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人文浸润科技,科技传播人文。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

辑人员的回信,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社科界引起热烈反响,再次引发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关注与思考。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构筑起

人类文明的大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

怀的涵养与修为。

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

方面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以国家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等为重要内容的软

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让民族精神、国民素质缺位,而应兴民族之人文、启民

众之精神。人文思想之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文化观,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通过加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

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

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

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一部人类文明史,一方面记述着科学技术创造的

无数奇迹,另一方面也烙印着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从“诸子百家”到“二

十五史”,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弹一星”

元勋钱学森说过,“一个理性的时代会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产生。在这个时代中,不

仅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且人类的高尚思想追求将影响世界。”建设一个如晨曦般澄明、

如日升般进步的社会,如果缺乏精神的滋养和引领,社会文明将失去自己的内核和灵

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

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

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

不但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

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培养人文情怀,不仅仅要读文史哲,更要培养一种对生

命的热爱和尊重,对真理的探索和敬畏,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

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

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让人文精神照进现实,并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

界,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

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

涵养人文精神,更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

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