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观】

现在和父母联系,依然关心他们的三餐好不好,身体是不是每天都健康。就像他们也总是关系我是不是好好吃饭了一样。虽然明知道他们吃得比我健康、营养多了,我的担心反倒显得多余。

关心他人时,我们总会把“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挂在嘴边。很朴实,却也最真挚。就像每次家里时,即使自己省吃俭用一辈子的长辈,却每次都跟我说“一个人在外面,别不舍得吃,照顾好自己”。然后再赛点零花钱或者压岁钱给我。

为什么人会对食物有这样的感情呢。

大概吃饭和生命的延续相关。如何饮食,决定了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辐射到人生观、价值观。好好吃饭的人,用食物来善待自己的话, 对生活也是积极又乐观的吧。而这样的心态,谁不向往。

*

小时候,家人给准备什么就吃什么就好,不挑食,不费脑,不太在意量。但家人会对我说“美味,不可多食”。虽然那个年代物质不丰,却是给“贪吃”的小孩子一个很好的教育。只是,长着长着,世界变了,我也变了。

长大后,离家在外,突然要自己打点一切。又因为水土不服、皮肤不好、胖、压力变大,于是,和食物的关系也开始变得不一样。嗜甜、间歇性的暴食、过量、再节食……20来岁,年轻又难调平衡的身心让我犯下的很多错误,也做过的这些抗争。原来,只是“吃饭”这一件小事儿,也不是只要“味好”“吃饱”就行,它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与生活、心理状态、个人面貌甚至意志力相关。希望30多岁的自己可以和它们全部划清界限。

比如,了解到自己胃肠不太好,喝水都长肉,所以一边羡慕那些吃不胖的朋友,一边含泪拒绝夜食、过量,煎炸,油腻。体质不行,即使和最喜欢的甜食,也要保持距离。即使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营养搭配,有仪式感。按照自己能吃的量取用,慢慢吃,不浪费。

30岁前,我还会把一顿丰盛又足够诱人的食物当做对自己的犒劳。但30岁后渐渐地明白了,“对自己好点”,不在于大吃一顿美食、或者拿喜欢的甜点犒赏自己,而是真的把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物送到体内,用平衡、健康的饮食,让它们化为含有积极能量的营养,被自己吸收。

*

20来岁,我把“清心寡欲”挂在自己的QQ签名上很久。虽然对于奢侈品、服饰的欲望确实不高,但在学习、旅行和食物上也没少花。

比如,花钱吃当地口味、享当地体验这种事从不拒绝。而正是这种互相加成,以至于我越发对食物不吝投入。在英国,喜欢上了红茶和下午茶。但也让我开始计较卡路里。在奥地利,喜欢上了古典咖啡馆。在德国,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面包,从pretzel到poppy和茴香的粗粮面包。瑞典、北欧,算是打开了一个素食的大门吧。在法国,学会了甜食要精制着吃,面包可以无限续,红酒和奶酪是幸福的源泉。在日本,在意各种发酵食物,豆制品。而养育我的祖国,教给我最重要的医食同源,蔬菜多多。

食物给过我愉悦、见识,食物也给过我痛苦。

在心里没有余裕时,依然会间歇性地出现精神“故障”。我以为我戒掉了对甜食的瘾、还有过食的病,但周期性地,或者猝不及防的情绪低落和困难,还是会让心里防线崩塌。这总会让我想起漫改日剧《西洋古董洋果子店》里,失意的泷泽秀明一边难过一边抓起蛋糕大口大口地吃下肚子。

这时候,食物是陪伴孤单的自己的"伙伴“,虽然可能会在后期又变成精神和健康的敌人。总结在这里,是想让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然后,再一次地,努力地,好好生活。所以,现在决定,与食物幸福地相处。

比如,不再一边吃,一边带着后悔的情绪;也不再一边吃,一边饭后追加健胃消食片;或者一边胡吃海塞,一边拼命去流汗、去减肥。所以,好好地、积极地进行健康管理。

比如,我有一个框架:【输入-输出-提升-放弃】。

在食物方面,我是这么写的:

输入:健康的食物原料,轻料理,清淡口味,尽量素食,关注热量

输出:身体的各个症状

提升:礼仪,营养知识(中医和养生方面)

放弃:烤肉、自助、火锅、辛辣。暴食。少酒、但品酒。

2020年开始新加的一点:放弃肉类,完全素食。也正在放弃饮酒。

你可能感兴趣的:(【饮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