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04):小小吉安,红军打了九次!为什么这么难打?

大儒、高僧、革命家,“邂逅”安吉青原山

来到“望郡吉安”。

“望郡吉安”一词当然古已有之,但我是在大前年,吉安市多家博物馆联合,到首都博物馆举办名为“望郡吉安”的展览时,才知道并记住了这个因出过欧阳修、文天祥而很拽的地方。

一、十万工农下吉安

1、高楼、闹市中有一处毛泽东、朱德故居

这是市区比较繁华的文山步行街。

这条街上有一棵巨大的榕树,下面有五六十口老年人在打牌。

闹市的角落,有一处毛泽东、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在前面的一栋房子里。

毛泽东的旧居在后面一栋里。两栋房子是贯通的。



室内除了一些挂图,几乎没有什么陈设。

其实说这是个故居,有点儿水分。1930年10月5日晚,毛泽东进城,住到这个房子里,7日就搬到别处去了,算起来只住了3天。毛泽东在吉安总共也就住了20天左右。

但居住这二十来天,也是来之不易的。这个吉安小城,红军先后攻打了9次,才打下来。

2、为何吉安小城打了九次?

绘画《十万工农下吉安》:

吉安,古称庐陵。地处赣江中游,北通南昌,南达赣州,西临井冈山,东近东固山,是赣西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1929年10月到1930年10月,一年间红军攻打9次,才打下来。

第一次打吉安:1929年10月,中共赣西特委首次决定攻打吉安,并制订了攻吉行动计划,组织了总行动委员会和东、南、西、北4路行动委员会,动员了吉安周围50里内、最多时达80万群众配合红军,攻打吉安周围县城,初步形成了对吉安城“整个包围之势”。但没有具体开打。

第二次打吉安:1930年2月14日,毛泽东主持的“二七”会议主席团,发布了“占领吉安,建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第一号通告。蒋介石忙抽调唐云山等7个旅的兵力解吉安之围。红军折回富田,诱敌深入,对唐云山旅予以歼灭性的打击。后由于敌情发生重大变化,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暂时放弃攻打吉安计划。

第三次打吉安:1930年4月下旬,成立赣西南赤卫军决战指挥部,曾炳春任总指挥,下分中、东、西、南、北路指挥部。4月底,发动了赣西南各县游击队、泰和独立营、红军学校学生共2万余人,发起攻打吉安战斗,击败了地方反动武装,恢复了水东、儒林的苏区工作。

第四次打吉安:1930年5月初,中共赣西南特委调集了10万余群众配合红军攻打吉安,使吉安守军惊慌失措,豪绅地主和大资本家纷纷逃往南昌。这场战斗由于主攻部队红六军一、三纵队未回等原因而停止。

第五次打吉安:1930年5月上旬,赣西南中路武装单独发动攻吉战斗,在赣江对岸隔河射击,一方面有效地牵制了进攻北路之国民党军;另一方面,声东击西,侦探敌军火力,间隔发动攻吉战斗,使敌军不得安宁,消耗了战斗力,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军。

第六次打吉安:1930年6月16日,国民党吉安守军换防,中共赣西南特委立即部署攻吉战斗。6月28日上午,各路队伍将吉安城全面包围,发起总攻,最终因部队武器太差,弹药供给不上,加之援兵不及,被迫撤出攻吉战斗。

第七次打吉安:1930年7月初,赣西南特委再次决定,调回各路攻吉队伍配合红六军攻打吉安。这时国民党军邓英部已赶到吉安接防,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率部万余人包围吉安,攻吉总指挥曾炳春调回各路攻吉队伍,一并投入战斗。国民党守军凭险据守,红军数次发起冲锋,均不奏效,双方伤亡均约400余人。7月5日,攻吉部队撤围休整,择机再战。

第八次打吉安:1930年8月,以红二十军、红军学校和青年干部学校学员为主力,并调10万“精勇工农”配合攻打吉安。从8月25日开始战斗,到9月5日红军主力发起总攻,红军牺牲二三百人,中共赣西南特委决定撤出战斗,留下部分武装继续包围吉安。

第九次攻打吉安:1930年9月13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州确定了“由株萍路回师袭击赣敌,以红一军团攻取吉安”的战略决策。经过充分准备,10月4日拂晓,各路红军按照作战部署向吉安城发起总攻。

红四军首先在螺子山开始攻击,接着红二十军、红三军分别在真君山、天华山、神岗山一线打响,赣江东岸的群众武装也同时响应,阵地上遍地红旗招展,军号齐鸣,杀声震天。

当晚9时,真君山总司令部一声枪响,埋伏在四周山上的红军和赤卫队一起向城内冲杀。红军首先从城西突破敌军阵地,直插城中心的中山路大街,从而完全占领了吉安城,取得了第九次攻吉的胜利。

敌守军邓英率部在白鹭洲乘船,顺流北逃。红军随即沿岸追击,截获小船四只,俘敌200余人。

这就是赣江上的白鹭洲:

10月5日清晨,红军大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全城人民热烈欢迎下进驻吉安城。10月5日晚,毛泽东、朱德和军团总部进城。

3、占领吉安的意义

10月7日,红一方面军前委与赣西南特委,在吉安城内中山广场,召开10余万群众参加的“庆祝吉安暴动胜利大会”。毛泽东、朱德在会上讲了话。大会宣告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

红军进驻吉安后,立即动员“扩红”,在吉安总共扩充红军新兵8000名。又在城东青原山创建了“工农革命红色医院”。毛泽东在此期间还做了多次社会调查。

1930年11月18日,为应对反第一次大“围剿”,红军主动撤离吉安,东渡赣江,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占领吉安整整45天。这是红军攻打时间最长、攻打次数最多的一座中心城市,也是红军占领时间较长的一座中心城市,当时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攻打吉安的胜利,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占领一个中心城市,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一次有益尝试。

毛泽东在1930年2月写下《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这首词: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二、高僧、大儒、革命家,“相逢”青原山

青原山是中国佛教史上名山之一,杨万里称其为“山川第一江西景”。

红亭上的山名,出自文天祥的手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青原山上,先有高僧,后有大儒,现代史上则有红军在这里,成为一座名山。

1、青原行思,禅宗五叶得其三

青原行思是唐代高僧,俗姓刘,庐陵(今吉安)人。

他少年出家,24岁慕名前往岭南曹溪拜六祖慧能为师,亲近慧能大师15年,后住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

他继承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并发扬光大。他认为,客观世界及其变化,都是“心”的幻觉,由“心”所决定,就是六祖在《坛经》中所说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就是佛,而佛性是人皆有之的本性。

青原行思68岁圆寂。唐玄宗赐建“弘济禅师归真之塔”于青原山后,历代信徒顶礼膜拜。

禅宗自六祖惠能传给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之后,又分为五个宗派,号称“一花开五叶”,五叶之中,有三派出自青原行思,即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净居寺在特殊年代遭到很大破坏,目前建筑物均系重建。

青原山以墨迹四宝著名,除了上面的文天祥手书“青原山”牌匾,还有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手书诗碑:


抗金名相李纲手书的游记石碑:

颜真卿手书“祖关”:


王阳明题写“曹溪宗派”:

当年贺子珍一家参加革命,被国民党追捕。贺子珍的父亲贺焕文、温吐秀及妹妹贺怡躲到吉安净居寺,受到住持的帮助。毛泽东和贺子珍一起来看望来贺家一家。

1930年红军医院建立后,寺内僧人也力所能及帮助做一些照顾伤员的工作。

2、大儒王阳明,在此初试心学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后,结束贬谪期,复官后的第一站就是庐陵县令。在此任职期间,王阳明开始实践他的心学理论。

他在青原山净居寺讲学,收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都在官场及学界知名。最著者四位,和他一起被尊为“五贤”,接受祭祀:

不久后,王阳明受命巡抚赣南、闽西地区(这与毛泽东早起革命活动范围很重合),在这里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武功:平定赣南盗贼之乱和宁王朱宸濠叛乱。

王阳明去世后,青原山聚徒讲学之风流传,而且一直在净居寺举行。到了清朝,地方贤达觉得在寺里讲学不方便,便筹集资金,另行修建了这座阳明书院。

红军攻克吉安之后,就在这里建立了红军医院,毛泽东曾来看望伤员。

此时成立的红军大学,也借用了这里的校舍办学。

总之,来到吉安,发现它不仅是“望郡”,更是“红郡”。


参考文献;

中国吉安网:《“九打吉安”始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毛年谱(204):小小吉安,红军打了九次!为什么这么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