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 奴(3)

      我国境内的猿人化石遍布南北各地,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陕西省的蓝田猿人,还有四川发现的巫山人 ,山西发现的西侯度人等等,这些早期人类的足迹从二百多万年到七八十万年,他们的迁徙路径现在已是历史之谜,或许我们不能武断的把他们理解为就是中国人的祖先,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只有等待研究人类学的科学家,做出权威性的解释了。到了三四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按说离现在最近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朦胧意识在山顶洞人的遗迹上已经得到体现,但他们的迁徙也受江河山川的阻碍,也许走不太远,或许是中国人的祖先?他们当中可能有部分群体在一两万年前就移动到了北方,最远到达北冰洋,形成现在的爱斯基摩人,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群组形成印第安人。

  把话题回到中国北方,先民离开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的中原地区,来到气候干燥,物产相对匮乏的北方完全是迫不得已,经过几万年的适应环境,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因为环境影响,他们的体征,肤色,性格都发生了变化,逐渐和原来的群组相差越来越远,最后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个新的组群。

  尽管处在原始时代,人毕竟是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是人这种物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是地球上其它任何物种都不具备的特殊智慧。到了中华文明处在奴隶社会阶段,农业生产已经是各个部落的支柱性产业,绿色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衍生出了其它行业的兴旺发达,从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纺织等生活物资的出现,人类生活生存的质量大大得到提高。农业发展把以农垦为生的人固定在了一定范围内,形成村落,血缘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捍卫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村庄,必须高度防范其他部族的侵犯,形成了崇拜图腾为标志的部落群体,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形式。

    由于有了固定的农田,以农业生产为生的人,就比较牢固的定居在某一地域,当然为了争夺土地资源,不同部落之间的掳掠从未停止过,战争手段导致部落融合,也就是传说中的皇帝和炎帝两个部落冲突,最后以皇帝部落获胜,再经过几千年部族之间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华夏民族,中原大地真正进入了文明发展时代。

    而在北方由于自然气候的原因,流落在这里的先民,虽然也尝试耕种但并不能满足生存需要,只能依靠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主要靠狩猎为生,没有农垦树木生长旺盛,而大多数野生动物都生活在丛林里,那些依靠狩猎为生的人慢慢变成了森林民族,他们活跃在北冰洋以南,燕山山脉以北,东到辽东半岛,西至嘉峪关之外广袤无垠的地域,从单一狩猎又学会了驯养牲畜,慢慢变成了游牧和渔猎民族。

    五千多年前,北方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是有经常性来往的,有些农民为了躲避奴隶主的压迫,跑到北方以耕种为生,这部分人人数应该不少,和游牧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朝夕相处交换生产物资,相互都懂得彼此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他们彼此有和平交易,也有不公平交易,掠夺和争斗估计也是时有发生,但也有相互融合改变劳动方式的过程。由于年代久远这一历史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这个时期中原处在甲骨文时代,而甲骨文并不是普遍使用推广的文字,没有文字时代的历史,只能被掩埋在了慢慢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待考古学家的科学印证了。

    历史也真有巧合的事情,我们国家自然气候有个很有意思的分界线,除了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之外,那就是年降雨量四百毫米分界线,从西边嘉峪关的秦长城,东到居明代的庸关长城,这段长城基本上正好建在这条自然分界线上。

  赵武灵王修建的赵长城,沿着阴山山脉南麓,东起内蒙古的兴和县一直向西修到五原县,而阴山山脉(呼市人称做大青山)恰巧是四百毫米分界线,山南麓是水草丰美的土默川,也叫敕勒川和丰州滩,这段狭长地段北麓是绵延的大青山,南邻古秦长城。

      这里大致介绍一下土默川,敕勒川,丰州滩这三个地名,其实这三个地方,都是一个地方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称呼。南和山西省的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杀虎口接壤,西南是陕西省的镇北关,北边与如今呼和浩特市背靠的大青山相对应,南北宽大概130公里。东边是如今内蒙古的集宁市(现在称乌兰察布市)中段是呼和浩特市,西边是包头市,东西长约300多公里,习惯上把这段狭长地段称土默川。

      战国时期是赵国的势力范围,秦汉时期是游牧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缓冲带,秦始皇在这里设云中郡,著名的昭君出塞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王昭君墓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南15公里处,赵长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南麓10公里,现在只残存了一段夯土城墙遗址,胡服骑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大青山以北是干旱的茫茫草原,游牧经济的绝佳繁衍生息之地。降雨量四百毫米分界线,在北国历史上演绎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古老传说,即有如诗如画般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景色,又有使人伤感的孟姜女哭长城的苦涩故事,仿佛还能听到胡服骑射的飞鸣镝,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

    当然五千年前还没有这堵墙,两地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唯一限制的就是降雨量的问题,北方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非常适合畜牧经济的发展,那些试图在北方开垦种地的人,由于粮食产量的原因逐步回到降雨量四百毫米分界线以南地区,他们需要游牧经济产品时,带上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等产品,和游牧民族交换,对这部分人而言,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不是问题,毕竟他们的祖先共同生活过上千年之久,甚至还有可能亲戚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匈 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