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四句教

1527年农历七月初,王阳明接到中央政府要他到广西的圣旨。离开浙江余姚前,发生了王阳明心学史上最光彩夺目也是最后一幕:四句教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如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话类似于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没有私信不被蒙蔽的心,是天理。这也王阳明一直强调的无需求诸外物,人人心中自有良知。

但每个人的心多多少少都会被蒙蔽,因此就有第四句。要想重新让心显现出良知存善去恶,就需要去探究事物的规律。这种探究,王阳明心学之前的理学家,过分强调从经典中探求,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因为很多人哪怕熟读四书五经,都会像第二句话所说的,时而发善心时而仔细邪恶,这都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知善知恶的能力,这是良知在提醒你。

只不过有的人,违背良知渐渐走上不归路。一开始可能会惴惴不安,但长此以往,内心良知便蒙尘,个人就开始胡作非为。

《知行合一》第一本书已经快要读完。王阳明从一开始不拘一格博览群书,到钻研儒释道三家经典,最后继往开来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我深感圣人之不易。


王阳明每次讲学都着重强调人人皆可为圣人,只需要你按照良知行事。但我有个疑问,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每个人对于什么算良知这个定义是否相同呢?

就拿孝道举例子,古人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特别强调父子的尊卑和上下关系,认为做孩子就要无条件尊崇父母。如果一个古人看到现代社会的孩子常常同父母顶嘴,那他的良知绝对会谴责这件事,因为这是大逆不道。但现代人可能就会觉得这并非不孝。

不同时代如此,同个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教养下的人,亦是如此。关于这点我还有疑问,留待后续阅读区解决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学四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