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故事写作:挖掘主人公的世界观,用细节呈现故事情节

在写故事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主人公希望得到什么,也知道是什么样错误信念一直阻拦着他实现这个愿望,但却无法改变呢?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体现在哪里?是外部世界对他的影响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真实影响主人公行为的是他的大脑,是他的世界观。

在故事里,主人公的世界观处于主导地位,他能不断用过去的经历来理解和解释现在发生的事情,以便推进未来的行动计划。

为了让主人公的形象能够跃然纸上,他的大脑必须能够像我们的大脑一样进行运转。唯一实现的路径,就是赋予主人公更加具体的、深刻的、以及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上的世界观。

一、主人公的世界观

从主人公那里,我们可以挖掘到许多背景材料,还有构建故事框架的原材料。所挖掘的场景也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在我们阅读故事时,情节总是不断向前发展,这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作者也是从第一笔开始不停地往下写,直到把故事讲完。事实上,故事并不是按这种线性模式创作出来的。

为了创作故事,我们需要不断地挖掘主人公的世界观,探究故事如何发展,同时为主人公设计一套内在的筛选机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世界观并不是主人公对整个世界方方面面的看法。有些观点如果与我们所讲的故事毫无关联,我们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读者也不会对此感兴趣。

世界观如同一个镜头,主人公通过他能够看见并且衡量故事里所发生的一切,这也就是他在故事中所持有的特定观点。

在写作时,我们喜欢将主人公的观点进行人为分解,使观点得到充分体现。主人公在谈论某种观点时,只是在谈论他如何评估他所处的世界。

不管我们用第几人称来讲述主人公的观点,他的世界观都是一样的。很少有人意识到为什么要花时间去明确主人公的世界观是什么?从何而来?怎样切入故事中?他们其实是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去客观地看待世间的一切。

二、了解客观的世界

主人公不是一台照相机,只能照出他所看到的世界。事实上,主人公所看到的世界常常与他内心的想法、信念相互作用,从而帮助他解释看到的一切,进而影响他的行动。

因此,主人公看到的世界并非都是客观的,还有主观的意愿在里面,他所看到的世界也不是他看到的真实世界,而是他理解的世界。

每个人从小到大,每天都在与外部的世界进行互动,大脑不断地吸收有用的信息,以此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但我们了解到的世界并不是客观的,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千差万别,了解世界的过程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人经验而定。

面对相同的客观事物,每个人的理解和解释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看法却不相同的真实原因。

我们为每件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并按照个人经验告诉他人这些事物很重要,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每个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不尽相同,因为我们要用主观上的精神感知来构建。

我们的经历、期望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给听到的语言也添上创造的意义,添上自身感知的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我们能看到的画面不同,而是这些画面带给我们的感受不同。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此做出的反应,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认知体系。

比如我们从小曾经被狗咬过,长大后可能见到狗就会害怕,就会躲着走,更不要说亲自养狗了。

对于一些完全抽象的词语,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解释,不一样的描述,不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信念和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在描述这些抽象概念时,可以加上一些实实在在的有画面感的词汇,以方便我们加以理解和感受。

三、故事源于细节

细节是指发生的事,它不是笼统的总结,也不是概述,而是事件本身一个时刻一个时刻的逐步展开。

但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笼统的细节。这些细节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有些细节看起来比较详细,但其实只是一些情节的具体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事件的真实状态。

比如我们描写一个人经历过一件事后的变化,不仅要展现他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要具体揭示出从他的内心来看,他变化之前是什么样,变化之后又是什么样,他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主人公的思想和观点不是照相机,我们所描写的情景也不是简单的画面。随着事件的展开,我们要把它带入到主人公的大脑里。

要按照主人公的视角进入故事,让我们意识到事情发生时,他心里在想什么?这种想不是笼统意义上的想,而是在弄清楚形势,确定对策措施的过程中,他内心的矛盾是什么?这种想法将体现在故事的每一个部分。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未来,写故事也需要细节的不断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1233.故事写作:挖掘主人公的世界观,用细节呈现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