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中的德育教育

          曹文轩先生笔下的《草房子》写的是油麻地小学一群孩子的童年,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生活经历,成长轨迹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背后,每个孩子身上在艰难命运前所迸发出来的积极、善良与纯真是相同的。在油麻地小学,这群孩子经历过很多美好,别比如参加学校有趣的活动、干着孩子式的“坏事”、享受自然的乐趣以及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曹文轩先生曾说,所有的文学作品上千年来都写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生离死别。而人面对生离死别,往往更能够激起发人性的光辉,人会学会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奋斗,在苦难中让心灵得到充实。童年不仅有童真,有欢乐,还有苦难。经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对待这些经历,而草房子里的每个人,每个孩子,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始终保持着是一份善良,温暖与积极。前不久,班上举行了以“美好的童年——《草房子》片段推荐的读书活动”。同学选取《草房子》一书中最感兴趣的片段,并且附上3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以朗读的方式在班上进行分享。

图片发自App


                                                                  感悟兄妹之情

      陈美露和蒋添韵共同推荐的是“桑桑带柳柳去县城玩”这个片段。桑桑得了一种怪病,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满足柳柳的心愿。她们这样写道:“桑桑即使在生病的情况下还带着柳柳去看城,我挺感动。平时他们势不两立,但却能从打闹,吵架中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感觉。我和哥哥差不多这样,嘴上说着很烦他,讨厌他。但是和他在一起玩的时候很开心,我觉得兄妹或许就是这样的吧”。女生在这个片段中感悟到的是兄妹之情,通过桑桑和柳柳的关系想到了自己与哥哥的关系,从文学作品联系到生活,增加了自己和哥哥相处方式的认可。兄妹关系不仅是很温馨的,还有可能是打打闹闹的,更可贵的是,透过文学,她寻找到了与哥哥相处方式背后的意义,打打闹闹的背后是温馨和亲情。

图片发自App


                                                                感悟爱,责任与悲悯

    李燕同学推荐的是关于纸月的一个片段,她这样写道:纸月的妈妈未婚先孕,也不说出孩子父亲。她接受了许多人的闲话,她不是没有伤心,只为了不波及肚子的孩子,她忍了。在纸月出生的那一个月起,做母亲的很脆弱,可能是得了抑郁症,可能是承受太多,她跳河自杀了。我心疼纸月的妈妈,如果纸月的父亲出现,纸月妈妈就不会自杀了。她话说得很平静,但是平静背后潜藏着是对人的一种理解和宽容,“心疼”二字是孩子对成人遭遇的同情,“如果”二字是她对责任的一种思考。其实,女生知道,纸月妈妈是为了孩子才忍受着这么多,透过文字她读到的是一种爱与责任。

图片发自App


                                                                  感悟孝与关怀

    班长李微同学推荐的是“细马为邱二爷挖须子”片段。她写道:细马在冬天这样寒冷的天气,还去帮邱二爷挖须子,刨得手都出血了,还不肯放弃。他刨的须子都是上好的,一点都不老。我很欣赏细马这份孝心。在细马这个年纪,这份孝心是很少有的。孝心本身就是感恩。透过文字,她很直接地读到了孝心,而且“欣赏”一词可见对细马的行为有多么地认可。其实,在生活中,她也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她可以从细马的行为中找到共鸣,对自己的孝心更多了一份自信与坚定。我没有做任何的引导,孩子对文字的感觉可能比成人更加敏锐。

图片发自App



                                                            感悟诚信与正直

    吴嘉豪同学推荐的是杜小康与桑桑放火的片段,他写道:杜小康因为承认错误️得到赏识,所以不论犯了什么错误,承认错误是最重要的事。你承认了错误,就等于认识了错误,你认识了错误,就可以改掉错误。就说我吧,有次考试本来是98分,因为改错了的得到了100分。我主动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表扬了我,做人一定要诚实。他敏锐地抓到杜小康的诚实,继而感悟到诚实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虽然承认错误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对人诚信说最重要的,诚信也是可以有收获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感悟人人心中都有善

  吴桂湘同学和黄菲婷同学推荐的分别是秦奶奶救乔乔和救南瓜牺牲的故事。秦奶奶在书中是一位很固执的老人,孤单一人,外表看似冰冷无情,其实内心是很温暖的。她的固执是因为爱,舍不得自己的艾地,那是自己和丈夫一辈子的心血;她救孩子救南瓜也是因为爱,在她眼里这群孩子热情地帮助过她,让她感觉温暖。消除隔阂的方式绝对不是针锋相对,惟有爱才能唤醒爱。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像秦奶奶这样的人物,以孩子视角来看,这些人是不坏的。就像油麻地的孩子看秦奶奶,只觉得她是一位老奶奶,所有的偏见都是成人给予的。这群孩子给了秦奶奶温暖,他们压根不知道她的过往。是孩子内心的纯真善良,让秦奶奶放下了戒备,学会去爱学会去理解。通过这样的故事,孩子对善的感悟是更深的,善应该存在每个人心里,有些人只是因为经历过一些特别的事情,看不清自己内心的善。

图片发自App


                                                                    感悟父爱如山 

    肖航同学推荐的是桑乔带桑桑看病。他的父亲一直在外面打工,对父爱是有很深的渴望。他这样写道:有人说母爱如山,但我从这段体会到了父爱如山,我的爸爸也是这个样子,他一年只回几次家。有人说他不顾家,因为他去外面赚钱。如果他没工作,这才是真的不顾家。父亲远离在外,虽然没能让他享受到充足的父爱,但是能够去真正理解父亲,理解父亲的不容易,他通过桑乔的父亲形象重新构建 自己父亲的形象。

图片发自App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递着积极的普世价值。只要孩子把《草房子》读进去了,他们就能找到自己与作品中的连接,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在书中找到共鸣,可能是作品的人物帮助孩子重构某件事情的意义,可能是受到书中的鼓舞,可能书中的人物其实就是孩子本身,可能在书中他们得到了理解。优秀的作品写的就是生活,曹文轩先生曾坦言:《草房子》就是为父亲而。因为写的是生活,所以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书籍对于孩子具有多重意义,美丽幽默风趣的文字具有美育的功能,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德育的功能。之前,我觉得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找不到联系的点,语文教学工作承担着知识能力教学,班主任工作承担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教育。书籍完成了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对接。如此,德育教育就可以渗透到课堂,可以落地,甚至借助书籍可以形成比较系统地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喜好角度而言,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对教育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上留守儿童很多,面对亲情的缺失,面对未来,他们充满了迷茫。班上一位女生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她喜欢在校园散步,喜欢静静地看书,有一天,她告诉我:想把曹文轩先生的所有书都看完。一位男生因为家庭原因,留守在家,父母关系非常不和谐,几乎不写语文作业,但是特别喜欢看书,每次的班级阅读活动都会积极展示。另外一位男生,很不静心,做事也不负责,自从爱上了看书,一回家就在书房看书,身上多了一种沉稳。像这样因为喜欢阅读而发生变化的孩子有不少,在他们身上多了一种沉稳与冷静,也多了一种正气。苏赫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可见书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因为书,孩子看到了自己到达不了的世界;因为书,孩子找到了一份信心和动力;因为书,孩子学会去理解生活的意义。书籍,就是全世界儿童最好的营养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草房子》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