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段子手,余华出圈了

《活着》算悲情作品中的佼佼者了吧。那个写《活着》的余华老师,最近凭采访出圈了。来感受下《剩下的0.6去哪里了》:

主持人:满分十分,您会给《活着》打几分?

余华:9.4分。

主持人:剩下的0.6呢?

余华:你去问豆瓣吧。

还有这么几段,寥寥几语,展现「当代推拉大师」:

实际上,余华的个人经历很有意思。他的小说情节有多悲惨,自己的人生态度就有多欢乐,就是这样的余华,被大家评价为:把悲伤给了读者,快乐留给了自己

小说家的功利型择业

在最近的这场采访中,主持人问余华有什么技巧可以传授,是天赋吗?

余华谦虚扯了好几句,核心宗旨是:对,靠的就是天赋。

想要探寻余华踏上文学道路这段经历很简单,去扒一扒他的「脱口秀式」访谈就能梳理出大概——用他的话说,完全是功利型择业。

1、想睡懒觉,不想做牙医

18岁,余华高中毕业,被分配在家乡当牙医。尽管他从来没有学过拔牙,进医院第一天,观看了两次拔牙之后,就开始上手给人拔牙,一拔就是5年。

但他不愿意做牙医,因为:想睡懒觉,不想上班。他在散文中写「人的口腔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他看见楼下马路上闲逛的文化馆的人:他们每天在街上逛逛就有工资拿,我也想要这样的工作,就此奠定奋斗目标。

2、琢磨着如何去文化馆

于是,余华认真琢磨了一下进文化馆的路径:作曲、画画、写作。

前两样他都不行,于是决定开始写作。

一窍不通的他,一边翻《人民文学》,一边跟着写,「自己稍微揣摩了一下标点符号的运用,就直接开干。」

写完之后,就是漫漫海投之路。最后,《北京文学》邀请余华去北京改稿,当杂志社说,结局不够光明,只要把结局改光明了,就能发表时,余华说:

「只要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给你光明。」

余华如愿调去了文化馆。上班第一天,余式段子又来了:

余华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想试探一下这份工作到底有多爽。结果他是第一个到的,当时心想:这个单位我可来对了。

一个常在太平间午睡的男人

在曾经某个采访中,主持人问他收入。余华回答,感谢伟大的中学语文老师,我靠《活着》活着。

《活着》累计销量超过两千万册,向学生推荐《活着》的语文老师一代传一代。

这本书1992年出版,到2019年余华还能凭借它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拿到1500万的版税收入。也就是说,这本12万字的小说,每个字每年创收129块。

看过小说或改编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活着》里的福贵一家实在是太悲惨了,小说充分描绘了大跃进、文革等时代背景下,福贵家破人亡的一生。是我至今不愿看第二遍的水平。

现实生活中幽默风趣的余华,为什么会写出如此悲伤的小说?个性豁达,不代表自身没有经历或看过苦难。

余华父母都是医生,工作特别忙。当时的医院只有一栋平房,管得并不严,所以他和哥哥经常跑去医院玩。

有时候会偷偷溜到手术室里看爸爸做手术,玩累了就在医院里休息。

夏天很热,睡醒了席子上都是汗水形成的印子;有一次,他躲去太平间睡觉,发现里面非常凉快,从那以后,他就经常在太平间里午睡。

后来,当余华读到了海涅的「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时,他说一如当年在太平间里午睡的感受。

但医院是什么地方呢?是生老病死的地方。童年时期的余华,看多了生死,甚至基本每天晚上都会被失去亲人的哭声给吵醒。

所有童年经历都封存在记忆里,形成他早期作品中的死亡与痛苦。那时的余华描写生死,直接得近乎残忍。

作家接受访谈时都在谈些什么

虽然我个人没有很喜欢余华老师的作品,但他自身通透的价值观依旧打动了我。

这样的品质在近代作家中均有体现,如今你再去看莫言的访谈,同样是言之有物且风趣,能真正带给人启迪。

优秀的人自身当如宝库。在采访中,被问到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作者?余华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是你要成为一个很好的读者

——就是你应该在一些好的作品里面读到那些让你感到共鸣的段落,然后你在写的时候

——但你不会去写他那个,你会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他们会启发你,不是启发你变成他,而是启发你变成你自己,把你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一个好的读者,才会是一个好的作家

正是如此。现在的创作环境,当如俏皮话口香糖,你嚼完,他嚼,津津有味。

有人不断造梗,有人助推爆梗,有人当上自认为高明的「裁缝」。

那些所谓被启发的意义,变得更加快速,更加简单;这不是潜能的激发,是初衷的蒙蔽。

所以,其实挺开心看到余华、莫言这样的作家能出来多多接受访谈。在诸君的一席话里,我们也在寻找其中的「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晋段子手,余华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