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幸福的勇气》读书交流③

今天的读书会,是一次思考大会,是教育现实中的一场反思与发现,是育儿焦虑中的一种缓解与释怀,是自我审视的改进与另一种可能。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在自己带崽的过程中,孩子总会有不如人意的行为出现,他们会做某种不好的事情、不被允许的事情、危险的事情,或者是对他人危险的事情,在各种问题情况的出现下,老师和家长是很容易抓狂,很容易就批评孩子,责骂甚至惩处他们的。可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告诉我们:

“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命令他们屈服。”“包含斥责在内的'暴力'是一种暴露人不成熟的交流方式。”“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这样的观点,一开始并不被我们接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以批评的方式来应对“熊孩子”们的错误行为,清晰明了,简单有效。可是冬青老师要我们和书中一起思考:为什么老师总是要发火呢?为什么问题行为总是会再次发生?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没有那么听话呢?……我们想到了班上那几个总是要被批评的孩子,那几个冥顽不化的“捣蛋鬼”,那几个令人头疼的“讨厌鬼”,无数的事实,确实证明了“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

为什么孩子们会陷入问题行为呢?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关注的是其背后隐藏的“目的”。也就是,孩子们——也不仅仅限于孩子——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做出一些问题行为。这可以分五个阶段来考虑:

称赞的要求。面对父母或教师,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但也有可能孩子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他们的行为方式可能会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所以,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

引起关注。这是通过学业之类正面进攻不顺利,所以想要通过其他手段成为“特别的我”。不能作为“好孩子”在班级取得特权地位,获得自己在所属共同体中的明确位置,那就作为“坏孩子”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那些上课捣乱、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急速下降、爱做恶作剧之类的孩子就找到原因了,他们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这些孩子,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

权力争斗。简而言之就是反抗,坚决不顺从,反复挑衅,企图通过挑战胜利和权威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孩子”了。遇到这样的行为,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

复仇。在前三个阶段都没能成功,渴望爱的心情无法被满足之后,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向不爱我的人,进行爱的复仇!既然你不爱我,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这个阶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同等地认可可能是走入他们心灵最好的方式。不要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在针对你,通过避免惩罚和还击,走入报复循环。

证明无能。这是最麻烦的一个阶段。因为无论做什么也得不到认可,那就会不再做任何努力。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任务也不愿去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

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的确实很有意思的分析,而这一切的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关注他们的“目的”,与他们一起思考“以后怎么做”,才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方向。

孩子只是“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他人的痛苦。倘若如此,大人们应该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并且,在教的时候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幸福的勇气》读书交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