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作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排列首位,是因为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内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目的。下面就“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群谈谈自己的粗浅理解。

首先,“语言文字积累”的认识理解

1.什么是语言。如果单独起来说明使用,指的是口头语言。它的内容从小到大排列是:词素、词、短语、句子、片段、篇章等。

2.什么是文字。如果单独起来说明使用,指的是书面语言。它的基本元素是: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

3.什么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合起来就是语言文字。一旦使用起来,形成三大要件:语言、文字、语文。

4.什么是语言文字积累。积累是一个过程,在语言文字实践过程中,有所感悟。在语言文字实践中思考,在语言文字实践中沟通,在语言文字实践中积累,在语言文字实践中提升。


其次,“语言文字积累”的策略运用

1.感知语言文字。①获取信息,认知语言文字。在“单元预习课”上,初读课文,是获取课文内容的主要信息,认知语言文字是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②识字学词,积累语言文字。每一篇课文中都有学生需要学习的两类生字新词,学好生字和新词的过程也是感知语言文字。③读好课文,感知语言文字。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知语言文字。

2.理解语言文字。①精读文本内容,理解语言文字;②研读文本内容,欣赏语言文字;③落实语文要素,运用语言文字。比如,针对文本词语的理解。统编教材三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精读课文《花的学校》课后思考训练题2.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②树枝在丛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等等。

3.巩固语言文字。为了达到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巩固,统编教材除了在课文后精心设置了相应的练习思考题,包括背诵优美词句,还在每个单元的最后设置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园地”。

比如,统编教材三上第一单元安排的“词句段运用”。①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②还有“日积月累”栏目。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在低年级阶段要求积累语文园地里的字词,在中年级从字词扩展到古诗名言积累,有主动积累的意识,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能对学过的各类语言材料进行归类,而在高年级则要求“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言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尝试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


其三、“语言文字梳理”的策略运用

课标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甚至于探究,在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中有明确的规定,实质是对如何通过学习课程内容,是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具体阐释,也是对学科核心学习任务的细化与分解。

(一)感受语言文字

(1)感受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人文性是文本特有的感情,是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润物生情。比如,统编教材五上第一单元人文要素“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感受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形象性指的是能感受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如统编教材五上第六单元语文要素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前提示语: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3)感受语言文字的深刻性。深刻性指的是能感悟到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含意。如,统编教材五上第四单元略读课文《小岛》文前提示语:默读课文,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4)感受语言文字的情趣性。情趣性指的是能感触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感情和趣味。情趣感的训练在童话,寓言诗歌等类型的课文中比较突出,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

(二)梳理语言文字

1.语言文字的知识梳理。“语言文字”知识包括字词、句子、语段和篇章。不同的学段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学段侧重字词和句子,第二学段侧重句子和语段,第三学段侧重语段和篇章。

2.语言文字的能力梳理。“语言文字”能力包括获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作出评价能力、形成解释能力和创意运用能力。围绕五个阅读维度,学段不同,文章不同,课型不同,有所侧重。


(三)运用语言文字

1.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指向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方面,二是运用语言文字方面。如统编教材四上第五单元语文要素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2.精读课文课后思考训练题。教材精读课文安排有课后思考训练题,这些题项,就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如统编教材四上第五单元精读课文《麻雀》课后思考训练题一、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思考训练题二、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①老麻雀的无畏。②猎狗的攻击与退缩。还有《爬天都峰》课后思考训练题一、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等等。

3.略读课文文前提示语。教材略读课文安排有文前提示语,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如《女娲补天》文前提示语:《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4.表达与交流。一是指口语交际,二是指习作(写话)。

总之,需要关注语言文字积累,还要关注语言文字梳理,在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梳理,设计积累与梳理的一体化学习任务。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贵栓‖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