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五域架构是一种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架构模式,主要包括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和车身域。(汽车三域架构通常是指将汽车电子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领域:动力域、底盘域和智能座舱域(或车身舒适域))
以下是对这五个域的详细介绍:
1、**动力域**:
**功能**:动力域控制器是智能化的动力总成管理单元,主要功能包括对多种动力系统单元(如内燃机、电动机/发电机、电池、变速箱等)进行计算和分配扭矩,通过预判驾驶策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还具备变速器管理、引擎管理、电池监控、交流发电机调节等功能,同时兼具电气智能故障诊断、智能节电、总线通信等功能。
- **重要性**:动力域是汽车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优化动力域的控制可以提高汽车的运行效率和驾驶体验。
2、**底盘域**:
- **功能**:底盘域与汽车的行驶相关,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共同构成。具体功能包括传动系统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行驶系统将汽车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转向系统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对汽车进行强制制动,实现减速停车、驻车制动等功能。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底盘域还需要支持线控技术,如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等,以适应自动驾驶的需求。(关于线控技术后文有解释)
- **重要性**:底盘域决定了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汽车行驶的基础。智能化的底盘域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和自动驾驶的可靠性。
3、**座舱域/智能信息域**:
- **功能**:主要负责汽车内部的娱乐信息系统,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语音识别、手势识别、显示系统(如多屏显示、不同尺寸的仪表屏、中控屏等)、虚拟化技术、远程控制、整车OTA 等功能。还可以实现安全级别不同的应用进行隔离,保障信息安全。
- **重要性**:座舱域是驾驶员和乘客与汽车交互的主要界面,直接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座舱域的功能不断丰富,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体现。
4、**自动驾驶域(辅助驾驶)**:
- **功能**: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定位、路径规划、决策控制、无线通讯、高速通讯等功能,用于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做出驾驶决策,并控制车辆的行驶。
- **重要性**:自动驾驶域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领域,对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的级别将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5、**车身域**:
- **功能**:主要集成了灯光控制、雨刮控制、门窗控制、座椅控制、后视镜控制等车身电子系统的功能。未来还可能集成一些低等级的 ADAS 功能(如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等)。车身域控制器可以减少 ECU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电子控制单元】的数量,降低车身重量、减少成本、简化线路复杂度。
- **重要性**:车身域负责汽车的基本车身功能控制,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驾驶的舒适性。集成化的车身域控制器可以提高汽车的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线控技术(Drive-By-Wire Technology)是一种用电子信号和电气系统代替传统机械连接来控制汽车关键部件的技术。
**一、主要应用领域**
1、线控转向(Steer-By-Wire)
- 功能:通过电子信号传输驾驶员的转向指令,由电动马达等执行机构实现车轮的转向。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转向柱,减少了机械部件的摩擦和间隙,提高了转向的精度和响应速度。 - 优势:可以实现可变转向比,根据车速和驾驶模式自动调整转向灵敏度,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同时,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更灵活的控制方式。
- 例如,在低速行驶时,转向比可以变小,使方向盘转动角度更小就能实现较大的车轮转向角度,方便停车和掉头;在高速行驶时,转向比变大,提高行驶稳定性。
2、线控制动(Brake-By-Wire)
- 功能: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产生的信号被传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ECU 根据信号计算出所需的制动力,并控制制动执行机构(如电动液压泵或电机)产生相应的制动力。
- 优势: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制动控制,提高制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实现再生制动与传统制动的协同工作,提高能源回收效率。
- 例如,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中,线控制动可以更好地协调电机的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提高能量回收效果,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3、线控油门(Throttle-By-Wire)
- 功能:驾驶员操作油门踏板时,传感器将踏板位置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传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ECU),ECU 根据信号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和燃油喷射量,从而实现对发动机转速和动力输出的控制。
- 优势:提高了油门响应的精度和一致性,减少了机械传动带来的误差和延迟。同时,为发动机管理系统提供了更精确的控制参数,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
- 例如,在自动巡航控制中,线控油门可以更准确地保持设定的车速,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工作原理**
线控技术通常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1、传感器:负责检测驾驶员的操作指令(如转向角度、制动踏板压力、油门踏板位置等)以及车辆的状态信息(如车速、车轮转速、加速度等),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子信号。
2、ECU:接收传感器传来的电子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执行机构。
3、执行机构:根据 ECU 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如转动车轮、产生制动力、调节发动机动力输出等。
**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重要性
- 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线控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快的响应速度,有助于提高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制动性能和转向稳定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 提升驾驶体验:可变转向比、精确的油门控制等功能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
- 推动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线控技术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更灵活的控制方式,便于实现车辆的自主控制和协同控制。
2、发展趋势
- 集成化:将多个线控系统集成到一个中央控制单元中,实现更高效的协同控制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 冗余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线控技术将采用冗余设计,如多个传感器、备用电源和通信通道等,确保在部分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保持车辆的基本控制功能。
- 无线通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线控技术可能会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减少线束的数量和重量,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以下是车载测试领域需要掌握的更多重要概念:
**一、车载以太网测试**
1、带宽测试:评估车载以太网的传输带宽,确保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如高清视频流、传感器数据等。
2、延迟测试:测量数据在车载以太网中的传输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自动驾驶)至关重要。
3、兼容性测试:验证车载以太网与其他车载网络(如 CAN、LIN 等)的兼容性,以及与不同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性。
4、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干扰等情况,测试车载以太网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二、车载诊断系统(OBD)测试**
1、故障码读取:检查车载诊断系统能否准确读取车辆故障码,并对其进行解析和诊断。
2、实时数据监测:测试 OBD 系统对车辆各种参数(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水温等)的实时监测功能。
3、通信协议测试:验证 OBD 系统与诊断工具之间的通信协议是否符合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排放检测:评估 OBD 系统对车辆排放系统的监测和诊断能力,确保车辆符合环保标准。
**三、车载无线充电测试**
1、充电效率测试:测量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包括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能量转换效率等参数。
2、兼容性测试:验证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车载无线充电系统上的兼容性。
3、安全性测试:检查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辐射、温度控制、过充保护等安全性能。
4、稳定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评估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车载人机交互(HMI)测试**
1、用户界面测试:检查车载 HMI 的界面设计是否简洁、直观、易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2. 操作响应测试:测试用户操作(如触摸、按键、语音指令等)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2、信息显示测试:验证车载 HMI 对车辆信息(如速度、油耗、导航等)的显示是否清晰、准确、及时。
3、多模态交互测试:评估车载 HMI 支持的多种交互方式(如触摸、语音、手势等)的协同工作能力。
**五、车载传感器融合算法测试**
1、数据准确性测试:检查传感器融合算法对不同传感器数据(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处理是否准确,输出结果是否可靠。
2、融合效果测试:评估传感器融合算法在不同场景下(如白天、夜晚、恶劣天气等)的融合效果,提高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时性测试:测试传感器融合算法的计算速度和响应时间,确保能够满足实时应用的要求。
4、稳定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评估传感器融合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
**六、车载软件安全测试**
1、漏洞扫描: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检测车载软件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SQL 注入等。
2、加密测试:验证车载软件系统中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加密机制是否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3、权限管理测试:检查车载软件系统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的功能和数据。
4、恶意软件检测:测试车载软件系统对恶意软件的检测和防范能力,保护车辆系统的安全。
**七、车载音频质量测试**
1、频率响应测试:测量车载音频系统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确保声音的平衡性和准确性。
2、失真度测试:评估车载音频系统的失真程度,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保证声音的纯净度。
3、信噪比测试:测试车载音频系统的信噪比,即信号与噪声的比例,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4、环绕声效果测试:验证车载音频系统的环绕声效果,营造出逼真的听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