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因为一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的播出,湖北武汉一名唐氏综合症患儿舟舟,一夜间家喻户晓,当时所有主流的媒体都称他为“天才指挥家”。
最红的时候,他每年演出168场,施瓦辛格、刘德华曾和他同台演出……
时光荏苒,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被大众视野聚焦的舟舟,如今已经43岁了。
他现在在哪里?又过得怎么样呢?
1
舟舟的世界
1998年,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去武汉歌舞剧院拜访一位贝斯手,那是他另外一部纪录片的主角。
可到现场之后,张以庆被一个少年吸引了。
少年不高,矮胖,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侧边,神情专注跟随着乐团正在演奏的《卡门》,挥舞着手里的铅笔。
张以庆盯着少年看了好久,才明白他是在模仿乐团指挥的动作。
那根铅笔,是他的指挥棒。
旁人告诉他,那少年是乐团提琴手胡厚培的儿子,叫舟舟,大名胡忆舟。
从剧院回去后,舟舟沉浸指挥的模样,时时刻刻冲击着张以庆的创作欲。
十个月后,《舟舟的世界》诞生了。
纪录片播出那年,19岁的舟舟智商只有30,相当于三四岁的孩童。
他不识字,不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无法分清纸币面额。却又因为那部轰动全国获奖无数的纪录片,戴上了耀眼的王冠。
当年的舟舟,到底有多火?
1998年,中国残联理事长看完纪录片后,立马打电话到武汉,邀请他参加九九年残联在北京举行的新春晚会。
1999年,赫赫有名的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也向舟舟抛出橄榄枝,那一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成了历史性的合作。
2000年,舟舟和施瓦辛格手牵手走进人民大会堂,在那场名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世纪行”的募捐晚会中,由舟舟指挥中国歌剧院交响乐团义演。演出结束后,施瓦辛格十分激动,当场捐款15万美金。
香港影帝刘德华搂着他,深情地唱了一曲《你是我的一片希望》。
晚宴结束后,四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排着队,等舟舟的签名。
舟舟成了中国残联艺术团的重量级艺员,走遍全国各省,最多的时候一年演出达168场。
不论去哪,受到的都是最高规格的接待。
2000年9月,是舟舟人生中最巅峰和最荣耀的时刻,他受邀出访美国,成为第一位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中国指挥家。
这个智力明显缺陷的人,被众人推上了神坛。
在人人都喊他“天才指挥家”的时候,舟舟的父亲胡厚培是唯一清醒的人。
好几次,他在媒体面前开诚布公。
“舟舟根本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人,他连最基本的乐理都不懂,谈何指挥?
在舟舟最富盛名的时候,他再一次坦诚感谢:
“谢谢你们陪舟舟玩。”
胡厚培谨小慎微地为儿子画下兴趣和名利的界限,在线内保护智力只有几岁的孩子不受侵害,又将利欲熏心的物质隔绝在圈外。
成就了舟舟的,其实不是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而是一直为他人生掌舵的父亲。
2
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1978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舟舟出生了。
这是武汉歌舞剧院低音提琴手胡厚培和妻子张惠琴的第一个宝宝。
他们给他取名为胡忆舟,小名舟舟。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希望这小生命像一条小船,平安地行驶在人世的港湾。
刚出生时,舟舟看起来虽然丑丑的,但夫妻俩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同。
直到满月那天,舟舟发烧了被送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夫妻俩:
“你们的儿子是个苕啊!”
苕,在武汉方言中就是傻子的意思。
37岁得子的胡厚培和妻子听到这句话,当场如晴天霹雳,老天爷真的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医生告诉夫妻俩,舟舟是唐氏综合征患儿,因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弱智,智商这辈子可能只停留在40左右。
不仅如此,唐氏患者寿命很短,50%的唐氏儿活不过五十岁。
听到舟舟“中等偏重的智力缺陷”时,这个头发已经半白的老父亲,默默将身子背过去,手掌紧紧地按住眼眶。
舟舟的母亲痛不欲生,带上安眠药离家出走,想要和傻儿子同归于尽,幸而被胡厚培救下,舟舟才捡回一条命。
有人劝他们再要一个,胡厚培说什么也没答应。作为父母,胡厚培和张惠琴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快乐的过完这一辈子”。
理想总是比现实残酷,由于智力低下,舟舟小时候经常被欺负。
在同名电影《舟舟》中,同龄的孩子一起戏弄他、打他,还围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叫他“傻瓜,傻瓜”。
网络异常取消重新上传
11岁时,舟舟还被一帮孩子带到外面,扒光衣服,然后拳打脚踢。
多年后的一次体检,医生竟发现舟舟的肋骨上有多处陈旧性骨折,幸好已经自己愈合了。
不论哪一个当父母的,知道了孩子经历了这样遭遇,都会有锥心之痛,无法接受。
可是没办法啊,舟舟根本不懂得反抗,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看着眼前这个无法融入集体的孩子,胡厚培做了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将舟舟赶入社会。
他每天给舟舟两块钱,一块钱让他自己买早餐,另一块让他坐公交车去街头闯荡。
他们让舟舟自己穿衣服,学会洗碗、扫地、叠衣服、叠被子等简单的家务。
他们不因为孩子智商有问题就无休止地顺从和娇惯,该批评的也批评。
教不会写字,就教画画,让他学会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方式。
他们甚至还让舟舟跟着别人学习修理自行车,祈祷舟舟多学一门技能,多一项活下去的本事。
他说:“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至于这么悲哀,真正的悲哀是舟舟不知道劳动是他日后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条件。”
“人们为同情买单的次数,是有上限的。”
因为胡厚培的工作关系,舟舟从3岁起,就成为武汉歌舞剧院的常客了,他性情温和,从不捣乱,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孩子。
让胡厚培意外的是,儿子对音乐很有感觉。
当乐团排练的时候,小家伙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听得着迷。
等排练结束了,舟舟会一个人跑到指挥的位置上,像模像样地挥动双手,想象自己正在指挥乐团。
舟舟6岁那年,胡厚培亲手做了一根指挥棒,送给了儿子。这根指挥棒,成了陪伴舟舟整个童年最好的玩伴。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舟舟越发的有了自信。
后来,除了每天在场外学习指挥外,舟舟偶尔还可以到场内真正的指挥一两首曲子。
乐手们没有敷衍和玩味,都在善意配合,看上去,就像一场很正式的演出。
而舟舟,确实指挥得有模有样。
舟舟命运的转折点,在1997年4月的一个早晨,张以庆到武汉歌舞剧院拍摄,无意间发现了排练场外旁若无人地挥着筷子指挥的舟舟。
感动之余,他跑去跟胡厚培商量:“老胡,我想拍你儿子。”
此后的十个多月,张以庆蹲点剧院跟拍舟舟,2000多分钟的影像资料剪辑成50多分钟的纪录片,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舟舟的世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一切的用心良苦,只为舟舟以后能在父母年迈离开后,还能继续生活下去。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你是什么样的孩子,而是因为你只是他们的孩子。
舟舟生来虽然不幸,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好的父母,对他不离不弃,倾尽所有来呵护他、教育他。
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3
从辉煌到沉寂的20年
23年过去了。
今年,舟舟43岁,胡厚培80岁了。
掌声渐歇,光环褪尽。
曾经4.8万月薪的他,如今拿着600块的低保,居住在深圳一家残疾人艺术团提供的十多平米的单间里。
经常一两个月,舟舟才会得到一次演出的机会。有一回去剧院演出,还被保安挡在门外……
没有演出时,他们就没有收入,父子俩只能靠胡爸爸的退休工资,和以前攒下的少许积蓄来维持生活。
即便是这样,胡爸爸也很释然。
他说:“舟舟经历过万丈光芒,也得到过很多正常人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足够了。”
对胡爸爸来说,在成为舟舟父亲的那一刻,他就注定要和儿子同行。
“你责无旁贷,你别无选择,你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早在2006年,妈妈就因为乳腺癌去世了,而在2016年,舟舟因为胸痛进了医院,医生诊断说他得的是肺癌,活不过9个月,后来,舟舟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胡厚培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嘛,也不知道害怕,应该是这种心理状态对治病起了好作用。”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胡厚培每天一睁眼就在想:“我走了之后,谁来照顾舟舟?”
舟舟一直是个“光棍”,在他还是个“当红明星”的时候,有人想为他介绍女友,还有女孩主动找上门要嫁给他,不过都被胡厚培拒绝了。
他说,“不管对方同不同意,我觉得都是不人道的。”
舟舟的前半生里,藏着的是胡厚培的一辈子。
他觉得儿子得到了很多常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于是从容地拒绝了很多。
拒绝武汉残联提出要为舟舟立铜像的建议。
拒绝中残联提出给舟舟一家提供北四环一套房子的使用权。
拒绝利用舟舟剩余的流量为乱七八糟的场合站台,借助最后一点名气变现。
……
在舟舟的世界里,除了音乐,就是父亲。
从高潮到落幕,变了的是人心和环境,唯一不变的是父爱。
好在,胡爸爸依然陪伴在舟舟身边。他这一生,始终都是清醒而坚持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舟舟一生的经历,让人最大的感慨是,他拥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平淡粗糙的父爱,细腻真挚的关心,贯穿了舟舟的少年、青年和中年。
每一个天才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更何况这位明知自己儿子不是天才,却还是为其守护了一辈子音乐梦想的父亲。
教育的本质,就是“看见”一个人。
看见他的闪光点,看出他的与众不同,挖掘他的潜能,释放他的光芒,为他喝彩。
你的孩子,必定也有闪着光芒的一面。
愿你我都有长久的温柔,去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和守护者。
别让他们的美好,无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