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具体人,做好具体事

书伴君:今天的话题由“罗翔与他眼中的卢梭”切入,以下是网络搜到的内容:

                      (网络资料一)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倡导。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卢梭所提倡的教育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资料二)

罗翔老师多次提到卢梭。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卢梭写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据说他一想到人类的苦难就会伤心落泪。但是他却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送往孤儿院。他太忙了,忙着爱人类,而没有时间去爱具体的人。爱“人类”却不爱具体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人类是抽象的,并无具体的对象,无需投入真心,收放自如,还可以为自己赢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但具体的人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总是那么的不可爱。爱是要付出代价,恒久忍耐的。真正的爱永远是对具体个人的爱”。爱不是爱抽象的概念,而是爱具体的人;不是爱“人类”,而是爱“人”。

书伴君:罗翔老师看问题是很透彻的,爱“抽象的人”不用投入真心和具体时间,还能拥有道德优越感,显得自己很高尚。
书伴君:书伴君在网络里混了很久了,各种App,真的发现在写作的平台尤其是那些喜欢创作故事、写散文的人确实更容易成为爱“抽象的人”的人(我说的是我接触过的具体的极个别的人,说的不是你,切勿对号入座)。他(她)们因为喜欢创作故事、喜欢美丽的文字,这类人天生自带无限遐想气质。多年前曾经见过有个文采飞扬的女人在与文友精神恋爱,文字上爱得死去活来,但她却表示不想看到对方,她说估计现实中的对方肯定不是她喜欢的类型。有什么人能完美得过想象中的人?其实对方只是充当她想象中的完美恋爱对象的工具人,这个人会对她的想象进行“回应”,说白了就是爱自己,利用别人给自己进行完美创作。
书伴君:也看到有的文人对一花一草、小狗流浪猫等心生怜悯,但对于具体跟他(她)生活的丈夫妻子甚至是孩子、微信朋友等冷言相待,但凡是具体的人和事都不喜欢,甚至觉得厌恶。
书伴君:他们当中有的人能当面承认自己是理想化的人、喜欢理想化事物、不屑具体的人和事。而有的人,却一直不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还会觉得是身边的人有问题,从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感叹中痛苦,觉得世界不美好。
书伴君:还有一类自称是“学佛者”,并没有真正明心见性,时常想着普渡众生,有一大堆大道理,但实际上自己都做不好,瞋心很重,有的甚至不好好工作,觉得念经修行渡人比具体的工作更有意义。
书伴君: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清醒明觉,活在当下,也要明白阴阳平衡,天地有黑夜白昼,人也有阴阳两面,没有一个具体的人是完美的,珍爱身边应该爱的具体人,用心做好每件属于你的具体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珍爱具体人,做好具体事)