去了。你想寻找一个更精确的答案,殊不知这种问题的答案不管对错都对你没什么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日常生活中为了决定明天上班穿什么,可能会花上一个小时翻来覆去比较几套衣服,结果上一天班下来根本没人注意到你穿的是什么。电影院正在热映两个电影你不知道该看哪个,又是看影评又是研究评分才决定,有那时间都够两个片一起看了。为了几十块钱的东西你货比三家,还搜集了优惠券;然后轮到买股票买房子,你却拍脑袋就决定了。问题不在于你选的是什么,问题在于你根本就不应该花那么多时间选:因为在那些情况下,选哪个结果都差不多。
在很多情况下,「更精确」是不必要的。我们的目标不是确保每一个选择都是精确的,而是确保在重大问题上的选择是准确的。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更重要的问题。「较真儿」需要消耗能量和时间,所以你得分值得不值得。你要知道,我们做判断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我们做判断是为了让效用最大化。
这就是「不拘小节」的关键所在。不是不做小事,是「不拘」。我也吃饭,我也看电影——但是我不会在这些小事儿上花时间做选择,我不讲究,我不跟你较劲,我不在乎。因为它们是「小」事:这样选还是那样选,结果对我都没什么影响。我都行。
重点是「结果没影响」。对于结果没影响的问题,就不要花时间。
不要听人说什么「××无小事」,无小事就是无大事。
那些控制欲超强,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决定、整天搞「微操作」、特别是总要证明自己正确的人,不是能做好大事的人。
抓大放小是气度,不在乎体现格局。不是客气、不是马虎、不是容忍、不是委曲求全、不是照顾别人情绪,是真的不在乎,是根本就不想花功夫琢磨这种小事儿。
我心大不用问我,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机
你看研究《易经》的都讲究「知机」,「动于无形而得机得势之处」。
这些话说得有点玄,但你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这个「知机」,也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的关键。
这种思维肯定跟农耕文化有关。农业必须讲守时,你得在每年固定的时机去播种和收获。对应到现在,很多事情都有个「窗口期」。
比如你要向火星发射一个探测器,那就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发。火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周期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火星到地球的距离有时候特别近,有时候特别远。你希望走一条最省力的路线。据说最省力的路线是顺着地球公转的惯性把探测器“甩”出去,等飞到火星轨道的时候,正好跟火星在那里汇合。而可以这么走的窗口,每780天,才有一次。现在各国发探测器都要等窗口。
《孟子》里有句话叫「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说你有个再好的创业主意,不如等大环境到位了、借助风口,猪都能飞的时候再出手;你有再好的工具和资源,也不如等待时机。时机对了事半功倍,时机不对事倍功半。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之前,在隆中唱的那首歌,最后两句是「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刘备也说过类似的话:「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都是说虽然我英雄了得,现在时机不到没轮到我上场,也只能是虎先卧着,是龙先盘着。
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个谨慎怎么讲?是胆小怕事永远不敢出手吗?谨慎是你得对事物的微妙变化、对时机非常非常敏感。
可能你很想出国旅游,可是疫情期间政府不鼓励“无故”出国,办护照都困难,那你就随其自然等一等呗?反过来说如果风口真来了,不出手也不对。
那要是机会始终都不来,又该怎么办呢?那你就继续等,或者先干点别的。孔子不说吗?「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这句意思是说,国家要是有道,你就出来做官;如果国家是无道的,你就把自己的才干卷起来收好,回家呆着呗?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领先时代一步,是个好产品;领先两步可能就死了。东西本身好不好是一个问题,时机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现代人吃西瓜不用等夏天滑冰不用等冬天,如果你一年四季做同样的事情,恐怕对时机没有像古人那么敏感。
以前的我对这个道理没有太大的共鸣,经历了这三年的疫情,我强烈的觉得,如果要做件大事,可能需要等一个窗口。
就算万事俱备,也要等一等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爱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博弈之中。对于跟自己切身相关的、熟悉的事情,我们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看清了博弈局面,而只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对于不熟悉的或者别人身上的事情,我们就很容易误判。
你要问一个科学家为什么起早贪黑地做科研,他通常会告诉你是因为热爱。
业余爱好者大可以说我是为了修身养性,专业选手必须投入非常严肃的成本。金钱都是小事儿,单论时间成本就是一般人绝难支付的。你看那些职业运动员、演员、音乐家,他们是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项目上。跟科学家谈什么八小时工作制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钻研进去的人时刻都是满脑子科研的事情,没有什么上班下班,只有在实验室做科研、吃饭聊科研和回家自己想科研的区别。
我们之所以愿意投入那么大的成本去做一项事业,绝不仅仅是为了热爱 —— 更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要从中收取物质回报和社会回报。
网上流传几个关于中科院院士的段子,说你看这几位院士衣着如此朴素,那么大岁数还在搞科研,真是淡泊名利啊!那你就太蠢了。什么叫淡泊名利?回家抱抱孙子钓钓鱼练练书法打打王者荣耀才是淡泊名利。人家玩的是你们看不懂的大游戏。如果一个全情投入的高手不在乎金钱回报,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想要的是比金钱贵的多的东西:比如行业声望、历史地位和力挽狂澜的成就感。
仅有热爱是远远不够的。热爱,还必须能指望得到回报才行。而这意味着你必须有一定的天赋、有适合成长的环境、你的能力要能够得着高水平、你能看得见希望。如果这几个条件无法满足,再怎么努力也看不到希望,那热爱也就毫无意义。世间不知有多少从热爱开始的追求,是以无助感结束。
有的学生刚上大学的时候意气风发,说这就是我热爱的专业,我定然要如何如何,望尽天涯路。可是上了没两个学期,似乎就放弃学业了,整天打游戏为业。既然你那么热爱,怎么不努力了呢?这很可能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被生活毒打教育出来的无助感。如果你努力过一次结果并不好,你大可鼓励自己说没关系我继续死磕。然后又努力又失败了,然后第三次努力还是失败了……你可能就会认定努力是徒劳的。有的人能坚持下来有的人中途放弃,并不是因为放弃的人不够热爱或者缺乏坚毅力,而是因为他们习得性无助了。习得性无助最可怕的结局是哪怕现在有个明明够得着的好机会,他也不愿意去尝试。他的热情已经耗尽。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谁不曾热爱过,谁没有浪漫情怀,谁不想在最耀眼的领域出人头地?这里要说的是「热爱」没有那么重要,热爱是一种次级奖励。而且不能做只热爱一件事儿的人,我们要学着热爱自己恰好能做好的事儿。
我们需要「习得性自信」—— 从小事开始,一点一点把事情都做成,慢慢积累自信。你要尽量让每次选择的目标都在“学习区”:比当前的能力稍微高一点,又能够得着。这是最能发挥你的人力资本的区域,也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区域,所以这是既能给你带来初级奖励又能带来次级奖励的区域。
表面看都是浪漫的事儿,实则需要理性保驾护航。愿我们都能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用力
这一年我在努力培养自己调用工具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同于「使用工具的能力」的新能力。
举了例子,比如老张精通数控机床,他把某一个型号的数控机床玩到了飞起,他无比熟悉这台机床的每一个细节,凡是要用机床的活儿交给他他都能又快又好、甚至特别巧妙地给你做好,这是使用力。
调用力,则是说你让我干个什么活儿,我的情况是这样的。第一,我从来没干过这个活儿,但是我知道现在有什么流行工具能干这个活儿。第二,我手里也没有那些工具,但是我很快就能把那些工具搞到手。第三,我并没用过那些工具,但是我可以现学现用。
那你敢把活儿交给这样的人干吗?当然。我要说的是,可能以后大部分活儿,都得这么干。
我曾经看过一个北京的女初中生的音乐视频。她自己作词作曲,自己弹吉他自己演唱,用iPad中的工具编曲配乐,自己录制视频自己剪辑,做出来的效果非常专业。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当然我应该称赞这些中学生很厉害,但是更应该赞叹的是这个时代很厉害。
这是一个技术对人空前友好的时代。
有些需要付费,但更多的是免费的。人们会把有意思的技术给你封装好,变成尽可能标准化的、界面通俗易懂的、拿来就能用的工具。那些工具在等待着你的召唤。
早在秦始皇时代,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标准化」的好处。秦军用的弩机,每个配件都是标准化的,坏了随时能拆能换能组合,非常高效。
现代工具的标准化则不但是零件的标准化,而且是不同工具之间交流接口和组合方式的标准化。
工程师、发明家、创业者和企业家就不但需要熟练使用自己常用的那几个工具,更要对当前科技圈流行什么新工具、每个工具大致的原理和用途、去哪里找那些工具,有个基本的了解。而这就要求你对科技圈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平时就得多看多问,有什么新鲜的玩法你得知道才好。
如果你做的是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尚未形成固定流程的事情,那么知道现在有哪些新工具可用,比熟练使用一个旧工具,可能会有用得多。
一位老奶奶,对自己家附近的街道特别熟悉,买个什么东西办个什么事都知道去哪,这当然是很好的生活技能。但是现代社会更希望你有另一种技能:到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国外,也能打车、坐地铁、办各种事情。可能你每次到一个地方办事都很不熟练,你磕磕碰碰,问问这个人问问那个人,还时不时走一段冤枉路——但是你每次都能把事情办成。你不怕去新地方,你很喜欢去新地方。
老板让你去伦敦办个事儿,问你以前去过没有。你说我没去过,但我可以打听着去。你看这像不像面试中那句经典的「我不会,但我可以学」。
有人说现在面试跟人说「我不会,但我可以学」是敷衍,是不真诚。你要是什么都不会的话确实如此。但是「不会可以学」、现用现学,恰恰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工作方式。我们出生时预装的信息十分有限,但我们的大脑有学习能力,大脑本来就是个现用现学的系统。
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你的知识,你暂时不知道、但是知道去哪能查到的信息,也可以说是你的知识。在通用性越来越好,用户界面如此友好的时代,各种工具也是这样。
你知道一个工具的存在,约等于你会调用这个工具;你会调用这个工具,约等于你会学习使用这个工具;你会学习这个工具,约等于你已经会用这个工具;所以,你知道工具的存在,约等于你能把这件事做出来。
“会不会”,说的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其实意义不大。知不知道去哪找解决方案,特别是知不知道在当前技术局面下,科技圈里有没有适合这个问题的方案,这个眼光,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什么新工具拿过来就能迅速上手,你们能会我就能会,这个调用力才是最值钱的。
在这个科技迅速进步、新事物急剧变化的时代,搜索高于学习,学习高于熟练。“我听说过”比“我做过”更有用,模模糊糊的观念比对细节的熟悉更能给你掌控感,调用力比使用力更能帮你把事情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意义的工作
今年有幸在公司内部带了一个小团队,从工作内容和工作价值上有些体会,我发现很多大公司内部的小伙伴都陷入一个困境,叫做“无意义的工作”。
有个职场术语叫做“精神离职”。这不是指真的辞职,而是消极怠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人戏谑地说,“精神离职”就是“人在工位、心已离职”。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精神离职”现象?有些可能是由个人的职业倦怠期引发的,需要自己调整心态;也有人认为,这不是个人现象,而是当代职场人对“无意义工作”的一种消极抵抗。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写过一本书,叫《毫无意义的工作》,痛斥现代社会有40%的工作都“毫无意义”,被迫长期从事这些工作是对人最大的折磨。
格雷伯重点批判的“毫无意义的工作”,不是通常认为的流水线工人、快递员等蓝领岗位,而是很多看上去很高级的白领岗位,比如企业律师、金融服务业人员、中高层管理岗位等等。
为什么这些本来知识浓度很高的工作,会让人觉得“无意义”?
早在100年前,就有人发现,婴儿在无意中抬胳膊的时候,发现他旁边的铅笔动了,再抬一下胳膊,铅笔又动一下,这时他会感到非常开心,“自己的所作所为竟然能对这个世界产生可预测的影响”。这是人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叫“身为原因的快感”,也就是,自己是推动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是成就感的来源。而当分工过于细致,一个人只能负责整个业务链条上的一小段时,无论你做得好坏,都对最终的业务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这样一来,我们就被剥夺了“身为原因的快感”,这也是工作无意义的来源。
正如德鲁克说的:一个人的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他才会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只是强制劳动。
过于细致的劳动分工,会让人失去持续成长的机会。之前总是强调,个人要在某个专业分工里深耕才能持续精进。但其实,大部分岗位的工作技能,是在入职的头一两年就完全掌握了,剩下的时间都在无意义地重复。最快的个人成长路径,恰恰是打破岗位分工,横向拓展工作内容的边界;不是对某一小段流程负责,而是对一个最小独立闭环的项目结果负责。
亚当·斯密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和人类学家格雷伯都指出,劳动分工不是越细越好。过细的劳动分工会造成岗位冗余、剥夺工作的意义和个人的成长路径,从而降低社会生产效率。
也许,每个企业都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组织内部最合理的岗位设计和劳动分工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主要矛盾
这一年还有幸可以近距离观察公司核心管理层的一些战略,这里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更多的是带给我的反思。
在毛泽东全面掌权之前,是一些共产国际和苏联派遣的干部,一些“布尔什维克”,在指挥中共的革命。那些人的战略思维是这样的:你看,苏联革命的经验有这些条,其中最适合我们当前局面的应该是这一条;根据苏联革命的速度,我们应该尽快夺取几个大城市。
我觉得这不能叫战略,这叫一边抄作业一边定目标,弄出来一份愿望清单。
现在回想起来,以前自己就会犯了两个常见的战略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对照着一个现成的「框架」选择战略。如果要说最终拍板做决策,那的确是面对各种选项选一个最好的,但战略不是选出来的。框架是行业通用的做法,是别人的经验,对你来说只有一个启发作用。你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创造属于自己的战略。
第二个错误是试图从目标推导战略。说什么每年的销售额要增长10%,这种目标有什么意义呢?目标本身并不是路线图。怎么实现销售额增长,是要争取更多的客户吗?那要从哪里去争取更多的客户呢?
这两个错误的思路都是从外到内,是空降办法和要求,不是解决真问题。
这就如同老张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老张就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给孩子买了一大堆学霸攻略,让他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挑几条模仿;第二,给孩子提出目标,说你能不能在本学期内进入年级前100名,以及把数学这个短板补上。孩子必然无所适从。
回顾自己这些年的创业经历得到的启发有太多了,才发现真正的战略必须从考察自身出发,找到你面临的「关键难点」是什么。
也就是到底是个什么机制在阻碍你、约束你,为什么你这个事儿总做不好——把这个核心搞清楚、突破了,你的问题才能解决。真正的战略是找到和解决关键难点。
用咱们中国话说,就是你要搞清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毛泽东在红军时期面对的主要矛盾、关键难点就是既然共产主义那么好,为什么中国老百姓都不接受,以至于红军被追得到处跑呢?
你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直接就去照搬苏联经验,制定这目标那目标,岂不荒唐吗?
找到关键难点,结合自身有什么特长,看看你能调动什么杠杆,怎么把这个关键难点解决,然后才是具体的步骤,这才叫战略。
据说,毛泽东对马列理论的学习其实并不怎么上心,他的主要智力资源都是中国的。他没去搞这个框架那个框架,但是他很懂中国,尤其懂中国农民。他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关键难点,并且提供了解决方案。
战略不能生搬硬套,不是从一本攻略大全里做选择。战略必须是从自身出发,找到关键难点,搞清楚主要矛盾,再看看自己有什么特长和杠杆,创造一个解法。战略家不能抄作业,战略家需要的是想象力。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只知道你遇到了困难,但是你一时之间看不清关键难点在哪,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你前进。而且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事实上人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2018年初的奈飞,既想继续保持它在美国的流媒体服务领先地位,也想像迪士尼那样能自己制作电影、拥有自己的IP,还想扩大国际市场的份额,又想进入电视业务,同时也在想成为另一个YouTube。那你说哪个才应该是你的目标?你不知道。
棘手挑战的另一个特点是这里没有现成的几个战略供你选择。最后,棘手挑战中你的行动和未来的结果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这种晦暗不明的局面,才是需要运用战略思维的时候。
而应对棘手挑战的战略是设计出来的。为啥叫设计呢?因为设计是艺术而不是工程。
现在连商学院教的都是工程思维和演绎推理。比如你会在商学院学一些什么“消费者行为理论”、“细分市场”之类的东西,但真要让你给一家公司的新产品出一套营销方案,你会发现光知道那些理论没啥用。现在MBA老师越来越把商业变成了一种课程、一种学说。他会使用各种案例,但他使用案例不是为了给你启发,而是为了证明他的理论。这就如同学了一大堆围棋理论,但你还是不会下棋。
当然这也是因为一般人很少有真正去设计一个战略的机会。
新的设计理念最可靠的来源,是对感觉到的困难的反思。也就是琢磨关键难点。
想清楚关键难点,你自然就能想到几个解决方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限制你?是资源不足还是你的定位有问题?是客户不喜欢你,还是经销商不喜欢你?想一想现在公司的关键难点在哪。大家把看到的关键难点汇总在一起,才能做好分组和排序。
终有一日,公司变得太大,敏捷性下降,官僚主义成为主流。大组织之所以缺乏活力,就在于它停留在了以前成功的时代,抱着当年的老经验不放,不能与时俱进,一说起来就是自己永远光荣正确,不再改变了。
要想让大公司重获优势,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换领导人。总是领导人定义了组织思考和行动的正确方式。公司最高领导的最关键职责就是要变革。他必须得把变革做到让员工感到不舒服的程度、做到让大家觉得传统一直在被打破的程度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长
一个孩子出生了,你只要给他提供一个正常的生存环境,常规的操作,他自然就会长大。但公司可不是这样。常规操作只能让公司维持现状。要想让公司成长,你必须注入新元素才行。而你更想要的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长,而是「增长」。
然而增长从来都不是白给的。如果你明年像今年一样努力……你不会增长。如果你明年按照今年的发展动能趋势,根据设定好的预期付出了更多努力,你的利润的确会有所增长……但这是惯性增长,可能是趋势的红利,也可能是早期优势的红利,换谁来能行。
运营公司是个不进则退的事情,每一次成长都是战略设计的结果。
这从来都不是一张图绘到底,没有创业和守业的区别。战略是一段旅程。你创办公司的时候有个初心,可是运行起来你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公司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有新的难题,这一关是一个战略,下一关是另一个战略。对每一个新挑战,你都需要一个新战略,这里面没有自动运行。
如果你问我每次遇到了难点再去想战略,这是不是太被动、太短期了呢?我们公司要长期发展,我们的战略是找到一个独特市场定位,开发新能力!
那我想说这些策略根本就不叫战略,应该叫愿望。你这个愿望是对的,但是没有咬合力,纯属空谈。你必须把愿望拆分成一个个关键难点,发挥自身优势加以解决,才叫战略。
而这些应对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成长。要想让公司实现增长,你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操作。
总而言之,企业家的本分是让公司增长,而为了增长你最应该想的只有两件事:你能为市场创造什么独特的新价值,以及你能去哪开辟新的市场。
其实个人也是如此。学生时代干什么都可以说自己是在成长。去一个单位实习也好、找份家教兼职也好、帮导师做项目也好、考研也好,你哪怕全都干砸了也可以说自己正在积累社会经验。
但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你需要知道自己的「增长」在哪里。
你现在能创造的特殊价值是什么?你能发挥影响力的范围有多大?你做的各项工作之中有多少是跟这两个问题相关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巨婴和政客
广义上的战略其实就是决断,是主观地选择做一些事情、放弃一些事情。这要求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坚定执行。你不希望整天生活在战略里,尤其是你不会喜欢“被战略”。可是世界有时候必须得有战略。
要把一个战略坚决贯彻到底是非常困难的。会遇到各种干扰,包括你自己都会分心,你会很容易就丧失了战略的一致性。
理想中的民主是一种自动化的议事制度,能让好想法脱颖而出。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民主往往成了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场所。从战略角度看,民主制度中大约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巨婴,也就是利益集团。巨婴专门提需求。但是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完全不在乎别人或者整体的利益,希望最好什么好处都归自己。
第二种人是政客。政客专门协调各种需求,撮合各方妥协。这里你让我一下,那里我给你一个好处,这些私下的利益交换往往都是对战略的干扰。
让这两种人办事是没有战略的。
所以我们需要第三种人,那就是战略家。战略家必须顶住巨婴和政客的压力,下狠心放弃一些事和一些人。
这就是为什么小公司比较容易实现战略,毕竟巨婴少。大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总有各种利益集团,你不得不做一些协调和妥协。
但是妥协可以,可是有一条你得坚持到底!那就是你的行动不能直接互相冲突。你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否则项目就会无所适从。
一个公司不是一个自然系统。公司得有人说了算才行。
现在发达国家有一种办公司的思潮是最好没有强权,大家商量一个「战略声明」,确定公司的价值观,完了大家共同执行,就好像兴趣小组一样……
那是绝对不行的。没有人的选择、人的设计,这个系统必然充斥着各种既要又要还要。
公司领导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别让行动自相冲突——
* 你不能既要可持续发展,说要有长期竞争优势,又为了短期经济效益削减研发支出;
* 你不能既说我们产品的卖点是稳定可靠,又用各种赶时髦的手段营销它;
* 你不能既要“数据导向”,又把软件开发外包给别的公司;
* 你不能既要削减成本,减少招人指标,又要求拓展新业务增加销售额……
而这样的内部冲突,恰恰是很多组织的现状。
战略,必须得设定优先次序,看看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你能做的,而不是给巨婴们送新年礼物。一个公司真正的战略是克服关键挑战的政策和行动的混合物。要有政策和行动,就意味着一些部门比另一些部门更重要,一些人员比另一些人员更重要,一些人的需求比另一些人的需求更重要。你就必须得有先有后,有轻重缓急。
公司不是市场也不是民主政体。市场和民主方法也许能维持公司的日常运营,但是不能提供战略。
有战略的领导者想要做一些打破常规的事情,要改变公司运行方向,就必须得有实权才行。你得有解雇别人的权力,有裁撤一个部门的权力,你说话才管用。
而这也意味着,一个企业要想有灵活性,能行使战略,就必须给业务部门赋予实权。你不能既要求一个部门例行公事地去做事,又要求这个部门有真正的竞争力。有实权才能行使战略,有战略才有竞争力。
我希望能把战略意识用到工作中去。但是哪怕当不上实权领导,这里也有个最起码的收获,那就是区分什么是愿望,什么是战略。
巨婴会提出各种愿望,那些愿望都是互相冲突的,政客只会对这些愿望和稀泥和寻求妥协,只有战略家才能选择一些愿望,放弃一些愿望,并坚决执行。战略必须得有确定的优先级和可行性。
前几天又刷了一遍冯导的《集结号》,在赞叹九连英勇的同时,如果我是那个被组织当成弃子的士兵,我肯定会很失望。但如果我能看懂组织的战略,我大概不会表现得像个巨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行合一
最后讲一讲我受到的年度最佳级别的启发,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生活的艺术家》这本书,书中很推崇的一种境界叫「无为」,大意是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不要妄自作为。李小龙说,无为也是功夫的最高境界。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在功夫里达到“无为”境界时,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动作,或是意向行为,主宰力量的是思想而不是感官。在格斗中,功夫高手都会忘记自己的存在,而随着对手的动作而动,他放弃了所有自我反抗意念,而采取了一种柔顺的态度。他将意念放松,使动作解除了包袱。而一旦意随念生,动作也会随之启动,立即展开对敌人的攻击。但是一旦停下来思考,他的动作就会受到阻碍,这时,他的对手就能马上打倒他。」
这段话,我看了好几遍没看懂,后来查阅了一些解读,逐渐体会了一点点。
高手最后的境界都是知行合一,在这个境界里,大脑能控制身体动作,而身体动作也能控制大脑。这其中不光是头脑在认知和思考,身体本身也在参与思考;不光是身体跟着头脑转,头脑也要跟着身体转。
在这个境界里,思考所要用到的算力就不只是出自我们的头脑,而是出自我们的整个身体。换句话说,你的整个身体都会成为大脑。这个时候的思考,是一种超思考:让整个人成为大脑,去观察自己与对手、与系统的关系。
李小龙所提到的「忘记自我的存在」,是忘记那个仅仅被头脑定义的我,而站到更大的维度上去理解系统、理解行动。
在这样的境界里,为何高手能够跟着对手的动作而动呢?也是因为他把自己和对手当作更大的整体来看待。把对手这个系统问题转化成了更大系统内的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性问题只要能被看到,总是更容易解决的,因为这是站在系统高度、调用整个系统的资源去处理局部。
这也是为什么李小龙说,功夫高手在格斗的时候,在他的意识里他和对手是在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排斥。当一个人超越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有意识的自我努力来跟对方互动的时候,就达到了「无为」这种最高境界。
你看,所谓的互相合作,可不就是把对手的动作和力量也视为系统资源的一部分用来处理对手么。光是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让我喜不自胜了好几天。原来知行合一这类词汇,在真正触达过这种境界的高手那里,不是修辞,而是一种素描。
但我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也竟然能够稍微领会了一点绝世高手们在说什么。这个收获太大了
书里有一个章节的文章叫作《自我发现的过程》是李小龙逝世前6个月,着手开始整理的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体会。我在读第二遍书的时候才注意到这个细节,当时我忍不住想,要是我们的生活是一篇玄幻小说,那李小龙的英年早逝,可能就是因为他所参悟的太接近宇宙的真相了,宇宙为了游戏公平,不得不提前收走了他。
2023年,如果有余力,我想找一个感兴趣的技艺,冥想也好、写字画画也好、跑步也好、吉他也好、羽毛球也好、下棋也好,逼自己练起来。试试让自己站在更高的维度上,重新理解和适应自己的身体,看看有没有可能用一种更高的水准来驾驭我的「小宇宙」。
李小龙都说:「你不应该完全做你自己,这会让你的自我界限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小。」恰恰是那些超出我们理解和审美边界之外的信息,能帮我们窥见更大的森林。
敬这一年的不完美!
2023,可以不更好,但要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