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太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②,三饭缭适蔡③,四饭缺适秦④,鼓方叔人于河⑤,播鼗武人于汉⑥,少师阳、击磬襄人于海⑦。
【注释】
①师挚: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适:往'到。
②亚饭干.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名干。古代天子、诸侯吃饭时都要奏乐,所以乐师有亚饭、三饭、匹饭之称。
③缭:人名。
④缺:人名。
⑤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⑥播鼗(táo)武.播'摇。'小鼓。武,摇小鼓者的名字。⑦少师阳.副乐官,名阳。击磬襄:敲磐的乐师,名襄。
【翻译】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乐师干到楚国去了,三饭乐师缭到蔡国去了,四饭乐师缺到秦国去了,打鼓乐师方叔进人黄河地区了,摇鼓的乐师武进人汉水一带了,少师阳、敲磬的乐师襄到海滨去了。
与经典为伍,与诗书相伴。相约七点,诵读美好!今晚的诵读仍然是自由展示,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解读】
末世衰败景象
这一章所记载的就是“鲁哀公时,礼坏乐崩,乐人皆去”的现象。从孔子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行将灭亡的末世景象。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来说,长期繁荣有几个重要条件,从内部来说,首先必须有一种文化精神,其次必须有一套与文化精神相适应的制度,冉次,有秉承这种文化精神、认真贯彻执行的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灵魂所在。当这个国家即将崩溃,或者组织即将瓦解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精神丧失制度破坏和人才流失的末世景象。
观察孔子时代的鲁国,就是这种末世景象。孔子这里只讲了乐人的离散,其用意绝不仅是感叹人才的流失。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礼乐制度的最忠实执行者。到孔子时代,由于王室衰落,鲁国成为礼乐制度的最后保存者。不论是西周还是鲁国,其发展壮大,乃至强盛,都与礼乐制度密不可分。这些乐人四散,意味着鲁国丧失传统礼乐精神,也意味着人才的流失。文化精神丧失,必然导致制度崩溃,与之相伴,鲁国出现了三桓专权,'叭佾舞于庭"的混乱和僭越局面。
太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②,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入于汉④;少师阳、击磬襄⑤,入于海。
译文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地区,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去了海滨。
本章记鲁哀公时,鲁国乐师纷纷离开鲁国流散四方,说明当时礼乐崩坏。鲁国礼崩乐坏,人才纷纷逃离,呈现出了一股悲凉之气”。
也许鲁国的事例太过久远,文化隔膜使我们不易理解,我们可以看一个较为熟悉的故事。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是势力最强大的一支。瓦岗最初的首领是翟让,还有勇将单雄信和徐世等人。开始时,瓦岗军只是在荥阳郡和梁郡劫夺公私货物,杀富济贫。天下局势越来越乱,隋朝大贵族李密因参加杨玄感反隋活动失败,被迫投奔瓦岗寨。李密很有战略眼光,提议占领洛口仓,威胁东都,取得很大战果。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密大破隋炀帝派来解围的援军,取得黑石大捷,瓦岗势力大振。之后,因为种种矛盾,李密杀害了瓦岗创始人翟让,导致将士离心。之后,瓦岗义军击败名将王世充,拥兵30万,瓦岗军势力达到鼎盛。
不久,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隋炀帝,率领10万大军回归长安。在洛阳称帝的隋主杨侗决定招安李密,授予他太尉高官,并让他率瓦岗军征讨宇文化及。李密投降杨侗后,带领瓦岗主力与宇文化及在卫州童山展开大战,两败俱伤,实力大损。李密准备入朝领赏,没想到被在洛阳政变后掌权的王世充邀击,数十位瓦岗大将和10余万军队投降王世充。李密逃到河阳,企图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但将士们皆无心作战。当时,勇将单雄信、程咬金和秦叔宝投降王世充,其他人有的投靠李渊,有的投奔窦建德。李密无计可施,遂向李渊投降。强盛一时的瓦岗军,就这样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我们看,自从李密达于鼎盛,便有末世景象。从文化精神上说,瓦岗寨有两点,一是反抗隋朝暴政,二是靠义团结人心。李密杀害翟让,把义的精神以及瓦岗寨兄弟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制度给破坏了。翟让死后,他的旧部虽然没有受到清洗,但无不心存戒惧,这为后来李密的众叛亲离埋下伏笔。之后,李密受到隋朝收买,受招安投降,背叛了瓦岗的反隋精神。单雄信、秦叔宝等核心将领的出走,与鲁国乐人的离散已经很相像了。
文化精神的丧失,制度的破坏和核心人员的离散,是组织和国家崩溃的前兆。当这些事件接连出现时,国家或组织就已经接近崩溃和灭亡了。对末世景象,每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或组织的管理者都应该深思与关注。
插播:老子和孔子的故事。老子讲究"无为而无不为",孔子强调"有序、规范"而冶。
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对内用道家思想,对外用儒家思想。
1、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
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爽。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
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2、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既见老子之后,认为老子的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不及企及,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为惊叹。老子则比喻孔子为凤凰。《御览》卷915引《庄子》云:“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老子亦喻孔子为凤。
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标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3、孔子在大力宣扬自己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高。但是孔子却不以此骄傲,他仍然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然有一天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遇到了瓶颈,于是便召集起自己的弟子们,一同商讨这个问题。
于是一群人在一起了,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一讨论起来就像炸了锅一样,讨论了很久,但是却没有讨论出结果,现场一度寂静。这时,孔子便想起了一直想要见到的人老子。
于是,他便吩咐好自己的一些弟子好好学习钻研学问,然后带上自己的几个得意弟子前去请教老子。
孔子见到老子时,十分激动,差一点没冲上去送上一个大拥抱,虽然自己很克制,但是自己还是表现出了那么一点点崇拜之情。老子见到倒是孔子也不惊也不忙,好像事先知道孔子要来似的。
于是乎,孔子便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老子听完后,老子就说道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老子便张开了嘴,你看看,答案就在这里。可是孔子没有看明白,一脸懵。
老子看到后,又指着自己的舌头,指了几次后,孔子恍然大悟,就和老子说到,多谢指点。然后弟子们看到了也似懂非懂的说到谢谢指点,老子就说到明白就好,于是便离开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仍然是一脸不解,我们辛辛苦苦来先老子先生解决问题来了,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孔子说:“第一次是看他的牙齿,第二次是他的舌头。”
牙齿虽然掉的差不多了,但还能用,舌头也还是好的。说明不管发生什么,经历过什么大难最初的一些方法还是能够用得上,说明我们还是要从基础找办法。于是一旁的子路便开始说,老师,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从基础做起,都能成功,就像水和石头。
一般来说,水战胜不了石头,但是,如果水一直做垂直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水就可以战胜石头。一切事情都要从简单,基础做起,因为这些东西,无论怎么变,都不会过时。于是孔子便称赞道,子路,你真聪明!于是随行的弟子们也纷纷赞同子路的看法。
4、孔子关于礼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阳,所以专门去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见孔子不远千里而来,很是高兴,所以老子先问孔子,他对礼的了解和看法。听完孔子的话,老子告诫孔子说,他所说周礼已经崩塌了,周礼所存在遗迹还在,周礼所奉行的话还存在。
就像一个君子一样,遇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入世,就像乌龟一样,遇到危险时,懂得用龟壳保护自己。懂得掩饰自己,懂得大智若愚。孔子很仔细听着老子的话,所以老子说完他一直没有离去。老子看到孔子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没有明白。
于是张开嘴巴问他,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经不在了。老子又问他,那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说,舌头一直都在啊。老子笑着说,所以并不一定坚硬的东西留在最后。舌头最软,却留到最后。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刚。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头鞠躬行礼。
孔子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让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面性的,事物发展自有自身的矛盾,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纯粹的东西。老子对礼的阐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浅,以至于孔子回到自己国家后,对自己的弟子说。
老子就像一只在空中遨游的龙,人们无法捉摸。而老子的知识就像空中的龙一样高深,一般人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5、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人,其生卒年代和身世,今已无法确考。)老子告诉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
就是“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于死亡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个博辨广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立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走在经典的路上,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究可以参加"隆重的庆典"。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坚持不懈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可以成功!
点评:
次次早事事好,原文熟译文准,高屋建瓴一气呵成!
诵读流畅如汩汩流淌的配音乐曲,面庞滋润如你背后那娇艳的鲜花!是经典的滋润,是办公室温馨友爱典雅的文化所致!一次次进步,一次次蝶变,期待你飞舞的那一天!
诵读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浑厚的男中音,配上悠扬的琴声,是清晨最妙的声音!
古人很聪明,文字高深,名字很别具风味!
解释得清清楚楚,总结得简洁明了,一如既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